第一章 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12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
分类号: D035.5
页数: 4
页码: 25-28
摘要: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 于26日解放了省城兰州。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周祥初逃至岷县成立 “省卫军总司令部”。
关键词: 临潭县 建政工作

内容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 于26日解放了省城兰州。国民党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周祥初逃至岷县成立 “省卫军总司令部”。其时,临潭县政府、卓尼设治局属岷县专区管辖,周祥初任随行的杜凌云代理临潭县长。9月初彭德怀派军代表任谦前来岷县协助举事,周祥初派陆聚贤来临潭联络杜凌云起义,杜凌云积极响应起义,并于9月5日在临潭县立初级中学(现临潭一中)召开“临潭县党政军起义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临潭县国民党党部监委主任马志清,省参议员李识音,县参议会议长陡维宗,保二团大队长金掘元,自卫队大队长王禹九,旧城镇长杨佐青,副镇长丁劭明,民众自卫队大队长敏胜德,中学校长李锦文,教师寇乐山,新城镇长傅天民,一中校长王士锦,南关校校长王基周,旧城一校校长彭尚义,三校校长敏子徵,县参议员丁立夫等40多人。会上陆聚贤、杜凌云分别讲了话,大家一致赞同起义。
  9月10日,临潭县代理县长杜凌云,县政府秘书冉鼎铭,省参议员李识音,县自卫大队长王禹九,回乡军官岳鹏等人前往岷县,受到任谦、周祥初的欢迎。9月11日,临潭、卓尼、岷县的军政人员齐集岷县举行起义大会,参加起义的主要人员有前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兼师管区司令周祥初、一七三师师长陈叔钵、保安团团长张令仁、保五团团长高攀桂、补四团团长雍国栋、直属第一团团长周占魁、第二团团长王尚元、代理第一区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孙伯泉、代理岷县县长高天光、临潭县县长杜凌云、卓尼设治局局长薛进文、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等代表,并向彭
  德怀司令员发了电报:“誓愿站在人民立场服从中共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与西北军政诸首长领导”。彭德怀回电:“当此胡马匪军在临最后覆灭,西北人民接近全部解放之际,你等率领起义,加入人民行列,前途光明,殊堪庆贺。”随后临潭县的陈克昌,马如麟由会川转岷县,迎接岷县军政委员会派遣的第一批工作人员郭曙华、刘鸿儒、张世杰等21人, 前来临潭县接收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开展地方工作。
  接管的旧政权单位有县政府、县参议会、国民党县党部、三青团分团部、自卫大队部、警察局、银行、邮电局、医院、学校等。共接收房屋202间,马3匹,骡1匹。整编警察40名,自卫队员187名。登记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共187名。接收了仓库物资等。
  第二节临潭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9月27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成立,郭曙华任县长并代理县委书记,张孔荪任县政府秘书。县政府下设四个科,即民政科,科长郝林兴;财政科,科长张世杰;建设科,熊昌林任科员;文卫科,傅作舟任科员。1956年6月成立了工商科,严炯任科员。
  县政府成立不久,将全县划为4区20乡随即组建了区乡政权。
  在县政府成立的同时,县委的成立工作也筹备就绪,郭曙华代理县委书记(不久由高增汉接任)。陈宗旺任县委事务秘书,刘鸿儒任组织部长,任桂林任妇联副主任,王德禄任工会主任,郭艺代理团县委书记。并陆续组建了武装部,夏尚忠任部长,刘瑞仁任公安局长,高文英任法院院长,郭曙华兼任中学校长,徐生俊任邮电局长,肖应举任税务局长,冯体灵任卫生院院长。在解放后的两个月,全县人民在十分贫困的情况下,完成了支前任务,组织民工修复了县境内公路,电话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日临潭各族各界群众在新城东街操场举行了庆祝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结束,标志着一个独立的新中国的诞生。解放了的临潭各族人民为迎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和崭新的生活而欢欣鼓舞。第三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一、临潭县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临潭县第一届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49年12月21日至28日在新城举行。这次会议是临潭县人民政府从1949年9月27日成立之后的第一次盛会。
  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农业、工商、文教、妇女、少数民族、民主党派以及机关、驻军和中共界共78名,其中正式代表71名。会上郭曙华县长作了《临潭县两个月来接管与施政、支前工作报告》,组织部长刘鸿儒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宗教政策以及全县的治安工作讲了话。
  二、临潭县第二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二、三、四次会议
  临潭县第二届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0年4月6日至9日在县城(现新城)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67名,其中工人代表4名,农民代表23名,妇女代表7名,文教代表7名,商界代表4名,开明绅士1名,回族代表6名,藏族代表4名,党、政、军代表11名,旁听12名。
  范怀银书记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郭曙华县长作了《三月来政府工作及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
  临潭县第二届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1年10月7日至13日在县城(现新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7名,其中农民50名,教育界7名,机关10名,工商界4名,回族15名,藏族1名。会上县委书记范怀银致开幕词,特邀代表马富春致词,他号召各族各界团结起来,拥护土地改革。范怀银县长作了《关于政府半年来各部门工作报告》,由省代表马国璋传达了省各族各界代表会议精神,并对邓宝珊主席的两个文件作了解释,期间讨论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及今后征粮、减租、土改计划,酝酿选举出了常委会和土改委员会。
  临潭县第二届三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2年2月18日至27日在县城(现新城)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应到143名,实到工人8名,农民47名,工商界2名,宗教界10名,妇女2名,军政界2名,机关干部21名,文教卫生4名。会上县委书记高增汉作了土改进行情况的报告,中共临夏地委书记马青年和县委书记高增汉分别作了“三反”、“五反”情况报告,通过有关决议,改选了常委会。
  临潭县第二届四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2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县城(现新城)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应到114名,实到工人8名,农民45名,工商界9名,宗教界12名,文教卫生15名。会上范怀银致开幕词并作了征粮工作的报告和土改复查报告,由宣传部作了关于时事问题的报告。
  三、临潭县第三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临潭县第三届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3年2月5日至8日在县城(现新城)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3名,其中工人3名,农民36名,工商界11名,自由职业者13名,宗教界13名,文教界2名,机关团体45名。为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民族宗教政策逐步深入地向藏族群众传达,会议特邀了碌曲县西仓、双岔、阿拉及扎寨寺等藏区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范怀银县长致开幕词,马富春副县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县委马宗瀛书记作了总结讲话。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潭县委员会

本书内容包括:临潭建政初期主要工作、政协临潭县委员会成立与历届政协会议、中共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党组、政协临潭县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政协工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潭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