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廳志卷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洮州厅志》 古籍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057
颗粒名称: 洮州廳志卷七
分类号: K29
页数: 12
页码: 一至十二
摘要: 此篇介紹了洮州地方的學校建築情況。
关键词: 地方志 临潭 洮州

内容

洮州廳志卷七
  學校上
  學校首善之地士之身先民望而興道致治者端在
  乎是故任天下者重之而建學之意深洮州古邊郡
  地尚質好武經我
  國家久道化成隆重特軼前古又得賢長吏暨先正等
  涵濡樂育士生其間抑何幸也我輩身列宮牆苟不
  能處為真士出為名臣以為學校光不徒長吏之憂
  亦吾黨士君子之責也志學校
  文廟在廳治西永寧坊同治五年因𤞑匪變亂燬於兵光
  緖七年同知喻光容重建八年同知德彬相繼重修東西
  牌房大門二座泮池圜橋一道櫺星門三間名宦祠三間
  節孝祠三間鄉賢祠三間大成門三間東面奎星樓一座
  高二層西面文昌樓一座高二層東西樂器房六間大成
  殿三間傍崇經閣一座髙三層崇經祠三間通計自崇聖
  祠後壁至櫺星門長三十六丈四尺自廟門左至廟門右
  一十丈五尺自櫺星門至宮牆八丈六尺
  凡春秋釋奠於
  先師之禮以四配十二哲侑饗殿中以先賢先儒從祀兩
  廡先師孔子正位南嚮四配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東位
  西嚮宗聖曾子亞聖孟子西位東嚮東序先賢閔子損冉
  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位西嚮西序先賢
  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朱子熹位東嚮
  按張璁初定十哲以子張補子淵皆稱先賢
  國朝康熙時以有若似孔子朱子羽翼理經増入十哲
  從祀
  東廡先賢姓名位次如左
  蘧瑗澹臺滅明原憲南宮适
  商瞿漆雕開司馬耕梁鱣
  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
  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齊公良孺
  公肩定鄔單罕父黑榮旗
  左人郢鄭國原亢廉潔
  叔仲㑹公西輿如邽巽陳亢
  琴張步叔乘秦非顏噲
  顏何縣亶樂正克萬章
  周敦頤程顥邵雍位西嚮
  西廡先賢姓名位次如左
  林放宓不齊公冶長公晳哀
  髙柴樊須商澤巫馬施
  顏辛曹䘏公孫龍秦商
  顏高壤駟赤石作蜀公夏首
  后處奚容蔵顏祖勾井疆
  秦祖縣成公祖句茲燕伋
  樂欬狄黑孔忠公西蔵
  顏之僕施之常申棖左邱明
  秦冉牧皮公都子公孫丑
  張載程頤位東嚮
  東廡先儒姓名位次如左
  公羊高伏勝董仲舒后蒼
  杜子春諸葛亮王通陸贄
  范仲淹歐陽修楊時羅從彦
  李侗呂祖謙蔡沈陳淳
  魏了翁王柏趙復許謙
  吳澄胡居仁王守仁羅欽順
  黄道周湯斌位西嚮
  西廡先儒姓名位次如左
  穀梁赤高堂生孔安國毛萇
  鄭康成范甯韓愈胡瑗
  司馬光尹焞胡安國張栻
  陸九淵黄幹真德秀何基
  陳澔金履祥許衡薛瑄
  陳獻章蔡清呂坤孫奇逢
  劉宗周陸隴其位東嚮
  廟後建祠曰崇聖中設
  肇聖王木金左
  裕聖王祈父右
  詒聖王防叔左次
  昌聖王伯夏右次
  啓聖王叔梁紇位皆南嚮祠内配饗先賢顏無繇孔鯉東
  位西嚮曾點孟孫氏西位東嚮先儒東廡周輔成程
  珦蔡元定位西嚮西廡張迪朱松位東嚮
  厯代褒崇祀典
  粤稽往古漢高祖十二年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厥後平帝
  元年初追諡曰褒成宣尼公安帝延光三年祀孔子及七
  十二子於闕里魏正始七年命太常釋奠以太牢祀孔子
  於辟雍以顏淵配晉武帝太始七年皇太子親釋奠太學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太子釋奠採晉故事裴松之議舞
  八佾設軒懸之樂北魏文成帝詔宣尼廟别勅有司行薦
  享之禮北齊每月朔祭酒領博士以下及學諸學生以上
  謁廟行禮隋制州縣學以春秋仲月釋奠唐太宗貞觀二
  年從左僕射房元齡議尊孔子為先師以顏回配詔天下
  諸學釋奠先聖先師刺史為初獻上佐為亞獻博士為終
  獻貞觀二十一年詔天下以左邱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
  赤伏勝高堂生戴勝毛萇孔安國劉向鄭衆杜子春馬融
  盧植鄭元服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甯賈逵等從祀尼
  父廟堂高宗乾封元年追贈孔子為太師總章元年贈顏
  回太子少師曾參太子少保皆配享開元二十七年追諡
  孔子為文宣王贈顏子兖國公閔損等九人為侯曾參等
  為伯宋太宗建隆三年詔廟門十六戟真宗咸平中追諡
  孔子為元聖文宣王尋以犯祖諱改至聖仁宗景祐元年
  詔釋奠用登歌神宗元豐七年以孟子同顏子配食宣聖
  荀况楊雄韓愈並從祀大觀二年詔以子思從祀四年詔
  門外用戟文宣王執鎮圭並用王者制徽宗崇寧四年從司
  業蔣靖議文宣王冕十二旒服九章理宗淳祐元年加周
  惇頤張載程頤封爵與朱熹並從祀景定二年加張栻呂
  祖謙封爵從祀度宗咸淳三年以顏曾思孟爲四配與閔
  損等並升顓孫師為十哲列邵雍司馬光於從祀元成宗
  大德十一年加孔子號曰大成至聖文宣王仁宗皇慶二
  年以許衡從祀文宗至順元年加封四配顏曾思孟為復
  聖宗聖述聖亞聖各公爵是年又加孔子父母封爵始以
  董仲舒從祀明初詔正諸神封號惟孔子特仍其舊洪武
  十五年始詔天下儒學通祀孔子頒釋奠儀十七年敕每
  月朔望祭酒以下行釋〓〓郡縣長以下詣學行香二十
  六年頒大成樂器於天下令州縣如式製造二十九年黜
  楊雄從祀進祀董仲舒永樂八年正文廟聖賢繪塑衣冠
  令合古製正統元年刊定從祀名爵位次頒行天下二年
  以宋胡安國蔡沈真德秀元吳澄從祀三年禁祀孔子釋
  老宮又令天下祭丁品物非其土產者鹿以羊代榛棗以
  其地所產果品代成化二年封董仲舒為廣川伯胡安國
  建寧伯蔡沈崇安伯真德秀浦城伯宏治九年封宋楊時
  為將樂伯從祀嘉靖九年從輔臣張璁議改封為至聖先
  師孔子四配為復聖宗聖述聖亞聖從祀十哲及門弟子
  稱先賢左邱公羊氏以下稱先儒去塑像設木主罷公侯
  伯諸封爵申黨申棖黨即棖去黨存棖公伯寮秦冉顏何
  荀况戴聖劉向賈逵馬融何休王肅王弼杜預吳澄十三
  人俱罷祀林放蘧瑗鄭衆盧植鄭元服虔范甯七人祀於
  其鄉進后蒼王通胡瑗歐陽修從祀又以行人薛侃議以
  陸九淵從祀改稱大成殿為先師廟樂章凡稱王者並易
  為師明初釋奠用登歌堂上堂下之樂咸備樂舞用六佾
  正統十二年從祭酒周洪漠所請加十二籩豆樂舞八佾
  云萬厯五年以薛瑄從祀十一年以陳獻章王守仁胡居
  仁從祀國朝康熙二十年頒學宮祭禮二十五年
  御書萬世師表匾敬懸大成殿三十八年御製至聖及
  四配贊鐫石明倫堂四十一年御製訓飭士子文鐫石
  建亭學内五十四年詔以宋儒朱熹升祔十哲之次以
  宋臣范仲淹從祀位在司馬光下五十九年命武職許
  入文廟與文職一體行禮雍正元年命改啓聖祠為
  崇聖祠追王五代命加文廟祭品太牢一籩豆各一
  二年詔復祀林放蘧瑗秦冉顏何鄭康成范甯増祀縣
  亶牧皮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
  黄幹陳淳何基王柏趙復金履祥許謙陳酷羅欽順蔡清
  陸隴其又増祀張廸崇聖祠三年御書生民未有遍敬
  懸大成殿八年頒御纂性理精義詩經傳説彚纂春秋
  傳説彚纂刊布學宮乾隆三年御書與天地參匾敬懸
  大成殿詔升有若於十哲移朱子位於西序増吳澄從
  祀位於東廡頒十三經注疏二十三史各書籍刋布學宫
  嘉慶四年御書聖集大成匾敬懸大成殿道光二年
  詔祀劉宗周於西廡位蔡清之次三年御書聖協時中
  匾敬懸大成殿詔祀湯斌於東廡位羅欽順之次五年
  詔祀黄道周於東廡位羅欽順之次六年詔祀呂坤於
  西廡位蔡清之次祀陸贄於東廡位王通之次八年
  詔祀孫奇逢於西廡位呂坤之次
  御製
  至聖先師孔子贊並序康熙二十五年
  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傳而聖人代宣
  其藴有行道之聖得位以綏猷有明道之聖立言以
  垂憲此正學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泯也粤稽往緖
  仰遡前徽堯舜禹湯文武達而在上兼君師之寄行
  道之聖人也孔子不得位窮在下秉刪述之權明
  道之聖人也行道者勲業炳於一朝明道者教思周
  於百世堯舜文武之後不有孔子則學術紛淆仁義
  湮塞斯道之失傳也久矣後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
  之心法以為治國平天下之準其奚所取衷焉然則
  孔子之為萬古一人也審矣巡省東國謁祀闕里景
  企滋深敬摛筆而為之贊曰
  清濁有氣剛柔有質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行著習察
  舍道莫由惟皇建極惟后綏猷作君作師垂統萬古
  曰惟堯舜禹湯文武五百餘嵗至聖挺生聲金振玉
  集厥大成序書刪詩定禮正樂既窮象繫亦嚴筆削
  上紹往緖下示來型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百家紛紜
  殊途異趣日月無踰羮牆可晤孔子之道惟中與庸
  此心此理千聖所同孔子之德仁義中正秉𢑴之好
  根本天性庶幾夙夜勗哉令圖溯源洙泗景躅唐虞
  載厯庭除式觀禮器摛毫仰贊心焉遐企百世而上
  以聖為歸百世而下以聖為師非師夫子惟師於道
  統天御世惟道為寳泰山巖巖東海泱泱牆髙萬仞
  夫子之堂孰窺其藩孰窺其徑道不遠人克念作聖
  御製顏子贊康熙二十八年
  聖道早聞天資獨粹約禮博文不遷不貳一善服膺
  萬德來萃心齋坐忘其樂一致禮樂四代治法兼備
  用行舎藏王佐之器
  曾子贊
  洙泗之傳魯以得之一貫曰唯聖學在茲明德新民
  至善為期格致誠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
  纂承統緖修明訓辭
  子思子贊
  於穆天命道之大原靜養動察庸德庸言以育萬物
  以贊乾坤九經三重大法是存篤恭慎獨成德之門
  卷之藏密擴之無垠
  孟子贊
  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子輿闢之曰仁曰義性善獨闡
  知言養氣道稱堯舜學屏功利煌煌七篇並垂六藝
  孔學攸傳禹功作配
  按我洮學宮曩有名宦鄉賢節孝等祠崇祀姓名
  自同治兵燹卷案燬失無從查考名宦惟周又溪
  以下數人鄉賢亦寥寥無幾節孝就近年來請旌
  入祠者列之俱詳本傳

知识出处

洮州厅志

《洮州厅志》

包永昌于光绪三十三年主编《洮州厅志》。《洮州厅志》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由知府洮州厅抚番同知,河南光山人张彦笃主修;原任广东崖州知州、丁丑科进士、洮州流顺沟孙家庄人包永昌总纂;洮州举人宋育辰、副贡吕芳规、岁贡祝昌龄、禀生汪映奎等分纂。是年八月开始辑撰,十月即已脱稿,历时仅七十余天,全志分一十五门六十目。卷首有厅境并番属总图、厅境全图、城池图、学宫图、厅署图、副总兵署图、都司署图、照磨署图、番属图、八景图。卷一、卷二包括星野、舆地,分星野(气候节令)、疆域、沿革、形、山川(附泉池)、都堡、风俗、物产、关隘(附边墙要堡)、古迹等十目。卷三为建置,分城池、公署、寺观、坊表、驿递、坛庙、津梁、墟市等八目。卷四赋役分田赋、户口、积储、蠲恤等四目。卷五典礼分朝贺、迎诏、到任、入学、宾兴、乡饮六目。卷六秩祀分礼节、乐章、坛庙群祀三目。卷七、八学校分文庙、书籍、学额、学堂(附学田、书院义学)等四目。卷九兵防分营制、塘汛、墩壶、马厂(并附巡警)等四目。卷十职官分历宦、名宦、禄饷等三目。卷十一选举分进士、乡举、武举、贡生(附例贡)、庶职(附武职)、世袭(附表)、封荫等七目。卷十二、十三列传(上、下)分人物、乡贤、忠节、孝义、列女、耆寿、梵秩、方伎等八目。卷十四金石无目。卷十五艺文分纶音、记、序、诗四目。卷十六番族分番属(附番俗)、茶马二目。卷十七灾异。卷十八杂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包永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洮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