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纹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304
专题名称: 水波纹型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567.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水波纹是洮砚石料中的代表型石纹。按其细密粗疏的程度,又有细纹和粗纹之分。细纹呈现岀微风徐起、水纹平缓,或密密的皱缬、或滑滑地舒展;粗纹则呈现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线条。 细纹的线条间隔较密,线条弧度不大,平滑舒展,纹线好像刚刚透脱于石理,又欲隐匿于石肌,纹与理的对比不强烈,反差较小,给人以恬静幽雅的情趣。带此种石纹的石料质地温润,同时普遍伴有油脂状黄膘,喇嘛崖新老窟中均产。近年水泉湾、纳儿新洞中也有生产。 粗纹线条伸展的弧度较大,有些粗纹是由条状、块状和点状组合而成,浑然一体。组合层理的规律是:由下而上为条状——块状——点状纹合为一层。这种纹路的线条与石料肌体形成的反差大,对比强烈。画面粗犷奔放,波澜壮阔,倒海翻江。带这种纹理的石料储量较少,其名贵程度也比细纹石要稍高一些。它的石表几乎都带有鱼鳞、松皮、油脂状金黄色石膘,有时还带有金星点。这种石料多产于喇嘛崖宋、明代老窟中。 水波纹型石料石质细嫩滑润。条纹的颜色多呈墨绿、深绿色。它与碧绿、辉绿、翠绿的石体肌理形成了一种同类色系间别致而又和谐统一的色彩对比。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