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唯一号: 292530020230000466
人物姓名: 才尕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25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575.pdf
性别:
出生年: 1957
籍贯: 甘肃省夏河县
民族: 藏族

传略

才尕男,藏族,1957年10月生,甘肃省夏河县人,大专文化,1976年10月参加工作,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至1985年9月,先后在碌曲县尕海、郎木寺学校和县文教局工作。1985年10月至1990年8月在甘南州老干局工作,期间在甘肃省委党校学习两年。1990年9月至1997年11月在中共甘南州委组织部工作,历任秘书科副科长。1997年12月任中共碌曲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2002年12月任碌曲县政府县长。任县委副书记期间,分管组织、政法、群团工作,2000年碌曲县委被中共甘南州委评为落实《1998—2000年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先进县,个人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任县政府县长后,以抓项目为突破口,促进碌曲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亿元,连续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2亿元,县城道路广场及附属设施改造工程、忠曲金矿、拉尔玛金矿选矿厂建设工程,休牧禁牧退牧还草、尕海人饮解困、郎木寺小城镇改造、尕秀牧民定居点、易地搬迁牧民新村建设以及双岔洮河大桥、则岔景区基础设施等工程得以完成。2003年至2005年招商引资签约10亿元,与甘肃省陇源公司签约投资2.5亿元的多松多电站、投资1亿元的大庄电站于2005年秋开工建设。GDP和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在10%以上增长速度。2003、2004年碌曲县在全州年终考核中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综合一等奖。特别是县城改造工程,是他任县长期间深得干部群众赞许的民心工程。改造前的碌曲县城,路不平,灯不明,商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脏乱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他到处奔波增争取资金,多方寻求合作,2003年由兰州市政工程公司垫付总投资1600万元的县城改造工程开工,经过两年建设,碌曲县城成为一座风景秀丽的草原新城。鉴于县志编纂长期滞后得不到完成,2004年下半年,他从保障经费和解决主编人员两个方面入手,使《碌曲县志》终于2005年年末通过终审并交付出版。他是自县志办公室成立以来20年间把县志编纂当作学术性社会文化系统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县志编纂任务的政府领导。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

相关专题

副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
县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