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大会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42
专题名称: 赛马大会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13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玛曲县

专题描述

玛曲是中国四大名马之----河曲马、高原之舟——阿万仓牦牛、藏羊之王——欧拉羊和河曲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中心产地。早在3000多年前,藏族先民就驯养并培育出了这些地方优良畜种。玛曲自汉代始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著称,特别是河曲马体格高大,适应性强,以挽乘驮兼用,并能爬高山,善走水草地而闻名天下。“河曲马场”距县城20公里,行程大约需要 30多分钟。河曲马场于1958年建场后,成为我国军马的 主要培育基地。这里不仅是河曲马的故乡,也是珍禽异兽黑颈鹤、白天鹅、黄鸭、黄羊、藏原羚和梅花鹿栖息 的乐园。因河曲马名闻天下,玛曲的赛马大会也应运而生。相传格萨尔12岁时在玛曲寻找到“河曲神骥”——河曲马,并在邻国赛马中一举夺魁称王,由此演绎出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开创了格萨尔赛马大 会。 自2004年以来,玛曲县每年8月份都要举办格萨尔赛马大会,邀请甘、青、川等周边省(区)25个县市的数百名赛马选手在绿草如茵,牛肥马壮的玛曲大草原参赛。五湖四海赶来的赛马爱好者、旅客、游牧民群众、 摄影爱好者等数十万人,尽享赛马盛会。 玛曲的赛马大会被甘肃省体育局评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建设五大品牌体育赛事之一,玛曲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命名为“中国赛马之乡”,玛曲的赛马大会其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如今已成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和独具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品牌。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