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64
专题名称: 牛头城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200.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牛头城位于在临潭县城西的古战乡古战村北,因城郭为倒梯形,前低后高、上 宽下窄、型如 牛头,故名。 牛头城依山而建,形势险要。整个城分前城、后城两部分,长1155米,最宽处245米,最窄处45米,周长1300余米。现城墙多坍塌倾圮,只留城迹和烽燧,惟东南一段保存较为完好。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和人 为的破坏,但它至今还屹立在大墩山前,可看出大体轮 廓。 牛头城之东北、东南和西南三面城垣下临甚陡的山坡,紧接着呈“丫”字形的开阔地,除垛垣外,无其他护城之设。唯独西北城垣处原与后山相接,建城之初斩山为壕,筑垒建城,割断了与后山主峰的天然联系,只留一通道,在军垒碉墩下通往所依之山。现存护城壕宽22.5米、19米不等,壕淘最深处5-6米。 城内现为农田,唯一一条从西口子通内城门,再出后城门通往山后主 峰的大道,其形略 呈反“C”字形, 除此而外别无道 路。大墩山顶的大墩和距东北城垣下山根约300米处的29米见方点将台。 牛头城的城廓虽然狭小,但初具规模,对于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民族史和古代城堡关隘建制等的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永嘉末(公元313年),吐谷浑(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鲜卑族慕容氏族吐谷浑部落)占据洮州今旧城、古战等地。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五年(公元 491年),吐谷浑在洮州修筑了洮阳城、牛头城和庙 宇,佛教文化开始在洮州传播。 牛头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三处,尚未发现一处居民住宅,这和史书上说的吐谷浑有城郭而不居住,以弯卢为室,逐水草牧畜的情形是一致的。 牛头城南接古战村,旧称“古察占”,实为元代洮州设置的可当县名之变音。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