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移风易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4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移风易俗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3
页码: 312-314
摘要: “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实践活动1982年9月,尕秀村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实践活动,学习有关文件和文章,制定了村规民约。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兵带头参加“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带头讲卫生、讲文明,带头遵守纪律、睦邻互助、友善团结,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好牧民。村风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卫生大有改观,偷牛盗马、赌博酗酒等不良风气明显减少,干部服务群众变得热情周到,村民睦邻互助、团结友善。
关键词: 尕秀村 移风易俗

内容

—、新风尚
  “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实践活动1982年9月,尕秀村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实践活动,学习有关文件和文章,制定了村规民约。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兵带头参加“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带头讲卫生、讲文明,带头遵守纪律、睦邻互助、友善团结,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好牧民。村风村貌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卫生大有改观,偷牛盗马、赌博酗酒等不良风气明显减少,干部服务群众变得热情周到,村民睦邻互助、团结友善。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在尕秀村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2004年后,尕秀村把民族团结、爱国卫生运动、民生工作等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将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作为头等大事,采取草根宣讲、集中培训、新时代农牧民讲习所等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农牧民群众进行比较系统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讲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让农牧民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搞好民族团结,尕秀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2005年,尕秀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3年,尕秀村被甘肃省妇联评为藏区“三爱”(即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活动模范村,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村。2017年,尕秀村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2019年,尕秀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二、文明生活习惯养成
  尕秀村把讲卫生习惯、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来抓。村委会将村民赌博、酗酒、酒驾或不按交通规则行驶、乱停乱放车辆行为,学校对学生上下楼梯、住宿、用餐时乱行乱走、拥挤吵闹和在课桌椅、墙壁、树木上乱涂乱画乱刻、随意丢弃废物的行为,用“请靠右慢行”“保持安静”“保持环境干净整洁”“不要破坏公共财物”等宣传、警示牌进行提示并加强监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建生物降解厕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群众养成不能随地大小便和经常洗澡的习惯。通过倡导人畜分离,修建专门的牛羊圈舍,改变遍地牛羊粪便的现状。通过开展评选“青年、妇女卫生文明之家”活动,成立“青年环境卫士”组织,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题少先队辅导课”和“打造样板村少先队在行动”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主人翁精神,积极对庭院内外、居室和个人卫生进行自觉整治。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