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食合(野外食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95
专题名称: 道食合(野外食品)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285.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产地: 甘南州

专题描述

“道食合”是甘南藏区特有的野外食品,其制作方法非常奇特。制作前,捡一些拳头大小的鹅卵石并用水洗净,垒起用大火烘烧,然后把刚刚宰杀的新鲜羊肉骨肉分离,并把肉割成小块,佐以食盐、花椒等调料拌匀,把羊肚洗净,待石头烧红后,把拌好调料的肉块装入羊肚,随之装进几块石头,之后用手在外面反复搓揉羊肚,直至把肉块和石头装完,再用绳子扎紧羊肚口。随着肚内蒸气的增多,温度的升高,肚皮越长越大,这时稍稍放掉一点气,并轻轻翻滚,待肚内石块停止跳动时,在肚皮上用刀划开小口,取肉即食,原汁原味,不油不腻,其味别具一格。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