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箭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562
专题名称: 插箭节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53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插箭节,是藏族民族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由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该节实为祭祀山神,只有成年男子参加,藏族信奉象征性的地方神,属原始多神教的一种信仰,山神藏语称“拉卜则”,它通常为一丛状物,用木杆、木片制作成箭镞或刀状,插成一丛,用栅栏围定,外垒以石块,上缚条形方形经幡,缠以羊毛、羊毛线等物。各地插箭是祭祀本地方山神的一种群众性活动。插箭由部落村庄按俗成方式进行。插箭之日,清晨每户派出壮年男子骑马聚到山头的箭垛前,煨〓是仪式的前奏,人们将家中带来的香柏枝、糌粑、牛奶、干鲜果品等添入燃起的〓火上,围绕煨〓台以时针转三圈,高呼保护神的名字,借升腾的烟雾将各户对神的敬意传达出去,当海螺声响起时,人们便向保护神行叩拜礼,并将印有战马的纸符抛向天空,顿时山野纸符飘舞,景象壮观,插箭开始由僧人诵经,地方长官致祭,献哈达,绕“拉卜则”石堆转数圈,然后礼成。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