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病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20000045
专题名称: 碌曲县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病情况
其他名称: 牛肺疫;痨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63.pdf
专题类型: 疾病

专题描述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藏语叫“痨”,是牛肺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严重危害牛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肺炎、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肺小叶间中隔水肿。1954年在西仓、尕海两乡发生了病情,发病牛600头,死亡124头,致死率20.7%。1956年全县部分乡村发病4509头,死亡928头,致死率20.6%。1958年西仓乡发病1938头,死亡394头,致死率20.3%。1959年双岔乡发病牛1094头,死亡118头,致死率10.8%,尕海乡发病1082头,死亡102头,致死率9.4%。防治:1954年开始对本病进行防范,从1959年起大面积预防注射牛肺疫藏羊化弱毒疫苗,收到了显著效果。自1960年以来未发生过本病,但仍坚持定期预防注射,从1982年起未再进行本病的免疫接种,达到了消灭标准。1988年后,考核了4年,未发现临床病牛,全县共采集血清1398头份,占1988年底牛存栏数139976头的1%,检出阳性牛1头,阳性率为0.07%,经捕杀剖检未发现牛肺疫病理变化。据此,我县已具备《甘肃省消灭牛肺疫实施方案》所规定的消灭牛肺疫条件,并于1992年10月11日,经州、县有关专家鉴定验收评议,达到了消灭标准。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