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甘南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唯一号: 292532020230003802
事件名称: 2007年甘南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389.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2007年1月18日
结束时间: 2007年1月18日
发生地点: 合作

事件描述

2007年1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合作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应到代表261名,实到代表257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长沙拜次力代表甘南州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鱼蛟作的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州法院院长卫甚祖作的州法院工作报告和州检察院检察长安公作的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绥于甘南州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州财政局《关于甘南州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全州和州级财政预算 (草案)的报告》(书面)。 沙拜次力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四年,是全州改革开放步伐迈得最大、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成效最显著、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甘南的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政府报告》提出了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1522253”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落到实处,在全面实现政府原定“十大目标”的基础上,着力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十大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基本消除基础条件“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甘南,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全州小康社会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全面推进“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构建特色工业体系;以特色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深化改革为手段,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在大会选举中,依法选举陈建华为甘南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茂(藏)、朗木赛赤、洛藏南杰•龙仁桑盖(藏)、格尔措(藏)、周党生、刘培春(藏)、黄新生为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根存为秘书长,丁目迪等19名同志为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暂空4名)。选举沙拜次力(藏)为州人民政府州长,李铉、才智(藏)、雷和平、冯文戈、马晓峰、杨卓玛(女、藏)为副州长;卫甚祖为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扎西(藏)为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知识出处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腹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藏、汉、回等24个勤劳、善良的70万各族人民。甘南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多彩的地域文化,是人们向往的“香巴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甘南地区处于半封建半农奴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甘南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甘南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甘南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第一次伟大变革,是实行民主改革,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人民民主政权,使甘南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家作主的权利,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第二次伟大变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发展进步,甘南州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阅读

重要人物

代茂
相关
格尔措
相关
周党生
相关
刘培春
相关
黄新生
相关
杜根存
相关
丁目迪
相关
沙拜次力
相关
李钰
相关
才智
相关

相关地名

合作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