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互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618
专题名称: 农牧互补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018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农牧互补是一条符合碌曲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2004年,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有利于提高农牧业的整体效益。坚持以草为本,农牧结合,促进纯牧区畜牧业和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互补发展,整体上壮大全县农牧业经济规模。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达到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的。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有利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半农半牧区种草养畜,既可转移牧区牲畜,减轻天然草场压力,维护草畜平衡,又能通过舍饲圈养、育肥等办法解决四季均衡出栏的问题,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有利于加快工业强县进程。通过发展反季节畜牧业对主要草畜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为加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发展草畜产品加工业。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重点工作是: 1.大力发展种草业。把发展种草业作为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中心工作来抓。半农半牧区要抓紧建立高产优质饲料基地,扩大玉米、油菜、豆类等优质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等技术,大幅度压缩高山、半高山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通过退耕还草,扩大种草面积,重点发展优质饲草生产。纯牧区要加大天然草场的保护与建设力度,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推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依法治牧、以草定畜,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积极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基本解决干旱草场的人畜饮水困难,恢复和提高天然草原的产草能力和生态功能。 2.大力发展饲草料加工业。把饲草料加工业作为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突破口来抓。以青贮、氨化、捆裹、打包、草粉加工为主进行饲草加工;以配合饲料、颗粒饲料为主进行饲料加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等中介组织从事草产业,与农牧民签订合同,实行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点加工、定向销售。 3.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纯牧区要进一步加强“六化”家庭牧场建设,努力实现半舍饲养殖,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和产仔成活率,突出牧区繁育,强化畜牧业基础,巩固扩大牛羊肉生产基地。半农半牧区要结合种草,积极推行舍饲圈养,突岀暖棚养畜;以培育规模养殖场、种草养畜大户、专业养殖小区等方式,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化牛羊育肥基地、绒山羊养殖基地。 4.大力发展畜产品流通企业和加工业。积极探索建立实现农牧互补流通中介组织的有效形式,培育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等,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建立和规范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农牧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化解市场风险能力。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畜产品加工企业,先引导、扶持,后发展、规范,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 5.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思路和原则,着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方面,应大力扶持和培育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方面的龙头企业,增强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城市郊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农牧民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基地建设。围绕四大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格局。 6.全面推进科技兴牧。积极建设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加大畜种改良力度,推广暖棚育肥、饲料配方、疫病防治等技术,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帮助农牧民掌握1一2项种草养畜技术。 7.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创新。进一步理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对乡级科技服务体系要实行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放开搞活科技服务单位和技术人员,鼓励科技人员承包项目或领办科技实体,围绕兴办实体搞服务。 8.加强畜产品生产安全。按照优良畜种和无公害草、畜产品生产规范、产地环境和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建立无公害草、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抓好“两强一打”等动物防疫检疫措施,尽快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依法加大对种畜、兽药、饲料的监管力度,确保畜产品安全。 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的政策措施是: 1.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牧民发展草畜产业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草畜产业化经营,使农牧民成为投入的主体。 2.实行项目统筹。积极论证上报争取农牧互补方面的项目,并实行项目业主制。 3.加强金融扶持。商业银行要将支持饲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信贷服务,及时满足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4.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办的重点饲草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要落实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科技服务组织兴办的经营服务实体,要落实减半征收营业税政策;对种草、养殖专业户,要落实免征农牧业税政策;对发展初期的种草户和养殖大户,要落实免征两年农业税政策和免征两年牧业税政策。 5.坚持典型引路。教育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按照投资和种草养畜的主体是农牧民,一方面防止误导,另一方面避免造成损失,从实际出发,选点抓点,积极培植、培育,树立典型,推广典型,以典型引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牧互补战略的顺利实施。 农牧互补战略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抓实农牧互补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2.加强项目规划和管理。县、乡镇要制定草产业、牛羊育肥业、毛绒业、奶产业项目试点规划和全面规划。严格项目管理,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管理制度,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 3.落实部门责任。涉农部门都要切实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服务,为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4.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种草、养畜指标和资金落实指标纳入农牧村经济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奖罚。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