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新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827
专题名称: 藏历新年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09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夏河藏区

专题描述

新年,藏语称“罗萨尔”。夏河藏区习惯使用农历,所以新年和汉族的春节是在同一天。拉卜楞的除夕夜,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屋内屋外悬挂和张贴着各种彩灯和民族风情浓郁的剪纸,桌子上摆满油炸果及其他佳肴,紧张而兴奋地等待着午夜的到来。晚十二点刚过,人们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煨桑品抱到房顶开始点燃新一年象征吉祥的桑火,吟诵吉祥祷文,祈求一年人畜兴旺、国泰民安。祭神仪式结束后,人们披上节日的盛装,全家欢聚一堂按辈分坐好,倒上一碗碗香喷喷的奶茶,长辈先开口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晚辈再回贺老人健康长寿,然后家人边吃边聊,歌舞娱乐,欢声笑语不断。吃完新年第一个早饭后(大概深夜两点左右),人们便带上礼品,子女向父母、晚辈向长辈、邻里之间相互拜年直到天亮。初二,亲朋好友互请做客,盛宴招待,尽欢而散。 从初三开始,各种交际与娱乐活动便翻开了篇章。夏河人把正月初三看作是一年中最富吉兆的日子,各种庆典也都集中在这一天举行,如:少女上头仪式、周岁男婴的剃头仪式、赘婿仪式、新房落成庆典、婚礼仪式等等。初四、初五,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村中老人互邀做客的日子,一般也是一天走个三四家,去做客的要唱祝福酒歌,乘酒兴表演“格尔”舞,告辞时要跳“扎西”(吉祥)舞、锅庄舞等。从初六起,拉卜楞寺周边十三庄中相互关系紧密的村庄,便要互相宴请做客(限于成年男性)。主方除了备办丰盛的佳肴美酒,歌手还要准备足够的赞歌、酒歌,姑娘、妇女们得提前练习锅庄舞,以助兴娱客。互访联欢活动一般会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二日。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地名

夏河藏区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