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廳志卷十六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洮州厅志》 古籍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112
颗粒名称: 洮州廳志卷十六上
其他题名: 番族番薯
分类号: K29
页数: 49
页码: 一至四十九
摘要: 此為洮州廳志第四冊的卷十六,主要介紹了洮州的番族情況。
关键词: 地方志 临潭 洮州

内容

洮州廳志卷十六
  番族
  番屬
  西番為洮州藩籬環居三靣厯代叛亂之跡見於史籍
  者不一而足自
  本朝定鼎彼族戢然不惟不敢猖狂而西北邊防實甚賴
  之雖嘯聚劫奪有時不免而一遇調遣則備馬裹糧奔
  走効命之不暇蓋見
  朝廷德威其濡染於平日者非一朝矣志番屬
  土司楊積慶居城西南三十里卓泥城始祖㱔的係洮州
  衛卓泥族人明永樂二年率領叠番達拉等族獻地投
  誠永樂十六年以功授世襲指揮僉事兼武德將軍㱔
  的子贊卜必力於宣德四年承襲照例約番守隘招中
  必力子扎什癿於天順間承襲扎什癿子哈節於成化
  間承襲哈節子旺秀於正德間承襲調京引見後賜姓
  楊更名洪楊洪子楊臻於嘉靖間承襲楊臻子楊葵明
  於萬厯間承襲葵明子楊國龍於天啟間承襲國龍子
  楊朝梁於
  國朝康熙十四年承襲呉逆之變以功授洮岷協副將並
  加世襲拜他喇布勒哈番三品世職准襲二次朝梁子
  楊威於康熙二十年承襲以功授隨營遊擊威子楊汝
  松於康熙四十五年承襲汝松子楊沖霄於乾隆十五
  年承襲沖霄子楊昭於乾隆辛酉科中式武舉未及承
  襲而卒其子楊聲年幼暫請以祖母李氏護印於乾隆
  十九年承理土務至乾隆二十五年昭子楊聲仍襲前
  職聲子楊宗業於乾隆四十五年承襲旋因河州之亂
  以功奉賞給三品頂戴並賞戴花翎領受兵部號紙後
  於乾隆四十九年以勦石峯堡功賞大緞二疋宗業弟
  楊宗基於嘉慶十九年承襲兼攝禪定寺世襲僧綱宗
  基子楊元於道光二十四年承襲至道光二十六年隨
  青海大臣達洪阿勦捕黑錯番匪屡加獎示以報捐軍
  餉功賞給三品頂戴又以勦辦循屬〓回賞給二品花
  翎加志勇巴圖魯名號又以收撫洮州新舊二城賞給
  頭品頂戴後以關内外肅清保
  奏應照軍勞頭等之功加一級楊元子楊作霖同治間
  隨父勦撫各屬屢立戰功累獎至頭品頂戴花翎於光
  緖六年承襲領兵部號紙兼攝護國禪師現在土司楊
  積慶係楊作霖承嗣曽孫於光緖二十八年承襲兼護
  國禪師所管地叚四十八旗東至岷州歸安里交界
  六十里南至階文西固四川松潘龍安交界四百餘
  里西至洮州户口六哨䖝庫交界一百三十里北
  至洮州作蓋交界一百一十里共屬五百二十族一萬
  一千五百九十九户内應報
  部土兵二千名内馬兵五百名步兵一千五百名原設守
  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外委七員把守闇門五座
  隘口二十五處
  隘口闇門
  黑番目曰隘口距洮城南五百餘里派番兵六名把守内住岔岡等十八族
  喇那工哈隘口距洮城五百餘里派兵四名把守内住大魚等四族
  癿古禾隘口距洮城五百餘里派兵四名把守内住癿古等四族
  阿夏麻路隘口距洮城五百餘里派兵四名內住當拜等七族
  剛古路隘口距洮城南五百餘里派兵六名内住郭義等十族
  達拉同蓋隘口距洮城南五百餘里派兵四名内住答力等六族
  加的山當古刻隘口距洮城南五百餘里派兵四名内住加的等十五族
  中那山書那隘口距洮城五百餘里派兵四名内住和力等二十五族
  當多必若隘口距洮城三百餘里
  牙愛墩隘口距洮城五百餘里派兵四名内住牙愛等三族
  截古哈闇門距洮城西南三百餘里派兵二十名內住鉄布亦哇等六族
  以上隘口闍門俱在白水江以南此外俱係大山深
  林接松潘管境其東南為黑番接連西固階文及松
  潘札路哈地界
  㱔藏隘口距洮城西一百五十里派兵六名内住麻列等十族
  扯巴隘口距洮城西一百二十里派兵四名内住尖車等四族
  哈占溝隘口距洮城西南七十里派兵四名内住賽樹等十二族
  拉力溝隘口距洮城西南八世里派兵四名内住拉力等八族
  迭當隘口距洮城一百餘里
  麻兒隘口距城西南五十里派兵四名内往麻兒等三族
  答峪隘口距城西南六十里派兵六名内住奋刻等四族
  答礼隘口距城南五十里派兵四名内住答札等七族
  納浪隘口距城東南七十五里派兵六名內往納浪等六族
  駝洛隘口距城東南八十里派兵四名內住駝洛等四族
  以上隘口俱在洮河以南此外接連上下叠部其東
  南一帶接岷州歸安里交界
  峪古壕隘口距城西一百里派兵二名内住尤木着洛等四族
  達加闇門距城西一百二十里派兵十一名内住尤卜等十二族外住善札迭當等二十族
  巴舍隘口距城西八十里派兵六名
  七什隘口距城西七十里派兵六名内住古占等一十四族
  甘卜他闇門距城西八十里派兵十一名内住甘卜他等二十四族
  甘卜他隘口距城西北七十五里派兵六名内住旦藏等十族
  以上隘口闇門俱在舊城以上其西北各隘口外交
  連洮州𠫊管境
  官洛闇門距城西七十五里派兵十一名内住包吾什他那等二十族
  官洛隘口距城西六十五里派兵六名内住必惡等一十六族
  土橋闇門距城西北七十五里派兵十一名内住約沙等十四族
  邉古壕隘口距城北一百三十里派兵六名内住上冶關哈等九族
  以上隘口闇門俱在洮州西北各邊此外接連洮州
  廳及河州管境
  番族
  上冶杓哇旗境距洮城一百三十里
  力吾族拉什族的力族
  术路族江卜那族瞎的族
  郭加族拉哇族公哈族
  班麻旗境距洮城一百四十里
  勇占族札占族札郭族
  納索族邊古族哈多族
  拉竟族洛哇族多力族
  岔麻童的吾旂境距〓城一百二十里
  岔巴族札盖那族多力那族
  的吾多族的吾甫族麻童族
  約沙必拉旗境距洮城八十里
  夏拉的族必拉族約沙族
  哈札族作那族拉盖族
  巴大族
  多力禾旗境距洮城三百二十里
  台你莪族拉子莪族則你莪族
  七古族拉子族你藏族
  道當族栢古族西莊族
  上荅峪族下答峪族
  阿夏旗境距洮城三百二十里
  那盖族阿大什族克浪族
  西居族拜賽族那古族
  你哇族自目族麻童族
  上下加力族達舍族白土嘴族
  代麻旗境距洮城一百五十里
  多藏族交納族力术族
  杓連族郭札族上下赛巴族
  巴拉卡族巴拉多族尤哈族
  卡加族鼻子族
  阿禾旗境距洮城八十里
  角纒族公沙族公岔族
  拉的族卡彦族哈竜他族
  哈力那族才木車族㱔藏族
  惡巴族灰老多族
  沙麻竜住旗境距洮城八十里
  哈力那族沙而多族哈巴族
  土橋旗境距洮城七十里
  大札族土橋族岔哈族
  文布他族尚多族多力車族
  牙录族代录族
  達拉旗境距洮城三百二十里
  盖藏族髙則族揑拉族
  勺藏族那录族那录古吾族
  崗古族加哈那族七哇族
  崗令族古加族那旦族
  那盖族那知族甫哇族
  賽中族
  善札旗境距洮城一百二十里
  巴什哈族奮古族甫拉多族
  阿及那族夏哈多族夏占多族
  私吾格族录吾族額臚那族
  大你什族札着他族郭大族
  他札你什族足录族卡子族
  郎望甫族桑旺的哈族扎古录族
  迭當旗境距洮城一百二十里
  力吾族立住族宋巴族
  哈相族强沙族迭當什族
  甘棠族的令多族日入族
  拜的族录力茶族楞多族
  哇占族麻路族牙录族
  撦巴溝旗境距洮城一百六十里
  江纒族買力你族買力什族
  哈札族格拉族銀加族
  工巴族郭札族什空族
  郭勺族扎自族麻扎族
  竟多族多禾族肖吾族
  盤交族阿及那族丹哈族
  癿力達加的吾哇買桑旺甫多旗境距洮城一百里
  的吾族勺洛巴族達加族
  大路什族你赛那族奋加多族
  桑旺甫族哇買族夏路族
  大化路族他录那族桑旺多族
  康木車族癿力族峪古兜族
  峪录那族柴你族
  包吾什旗境距洮城五十里
  甯古族阿自那族古占族
  歪則那族曰子那族夏路族
  札遜族拉子族古巴族
  路哈族杓巴舍族夏視族
  大哈族
  巴竜什旗境距洮城六十里
  惡藏族古巴牙固族古路茶子族
  那麻大族六角族古录族
  班札牙竜族加哈录族甘札牙录族
  純札族六盖族巴竜族
  卓哈那族班札麻录族麻札族
  甘卜他族倉禾族朱子那族
  叠必那族
  小术部旗境距洮城五十里
  勺洛族撥勺族思布族
  車拉族牙大族盤院族
  拉在岔族栢路他族卡杓哈族
  拉子多洛族甫札什族坐洛什族
  答知那族那子卡族甫札哈族
  朱札七旗境在洮河陰陽兩岸距洮城六十餘里
  車路溝族大力那族知知族
  下卡占族上卡占族色樹那族
  格古族無住那族拉加族
  沙的族什录那族曰入族
  录日那族沙隘族尤細那族
  录埧族的古族買盖族
  達子多族郭札族哇日族
  奮大族怕路扭子族拉力族
  加當族勺尼溝族牙𠒇族
  阿吾茶族拉札口族巴吾族
  麻的卡族多加族那𠒇族
  潑要族多洛族奋盖族
  杓礼牙力族老拉哈族用路族
  你盖族哈占族用路光族
  口兒癿族能录卡族木录族
  阿布岔族你住族拉盖族
  牙札族的然族拉勺族
  多札族立那族苫哇族
  卓尼甫族必那族拉吾族
  竜古族术然族术的那族
  壕路族莫勿族古路族
  术安族卓尼族杓藏族
  冰角族柳旅溝族哇路族
  尤路族卡什山族杰巴山族
  麻兒族十漁族力賽族
  當多旗境距洮城三百四十里
  加的族疑勿族大呤族
  祕旦那族多那族當多必若族
  何力族當多族舍木族
  亦哇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大力族約巴族娘里族
  哈占族崖藏族多勿族
  拉娃族奋家族大岡族
  哈札族朋多族敖及力中族
  那加族牙自族牙西族
  卜岡族沙力族竹吾族
  牙乃族知自族麻乃族
  寗巴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竹彔族多内族要力族
  阿路族卡彔族拉那族
  拉路族拜札族札力族
  上叠部拜札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你占族哇术族截札族
  初代族丹哈族沙愛族
  合力族加力族麻竜族
  丹哈牙竜族
  上叠部哇巴旗境距洮城二百三十里
  才卡族次彔族沙拉族
  𫝹古族吾子族作什族
  作愛族牙愛族郭札族
  麻路族朋多族愛巴族
  空自族日蓋族卡買族
  扎哈族下臺族肉甫族
  肉竜多族
  上叠部什巴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荅竜族敖敖族包在族
  年下族撒浪族歪住卡族
  牙古族主
  上叠部買麻卡送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扎什族你彔族甲者族
  岔古族卒如族卡浪族
  工古族你什族舍舍族
  阿自他族以上四旂古叠州地
  拉布什旗境距洮城一百二十里
  羊沙口族秋峪族夏哇族
  山旦嘴族彔院山族南溝族
  哈家灘族哈六族東山族
  閻家山族牌路族束古族
  什拉路族力洛族陽莪族
  大溝族山且族沙札族
  結拉族卡日山族牙兒山族
  盧家山族朱古彔族四下川族
  達窩麻那族達窩牙那族納兒族
  卡古族白石溝族丁哈族
  哈布族夏家山族哇兒溝族
  牛營族
  私吾什境境距洮城十五里
  阿吾多族思古多族下哈族
  拉竜族术札族冰艾族
  癿路族洛巴族术札那族
  火兒札族的連族娘下族
  眼藏族
  拉麻那旗境距洮城一百二十里
  知巴族的那族圖札族
  浪札族冬蓋那族駝洛麻古族
  駝洛卡古族納浪大族納浪小族
  若竜族朝勿族
  冬未索旗境距洮城五十里
  荅札族秋各族多巴族
  那力族郭索族小族
  拉路族雲江族术舍族
  大峪溝旗境距洮城六十里
  札那族奋力古族七車族
  占占族洽卜族冰古族
  他古族托列族阿亦那族
  其卜族
  口子下家人旗境距洮城二十里
  口子下族娘夏族肉路溝族
  捏仁族
  术怕初隂陽二旗族距洮城一百八十里
  純哈族居日族豆吾族
  勿杓族夏札族蓋夏族
  車力代族車力買族拜札族
  的力族卡買族銀固族
  舊怕子族新怕子族
  黑番陽山旗境距洮城四百二十里
  拉亦族曾布族目日族
  爪子溝族纏坪族下達𫝹族
  上達𫝹族力族
  黑番鐵埧旗境距洮城五百二十里
  札路族鐵埧族喇嘛蓋度族
  言坪族買竜溝族駝什族
  拉哈族如蘭族岔坪溝族
  隂折族多折族上木頭嶺族
  下木頭嶺族喬玉族西吾族
  王家山族小古的埧族大古的埧族
  西州族瞎閏族千杆族
  黑番隂山旗境距洮城四百二十里
  上駝駝族
  麻尼山與見道族下駱駝族谷來埧族
  旦代族康哈族駝老族
  分岡族古當族角兒族
  黑番代巴旗境距洮城五百二十里
  見的族古的埧族阿竜溝族
  懷溝族兩岔埧族陽坡族
  的兒坎族克麻溝族支亦族
  崖石頭族卓兒浪族尤滿族
  蜂園子族扎荅族江哈那族
  茶路族
  下叠部截你溝旗境距洮城四百二十里
  東路卡族牙力卡族皂子卡族
  代如卡族彔亦那族初彔卡族
  甫吾族你拉卡族卡浪族
  你占族什拉族可代卡族
  亦札族蓋舍卡族冬哈卡族
  扎古卡族你蓋卡族則知族
  娘如巴族拉哈族錯日族
  尼俄娃藏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次力那族你俄族瞎阿卡族
  納浪寗族哇藏族你巴族
  板札族阿思族麻牙族
  唵子旗境距洮城二百五十里
  你力卡族從的族娘朼族
  什空族竜哈卡族竹录竜卜族
  歪力卡族吾賽卡族次力卡族
  卡巴力秀旗境距洮城二百四十里
  术自甫族苦你族怕哈族
  苦牙族錯日什族卡巴族
  力秀古族力秀愛族娘如族
  娘哈族娘愛族
  土司昝天錫居城東南二十里資堡族始祖南秀節係
  洮州衛底古族西番頭目於前明洪武十一年率領部
  落投曹國公十二年督修洮州邊壕城池十九年隨指
  揮馬燁征叠州以功授本衛世襲中千户所百户之職
  守隘招中南秀節子卜爾結於洪武二十年承襲二十
  五年同指揮李凱等招撫番夷等認納茶馬永樂三年
  奉右軍都督題奉旨卜爾結賜姓昝宣德五年以護
  送侯顯功陞本衛實授百户宣德七年隨都督李達招
  撫火巴等族番夷收買茶馬八年招撫生番剌章等一
  百七族正統二年奉右軍都督勘合飭知昝卜爾結着
  令協同土官正千户翁亂秀管理伍總甲番民卜爾結
  子昝敬於成化三年承襲敬子昝誠於正德五年承襲
  十二年以功授世襲副千户誠子昝良德於嘉靖七年
  承襲良德子昝震於嘉靖十五年承襲至萬厯三年以
  功授世襲指揮僉事震子昝國禎於萬厯四十二年請
  襲國禎子昝凝和於萬厯四十八年承襲凝和子昝承
  福於
  國朝順治十年請襲奉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劄付責成
  厥職後於康熙十四年以功授游擊銜承福子昝有光
  於康熙十五年請襲有光子昝繼祖於康熙三十二年
  請襲奉文札委駐眼藏族三十五年呈明承襲繼祖子
  昝景瑜於雍正十一年承襲景瑜子昝朝龍於乾隆二
  十七年承襲乾隆四十六年呈請改駐資堡族朝龍弟
  昝蓋臣於嘉慶二年承襲蓋臣子昝慶榮於道光十年
  承襲慶榮〓昝衍種於同治八年承襲衍禋嗣子昝天
  錫於光绪二十年承襲原設土守俻一員千總二員把
  總二員經制二員外委二員報
  部番馬兵五十名步兵一百名所屬地址東至彔元族五
  十里南至若竜若巴山七十里西至烏藏族八十里北
  至上達窩族一百里所轄番境七旗共七十六族管理
  闇門一處隘口二處番民三百八十四户
  闇門隘口
  烏藏闇門在城西北七十里通河州路
  紅腰峴隘口
  鐵纒山隘口
  番族
  上西路旗境
  烏藏族麻大族
  申臧族干臧族
  前後左那族古占山族
  加哈路族大哈族
  古占川族板臧族
  迭巴族干布他族
  月札族拉直族
  煙筩溝族
  下西路旗境
  宜舍族目的破族
  端溝族青泥河族
  業路族口兒癿族
  拉布族壕路族
  木鐸族塞路族
  俞家庄族牙布族
  練哈那族丹臧族
  楮安族
  牙卡路旗境
  資堡族紅崖族
  的兒族班札灣族
  新庄坡族娘夏族
  東山族次炭族
  腰路坡族眼藏族
  南溝族眼藏灣族
  灣個嘴族琵琶侯家庄子族
  南鄉那麻那旗境
  洛臧族窰頭族
  點哈山族車尼山族
  若巴山族若竜族
  牙呢族羊花山族
  東鄉录元山旗境
  录元山族後溝族
  洽巴族南山族
  下哈路族
  約沙旗境
  惱索族和尚山族
  什拉路族羊餓族
  沙路族阿目族
  大灣族竹古樓族
  劉旗族
  北鄉拉布什旗境
  力洛族丁哈族
  卡固族納兜族
  上達窩族下達窩族
  洽布族元里族
  夏娃族接拉族
  副千户土司楊永隆居城西十五里著遜族始祖楊壽
  係洮州衛番人於前明嘉靖間以功授世襲副千户中馬
  守邊管理土務壽子楊登髙於萬厯間承襲登髙子楊
  維忠於天啟間承襲維忠子楊子新於
  國朝康熙間承襲子新子楊世芳於康熙三十五年承襲
  世芳子楊紹先於乾隆間承襲紹先姪楊班爵於乾隆
  三十五年承襲班爵子楊國用於嘉慶十三年承襲國
  用弟楊國成於嘉慶間承襲後以征黑錯寺功賞給雲
  騎尉世襲國成子楊繡春於咸豐間承襲繡春堂孫楊
  漸榮於同治間繼嗣承襲漸榮子楊永隆於光緖二十
  五年承襲所管番民七族共三十户
  報
  部土兵十名把守隘口三處共派步兵八名
  隘口
  青土坡隘口距洮城西三十里
  着遜隘口距洮城西十五里
  莫都兒隘口距洮城西三十里
  番族
  着遜族達子坡族
  牙布族革瀉族
  余家庄族塔兒木多族
  大蜀族番族
  僧綱
  垂巴寺僧綱趙班麻多智距城七十五里始祖阿旺老
  布藏原係西藏喇嘛於成化三年入關在洮州衛地西
  古務他誦經集來僧人百餘名建修寺院後因流賊變
  亂遂及於難寺亦焚毁其姪阿送惱布於正德四年重
  招僧人又在洮河北格吾那地建修寺院於嘉靖元年
  阿送惱布之姪洛札排銷又建寺院二處為彔巴寺江
  口寺請咨到部賞給僧綱之職管理三寺永為世襲
  洛札排銷之姪車吉洛知於萬厯八年承襲遂勅賜
  垂巴寺名號及管理彔巴江口二寺勅書等件車吉洛
  知於天啟二年傳其姪旦巴牙拜康熙二十五年旦巴
  牙拜又傳其侄堪布喇嘛乾隆三十三年堪布喇嘛傳
  其姪洛只扯點嘉慶九年洛只扯點傳其姪旦知次力
  至道光二十三年旦知次力遂傳其班麻多智現居寺
  俗名牙當寺在洮城西七十里管寺院三處番僧四百
  一十名番人十族共計六十三户
  番族
  他移那族牙當族
  木多族先梯族
  鹿巴族洛路那族
  札札族果着族
  當住那族下路族
  着洛寺僧綱楊溯洛旺秀居洮城西七十里始祖楊永
  魯係着藏族番目明永樂十六年以功授昭信校尉洮
  州衛指揮使司着藏族百户分守隘口永魯之姪鎖南
  藏卜於宣德二年為僧宣傳佛教授都綱司世職招中
  茶馬鎖南藏卜子領占倫卜於正統九年承襲至正德
  十二年領占倫卜子班南尖助以功授卓尼寺世襲都
  綱班南尖助子昂旺桑落於萬厯間襲都綱司職招中
  昂旺桑落子班就尖采於天啟間承襲約番守隘至
  國朝康熙一十四年班就尖采子楊上格以恢復洮岷功
  授都綱司職管部落一十八族生格子楊世傑於康熙
  三十九年承襲世傑子楊松羅布加木燦於乾隆十四
  年承襲松羅布加燦子楊望宗者於乾隆五十八年承
  襲望宗者子洛札加綻於嘉慶九年承襲洛礼加綻子
  楊丹増達節於道光元年承襲丹増達節子楊洛札車
  排於道光十四年承襲洛札車排之姪楊丹巴加綻於
  道光三十年承襲至咸豐七年楊丹巴加綻之姪楊國
  相以助剿狄河鞏昌洮州等處逆迴案内保
  奏四品花翎儘先都司丹巴加綻之姪楊溯洛旺秀於
  同治三年領所管番兵剿撫洮州於同治十三年仍襲
  前職現管堡族二十三族番民兵共一百一十三户把
  守紅腰峴隘口一處派兵五名所管僧人詳卓尼寺
  番族
  着藏堡族班藏族
  上阿子他族下阿子他族
  九日卡族八舍族
  甘爾族出路那族
  伊子多族力札族
  上着洛族鹿角族
  他那族〓箕帳族
  上拉布族下拉布族
  那細彔族沙哈甫族
  揑日族哈古族
  巴里什族達哈族
  别力族
  麻爾寺僧綱馬昻旺丹主在城西六十里始祖力車加
  綻原籍西藏人厯授封膳王明洪武六年以功授西藏
  膳王千户世襲其子八點旺秀於永樂三年承襲後帶
  僧人百名入闗駐居洮州衛地陽坡莊建修麻爾寺以
  叠番案内保奏賞加禪師銜升世襲僧綱兼管百户分
  守闇隘中馬八點旺秀之姪祥巴桑節於正統二年承
  襲祥巴桑節子桑節次力於正德十二年承襲賞賜呼
  吉禪師約僧管民桑節次力子勺吾加綻於嘉靖二十
  八年承襲請頒寺號
  勅賜麻爾寺名號勺吾加綻之姪昂旺加層於萬厯十四
  年承襲昂旺加層之姪札巴多智於萬厯四十五年承
  襲奉陜西總督蘭州撫院洮州衛檄分撥三十三族
  番民札巴多智子昂哈旺秀於
  國朝順治四年承襲因范家嘴丁七起𢦤官劫庫案内肅
  清有功奉委䕶理舊洮指揮守備兼管部落昻哈旺秀
  之姪洛藏爾麻於康熙十四年承襲洛藏爾麻之姪札
  巴江錯於雍正七年承襲札巴江錯之姪洛札初正於
  乾隆十四年承襲洛札初正之姪勺麻次力於乾隆五
  十二年承襲勺麻次力之弟馬祥於嘉慶十九年承襲
  馬祥之姪馬成龍於道光八年代理僧綱於二十六年
  以功保奏藍翎千總馬成龍子馬中魁於咸豐八年代
  理僧綱於同治二年以河𤞑之變馳往鞏昌各屬教援
  有功保奏花翎儘先都司馬中魁子馬昻旺丹主於同
  治十年承龍衣現管番人二十一族共計一百二十户僧
  人一百八十三名把守達加闇門一處距洮城西八十
  里道通松潘
  番族
  陽坡莊黄胡族
  老虎灣族惱節族
  牙當族盤園族
  普藏什族菜子族
  達加那族卡勺卡族
  那子卡族术布唐哈族
  著洛甫族倉禾族
  鹿兒溝族鹿兒台子族
  板鹿他族馬巴族
  札札族巴的族
  下藏族
  圓成寺僧正侯洛札旦主居城南十里始祖侯顯明洪
  武間以太監供差奉旨命詣烏思藏奉迎如來大寶
  法王顯故後傳於姪朔納加產再傳於依世加產又傳
  於桑納達節至
  國朝康熙間桑納達節傳於姪依世旺丹依世旺丹傳於
  姪温卜温卜傳於姪完卜完卜傳於姪着樣達節着樣
  達節傳於姪郎乍郎乍傳於姪昂望圖紙昻望圖紙傳
  於姪旦智加產旦智加產傳於姪札巴加綻札巴加綻
  傳於姪旦只加產旦只加產傳於姪洛札旦主至
  國朝定鼎以來胥仍其舊自同治兵燹承襲原案焚燬無
  存現管僧人四十三名番民族
  番族
  寺底下族共六户一十八口
  小族共四户一十一口
  木的坡族共四户一十二口
  术爾哈卜族共四户一十三口
  集慶寺即原日江口寺番語謂札木凱寺達喇麻棍楚
  克丹弼呢瑪主之現管僧人三百四十五名於光緖三
  十一年十月十九日奉
  吉賜名慶㑹寺三十二年頒到匾額更名集慶寺另無所
  管番族
  禪定寺禪師現土司楊積慶兼攝始祖土司同原係
  僧網
  國朝康熙四十九年主僧池蓮因貢赴
  京承
  聖祖顧問為土司楊朝棟之孫遂
  賜崇梵净覺禪師名號並
  勅禪定寺匾額原例土司生二子以一子襲禪師焉至嘉
  慶十九年無人承襲土司楊宗基兼攝至今永未承襲
  數輩皆土司兼攝云
  所管寺院
  牙路寺〓住寺
  郭坐寺普佑寺
  囊多寺恰盖寺
  杓勿寺卡多寺
  代麻寺窩臧寺
  札義寺拉子寺
  栢古寺係紅衣僧古加寺係紅衣僧
  牙古頭寺龍元寺
  牛營寺賽當寺
  桑住寺札力寺
  茶古寺巴彔寺
  彔哇寺代力卡寺
  拉索寺則哈寺
  那光寺那古麻寺
  代岡寺撒浪寺
  舎舍寺加路巴寺
  車力寺多洛河陰陽二寺
  哇藏寺那古寺
  按洮地番僧分紅黄二教此外並無别教據番
  僧自稱原日或係紅教至今巳多改為黄教云
  云如以上各寺惟栢古古加二寺僅為紅教其
  皆係黄衣僧焉
  閻家寺僧正闔蘇奴達節居城東三十里現今無力
  承襲廳房無案故其頂輩管境無處考察云
  勅書附
  着洛寺勅書
  勅曰朕惟帝王之治天下無有逺近皆欲使之樂業安生
  爾着藏族永魯札逺處邊隅近順
  天道恭事朝廷忠順之心良足嘉尚今特授爾昭信校尉
  洮州衛指揮使司着藏族百户爾其益堅臣節上順天
  心則爾子孫永有無窮之福欽哉
  成化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又
  勅諭着洛寺喇麻領占倫卜朕惟佛氏之教以清淨為宗
  利濟為用上以陰翊皇度下以化導羣迷自昔有能尊
  崇其教者國家莫不褒顯之爾領占倫卜堅持戒行謹
  事朝廷安處西陲導人為善良用嘉之今特賜爾請修
  詡教圖書聽爾於陜西洮州衛卓聶族自在修行爾尚
  精修善行益闡宗風庶幾永光寵命欽哉
  正統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又
  勅着洛寺都綱班南尖卒朕惟佛氏之教清淨圓明慈悲
  利濟上以陰翊皇度下以化導羣迷凡其徒能闡揚其教
  者國家斯褒獎之爾班南尖卒夙修善行恪守毘尼今
  特命襲爾故師日滅劄巴都綱之職爾當堅持戒律益
  勉進修務振宗風用廣慈化欽哉故諭
  正德十二年閏十二月二十日
  又
  勅着洛寺都綱鎖南藏卜朕惟佛氏之教清淨圓明慈悲
  方便上以陰翊皇度下以利濟顯幽功德宏深超出五
  等自昔有國家者莫不褒崇其教以廣其傳爾鎖南藏
  卜嚴潔毘尼堅持梵行三乘早聞於要旨六根早斷於
  塵緣眷此精勤良用嘉獎今特賜爾菩提妙果圖書爾
  尚益宏願力用丕闡於宗風化導羣迷俾同歸於善治
  欽哉故諭
  宣德二年三月初九日
  皇帝勅諭洮州着況寺番僧僧正司僧正格隆古巴僧盖朕
  惟佛氏之教清淨為宗慈悲為用上以陰翊皇度下以
  利濟羣品凡其徒之能闡揚宗教者國家無不褒顯之
  爾古巴僧盖恪修善行敬慕皇風當恢復岷州爾率兵
  協剿具有勞績故特授爾為番僧僧正司僧正賜勅獎
  諭爾其堅持戒律益勉進修用闡宗風以廣慈化庶副
  寵命之重欽哉故諭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初七日
  
  以上各土司僧綱頂輩厯履及所管境地皆據原土司
  僧綱等所具清册錄之以地靣遼濶不能詳其里數此
  外又有
  洮州廳屬之番族
  買烏八旗在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原係循化屬光绪初
  年始撥歸洮州
  惡化五旗在城西一百三十里
  唵着族在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麥細族在城西南二百九十里
  吉札族在城西三百四十里
  石藏族在城西四百二十里
  雙岔族在城南七百八十里
  阿辣族在城南七百十里
  以上八族共統大小庄村九十餘處現今洮人謂之南
  番即其地也其寨名過繁未便詳列
  按洮州廳所屬各族距城過逺催科為難加以語言不
  通地產無出故每年丁粮抗欠為多但每族原有土官
  各一以統番衆每年遣通事等催粮專向土官猶得十
  之四五因山髙地瘠不事耕稼多以羊隻及羊毛纒子
  等沕折作粮價通事等變賣以交公焉
  又按洮州充通事者數十家為洮州廳番地催科差遣之
  用名蔭襲者數十人為洮州廳春秋祭祀階前擊鼓之
  役及詢其來歷皆前明千百户指揮等官固亦嘗封土
  世爵坐鎮一隅者也至
  國朝定鼎彼族聞風納欵各以其地投誠獻
  上而
  朝廷又以地方極邊語言嗜好皆不相通每年粮稅催收
  不易仍令原日頭目等代收之名為通事世輩相承至
  今猶延其名稱供其差使二百餘年供力不衰因同治
  兵燹祖宗譜牒俱失莫由攷其前世官爵屬境爰即彼
  族口述聊汜數真以誌巅末
  附論曰羗戎即叙種落實繁古之申遠畧制獷俗者重
  降附之爵用羈縻之策罔不納〓向北叩關請吏今之
  夷人内附者如吐蕃吐谷渾西羗等種散居西北各邊
  種落不相統一納欵者謂之熟番餘皆謂之生户其酋
  長則命之戎秩世其土田量其材力功績聽世相承襲
  其民即兵每一户常備戰馬一匹有事悉聽調遣脫租
  徭役悉為蠲復器械糧餉無煩公上每戰則常為諸軍
  先鋒然野性難馴叛服無常要在
  國家撫之以思威之以力俾彼樂為我用亦何至有西顧憂
  有志乎保疆者何以壽之
  番俗附
  内地番人頗染漢風其俗務據〓習工作事畜牧髙樓
  煖炕皆與漢無異但多居樓下而樓之上則堆積柴草
  焉食尚乳酪衣惟褐裘春冬不易室中喜光潔常擦摩
  之使無纖塵但有羶氣襲人佳客至則婦女饋食甚敬
  出則鮮衣乘馬佩刀負銃以表其氣概少年尤甚婦女
  椎髮被頭而下富者首項飾珊瑚銀錢車渠瑪瑙之屬
  以珊瑚穿作牌約五六寸戴頭頂名為班瑪婚娶最論
  財請期後𠮥親戚盛人馬厚財幣載羊豕親迎及門女
  家閉門升屋而歌婿輩亦歌答之既啟門女輩提杓沓
  水徧澆之乃入布幣成禮歌舞歡飲日以繼夜達旦迎
  婦去女家人馬送者稱是及門澆水夜飲亦如之次朝
  女家仍載女去比十二月二十四日乃送婦夫家焉凡
  生子嫡承祧餘悉度為僧嫡夭殤聽一弟還俗故其户
  口無所増而往往有絕祀者此亦自減生齒之一法重
  僧佞佛凡治病送䘮禱雨壓牛羊報豐年靡不作佛事
  親死為尤甚或死者無後族黨等即將生平所積盡數
  給寺僧為布施誦經卷名曰開經堂門雖口外野番見
  喇嘛則側身立脫帽為禮及遇有名甶僧不能髙攀即
  以馬足下土撮於頭上頂之心喜甚以為已受戒矣但
  好鬭輕殺雖彼此小隙必合數村人動兵馬用刀鎗擊
  之如戰陣然所戰之地行道者旁觀者依然如常不避
  亦不怪戰後則按彼此所殺人數正負相折餘者每人
  納命價一百五十千文以了其事若負者恃强不納則
  欠作命債雖數十年後必報復之其有彼此酣戰勢不
  相下者餘黨即請甶僧至拖禪裙擲地則戰者寂然不
  動任甶僧調停之無有不遵服者雖嗜好不一其篤信
  甶僧真為一邱之貉或劫奪所得或貿易所致金銀
  財物盡數供於甶僧任其揮霍無各色無怨聲其望於
  甶僧者不過一舉腕之勞使彼手及我額則榮欣巳無
  極矣其葬貴人用地塟餘則塟法不一有載尸置山巔任
  飛鳥食之越日不食則謂生平無善行即邀僧輩誦梵
  偈超度之鳥乃食謂之天葬又有捆尸作猴蹲勢斂以
  布舁置密竈下積薪上澆之以油火焚之謂之火葬染
  疫死者則支觧而沉諸河至外地生番則毳幕輕遷野
  性難馴少耕稼所食惟酥酪及牛羊野牲之肉所衣惟
  牛羊野牲之皮而牛羊糞則作薪焉間有種圓根製作
  餅為乾圓根售諸内地持粮而去作炒麵食之者男女
  率無褲衣長裘喜右袒足履皮靴漢語謂之駱蹄游牧
  遷徙逐水草而居牛馬羊無數皆以山谷量其貧者或
  劫奪為生云
  番境髙山深溝風氣峭直音亦類之其種凡三曰叠部
  曰着掛曰西番言語亦各不相同西番語凡近番之人
  及番地貿易漢人皆通焉至叠部着掛等各有一語數
  十里外即稍異其音甚有地隔既遠彼此全不能喻者
  惟近日充當通事者或能以意逆之
  番人稱
  皇上曰古媽家烏文官曰足大渾卜武官曰麻大渾
  卜皇粮曰古媽家洽自稱曰我來稱人曰巧來
  官長曰渾卜父曰阿加母曰阿媽兄曰阿哈
  弟曰丑昂烏子曰不乍女曰烏母妻曰京面
  媳曰王媽外祖父曰阿乃外祖母曰阿姨壻曰
  媽花叔曰阿革舅父曰阿任
  馬曰打牛曰鄒羊曰魯豕曰皅犬曰起雞
  曰得烏銀曰偶錢曰冬止布曰達纒麥曰蕉
  大豆曰斜馬小豆曰扇抽鐵曰喬來銅曰卡辣
  刀曰急鎗曰袍衣服曰供給帽曰匣鞋曰哈
  們棹曰着子床曰耻燈曰彔兒地水曰處
  火曰𠮨柴曰哈媽炭曰索天曰那木地曰洒
  屋曰猶娃豔色曰粗母黄謂山山緑謂江叩
  白謂哈鹿紅謂媽鹿膺黑謂那户數目曰江哈
  一謂知二謂你三謂孫四謂日五謂昂六
  謂胄七謂登八謂杰九謂苟十謂猪湯巴
  一年曰籠子春謂葉爾哈夏謂西哈秋謂敦哈
  冬謂更哈

知识出处

洮州厅志

《洮州厅志》

包永昌于光绪三十三年主编《洮州厅志》。《洮州厅志》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由知府洮州厅抚番同知,河南光山人张彦笃主修;原任广东崖州知州、丁丑科进士、洮州流顺沟孙家庄人包永昌总纂;洮州举人宋育辰、副贡吕芳规、岁贡祝昌龄、禀生汪映奎等分纂。是年八月开始辑撰,十月即已脱稿,历时仅七十余天,全志分一十五门六十目。卷首有厅境并番属总图、厅境全图、城池图、学宫图、厅署图、副总兵署图、都司署图、照磨署图、番属图、八景图。卷一、卷二包括星野、舆地,分星野(气候节令)、疆域、沿革、形、山川(附泉池)、都堡、风俗、物产、关隘(附边墙要堡)、古迹等十目。卷三为建置,分城池、公署、寺观、坊表、驿递、坛庙、津梁、墟市等八目。卷四赋役分田赋、户口、积储、蠲恤等四目。卷五典礼分朝贺、迎诏、到任、入学、宾兴、乡饮六目。卷六秩祀分礼节、乐章、坛庙群祀三目。卷七、八学校分文庙、书籍、学额、学堂(附学田、书院义学)等四目。卷九兵防分营制、塘汛、墩壶、马厂(并附巡警)等四目。卷十职官分历宦、名宦、禄饷等三目。卷十一选举分进士、乡举、武举、贡生(附例贡)、庶职(附武职)、世袭(附表)、封荫等七目。卷十二、十三列传(上、下)分人物、乡贤、忠节、孝义、列女、耆寿、梵秩、方伎等八目。卷十四金石无目。卷十五艺文分纶音、记、序、诗四目。卷十六番族分番属(附番俗)、茶马二目。卷十七灾异。卷十八杂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包永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洮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