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界会议会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59
专题名称: 俄界会议会址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168.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俄界会议遗 址,位于迭部县城 东南68公里处的达 拉乡高吉村。此地 属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阻断南北通道,达拉河穿行岷山南北,沟通甘川,使达拉沟成为甘川天然通道之一。古来用兵征战,屡经此道,三国 魏蜀相争,唐、蕃、吐谷浑交战,以及1253年忽必烈远 征云南,均取此道。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走出若尔盖草地后,进入了甘肃境内第一个村庄高吉村,9月12日,党中央在村东头一幢有着窑洞外景的小庭院沓板 房中召开了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俄界会议”。党 中央在这里作岀的一系列重要决定,对确定北上战略方针,纠正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胜利完成红军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召开过“俄界会议”的旧址在房东和达拉乡的 精心保护下,依然保存完整。当年在村口河畔召开营以 上干部传达会议精神的那几棵白杨树还在。通向河岸的村口小木桥,已被水泥桥代替。另外,在高吉寺附近的河对岸还存留着当年红军走过的有十多米的“悬空栈道”,在甘沟村至牙拉村路边的石崖上,还存留当年红军途经此地时刻写的“北上抗日,夺回失地”的标语。70多年已过去,每年都有一些中外游人不辞辛劳,踏上当年的长征路,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追忆烈士,看望流落红军,目睹当地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俄界会议”是长征路上的“指北针”。俄界会议旧址在1981年9月10日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