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西仓部落溯源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20000116
专题名称: 碌曲县西仓部落溯源情况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50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西仓”为藏语译音,指西仓部落居住的地方。原义为“鹿羔窝”,后因藏语“鹿羔”与“吉祥”异义同音,均读为“西”,因此其含义变为“吉祥窝”。据《安多政教史》等记载,西仓十二部落所辖地区,早在松赞干布时期,就有从西藏驻边兵马人员中的一些部民来到这里活动,在以后的几百年中,有些游牧部落时居时去,迁徙不定。公元13世纪,南拉本前来藏汉边界管理政教事务,其子确科加得到忽必烈的金印,并被封为香格(今临洮)、含达隆(今临夏州境内)、甘加哲噶尔等地的大总管。确科加定居在含达隆,娶霍氏之女为妻,生有三子。长子班德留居含达隆继承父业,次子肖多尔扎西前往青海文都地区,其后裔发展为四个部族,人称文都确科四部,三子周依合前往隆务地区,被当地头人尊为官人,他娶了蒙古女为妻,起初在甘加游牧,后迁至碌曲拉仁关和舍当两处兼事农牧业。周依合生有八子在西仓拉仁关一带建寨定居,后因想念在含达隆的亲属便去信邀请其侄确吉敖巴、勒本、雍仲噶等三人率领所属部民前来定居,于是逐渐形成了西仓洪布(头人)和唐隆郭哇(头人)系统,因是同族故总称为确科十二部落,后俗称西仓十二部落。关于西仓十二部落的形成,又有资料说在元朝时,约公元14世纪的公元1350年,萨迦王朝从西康派遣一户人家前来治理该地,这户人家生有二子聪慧能干,后来从其他部落又迁来数十户人家,分居于西仓拉仁关,兄弟二人自然成了部落头人。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