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仁大草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69
颗粒名称: 美仁大草原
分类号: TU984.181
页数: 2
页码: 20-21
摘要: 美仁大草原风景区距合作市30公里,由三个景点组成,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
关键词: 风景区 美仁大草原

内容

美仁大草原风景区距合作市30公里,由三个景点组成,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
  第一个景点是佐盖新寺,寺庙位于佐盖多玛乡境内,意为具喜兴盛洲,佐盖多玛和曼玛乡两个部落原为一个氏族,寺院因之而得名。在松赞干布时期,这里属安多产马之区。寺内建有佛殿、经堂、净厨、弥勒殿、法苑、印经院等建筑,其建筑尤以观贝解脱佛塔富有观赏价值。寺内供奉的主要佛像有:第二世嘉木样活佛所赐赤檀释尊像、印度七宝树、贡唐•丹贝嘉参亲绘的第三世嘉木样语化像、贡唐大师亲塑的十一面大悲观音像,供奉有一尊如同拉萨大昭寺观音像的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还供奉有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的修持本尊白、绿度母像、第六世班禅罗桑丹贝意希所赐的班禅十三本生传和怙主卷轴画像,并有大威德、怙主、法王三尊的卷轴画像等作为主要依止佛像供奉至今。寺内珍藏的主要有:《甘珠尔》《丹珠尔》、密藏、《四部合注》等,总计三千余函。藏有显密经典和各种文化学科的印经版。还有天然有字的白石涅塔以及部分灵牙舍利和许多古物、供器、用具等。
  第二个景点是白石头景点。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屹然矗立着一整块奇特巨大的白色石头,此石头高约6米,呈锥形,占地约50平方米。相传这是一块飞来石,很早以前,这里水草肥美,牛羊遍地,人民安居乐业,不久妖魔便看中了此地,到此兴风作浪,使此处瘟疫横行、草地枯黄,人民和牲畜受到了极大的危害。于是,群众把希望只能寄托予上天神灵,他们每日念诵经文、煨桑献供,祈求神灵的护佑。突然一天,空中降下一块石头。从此,这片土地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人民又过上安宁的生活。因此,这里的藏族人便视它为吉祥物,这块石头也成为这里的镇地之宝,在白石头边插满了经幡,每年当地群众都会在这煨桑祭祀,代代相传。
  第三个景点就是美仁大草原。美仁大草原属高山草甸型草地,生长在海拔3000米之上,草群层次多,覆盖度较大。植物主要由莎草科、蒿草科、苔草科、荸荠科、禾本科、蓼科、蔷薇科、菊科和毛莨科等耐高寒植物组成。由于这里日照时间长,雨水充足,草地茂盛,因此,当地出产许多种营养丰富、品位极高的野生食用菌和山野菜。特别是野生天然食用菌类中的酥油蘑菇是美仁草原上的极品山珍,它生长于高寒阴湿的平地及山坡地带。每年七八月份,当地牧民群众采集后阴干。由于生长环境洁净,保持了天然、绿色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山珍的美味。其性味甘干,有补益胃气,生血养血,补脾健中,化痰理气,滋阴益阳等多种药用价值,很受各地游客的喜爱。食用时用温水泡洗后可做各种素菜、荤菜、汤类的佐料,乃是桌上山珍佳肴。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专题

美仁大草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