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草原风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66
颗粒名称: 当周草原风景区
分类号: TU984.181
页数: 3
页码: 9-11
摘要: 当周草原风景区位于合作市郊南山脚下,距市中心2.5公里,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在此交汇,交通通讯便利。景区占地8600多亩,核心景区2200亩。景区内阴坡地带绿树成荫,阳坡地带绿草连天,高山、森林、草原和亭台帐篷融为一体,是一个地势平缓开阔的自然风景旅游区。2003年,政府修建了仿古亭、佛塔、山门、观礼台、供电、供水等景点等服务设施,景区内务类服务设施日趋完善,2005年当周草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内主要有当周草地公园、南山两个景点。当周草地公园是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主会场,也是甘南州民族性群众文体活动、节日庆典聚会的场所。
关键词: 风景区 当周草原风景区

内容

当周草原风景区位于合作市郊南山脚下,距市中心2.5公里,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在此交汇,交通通讯便利。景区占地8600多亩,核心景区2200亩。景区内阴坡地带绿树成荫,阳坡地带绿草连天,高山、森林、草原和亭台帐篷融为一体,是一个地势平缓开阔的自然风景旅游区。2003年,政府修建了仿古亭、佛塔、山门、观礼台、供电、供水等景点等服务设施,景区内务类服务设施日趋完善,2005年当周草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内主要有当周草地公园、南山两个景点。当周草地公园是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主会场,也是甘南州民族性群众文体活动、节日庆典聚会的场所。
  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浓缩了甘南旅游的品牌精髓,揭示了甘南旅游的生态文化旅游特征——自然风光优美如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民族团结和睦,是合作最大的旅游综合性节目,每年盛夏在美丽的当周草原举行,已成为合作市旅游品牌节庆产品,将旅游与文化、生态有机结合。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精髓,重点突出两大特点:一是群体民族文化性活动,活动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民众、突出民族特色为主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节日盛会;二是旅游产品性活动,将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产品,是游客体验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充分了解藏民族风俗并与之同乐的活动之一。节庆活动有声势浩大的千人马队,有气势恢弘的2000人锅庄舞,既有雍容华贵的民族服饰展示,也有绚丽多姿的民族舞蹈表演;既有烈焰冲天篝火晚会,也有鼓号深沉的喇嘛乐队,还有浓郁厚重的藏戏和民族体育比赛、火枪射击、帐篷展示、名家演唱和民间弹唱等文艺、体育活动。整个节庆活动恢弘热烈,隆重祥和。走进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您就踏入了 “香巴拉” 之旅的大门。
  南山主要以原始森林为主,海拔3000多米,林中乔木、灌木品种繁多,主要的乔木有冷衫、云衫、油松、华山松等,灌木有沙棘、野杜鹃、黄柏等。如遇雨后天晴,在林中还可以采到很多野生蘑菇。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甘南旅游指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在甘南的三河一江流域繁衍生息,开发这块亘古荒原。后来,羌人在这里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联盟。秦代,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期,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朝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到了唐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由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现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7县和合作市。

阅读

相关专题

当周草原风景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