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日常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4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日常习俗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2
页码: 311-312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尕秀村藏族群众有许多风俗习惯。每到祭日或宗教节日,人们多在晨光中转经朝佛,在山野河旁高诵六字真言长调嘛呢曲,目的是希望借助山中的回响和河风的力量,把声音传向远方,为逝者祈祷,为出世者清场净地,清除劫难。
关键词: 尕秀村 日常习俗

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尕秀村藏族群众有许多风俗习惯。每到祭日或宗教节日,人们多在晨光中转经朝佛,在山野河旁高诵六字真言长调嘛呢曲,目的是希望借助山中的回响和河风的力量,把声音传向远方,为逝者祈祷,为出世者清场净地,清除劫难。把经幡高高扬起任风吹打,让经幡不停的摆动,认为这样可以将经传到四方,同样有功德,为幸福、平安、和平、兴旺祈祷。人们不停地高唱嘛呢曲调,就是希望得到远山的感应,抒发心中的虔诚慈悲之情。在尕秀村,居家的老人或一有闲暇的男女,都会到村子中央玛尼房去转经,甚至人们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和念珠,一有闲暇,便口诵六字真言,一手数念珠,一手转经筒。
  在碌曲,白色是最常见的颜色,人们喜爱且崇拜白色。白色的雪山是人们心中的神山、圣山;服饰多配以白色衬衫;浪山的帐篷以白色居多;居住的帐房附近或房屋门顶上几乎都筑有白色的煨桑台;在迎送往来时,人们互相敬献的哈达是白色,以表达内心崇敬和良好的祝愿;姑娘出嫁时,骑白色的马表示吉祥如意;甚至在饮酒欢乐时,酒壶的把上也会拴点白色的羊毛。在山顶、山口、路口、河边或寺院、天葬场等,到处可看见呈圆形或方形的嘛呢堆和嘛呢石刻及“擦擦”(泥制小佛像),用于祈福和保佑。尕秀信教群众还有围绕神山、圣湖、寺院、佛塔、嘛呢堆转经的习俗,认为转经可以赎去自身的罪孽。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