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牧民收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牧民收入
分类号: F304.8
页数: 3
页码: 256-258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尕秀部落牲畜、草场等生产资料大部分集中在少数部落头人、贵族手中,他们不仅占有最好的草山,而且拥有对草山的绝对支配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改革推翻千百年来的农奴制度,尕秀贫苦牧民分得牧主的牲畜等生产资料,牧业生产工具和牲畜量占比均发生很大变化。
关键词: 尕秀村 牧民收入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尕秀部落牲畜、草场等生产资料大部分集中在少数部落头人、贵族手中,他们不仅占有最好的草山,而且拥有对草山的绝对支配权。牲畜是游牧部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草山使用权一样,牧主(部落头人、寺院、贵族等)与牧民的牲畜占有量数量悬殊,占部落户数不到10%的牧主阶层占有部落牲畜总量的60%,甚至高达80%以上;占部落人口80%以上的贫苦牧民占有20%左右的牲畜,甚至许多牧民没有牲畜。贫苦牧民只有受雇于牧主,给他们进行放牧,生死嫁娶都身不由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改革推翻千百年来的农奴制度,尕秀贫苦牧民分得牧主的牲畜等生产资料,牧业生产工具和牲畜量占比均发生很大变化。
  1958年,尕秀大队实行人民公社化后,按社员投入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大队基本核算单位的全部收入,在缴纳国家税收和留足集体各项提留后,用作社员分配,社员平均分配收入逐年增加。1962年参加分配的户数113户,分配人口380人,全年总收入51361.48元,其中牧业收入50284.04元,社员分配45784.28元,社员人均分配120.50元。1973年参加分配的户数171户,分配人口721人,全年总收入196252.61元,其中牧业收入186262.22元,社员分配156016.75元,人均分配216.39元。
  1976年,尕秀大队总收入281083.94元,其中牧业收入258989.46元,副业收入122.25元,其他收入21972.23元。分配总计265712.78元,人均分配237.37元。公积金累计总数4579.16元,公益金累计总数4935.09元,储备金累计总数52679.47元。
  1983年,尕秀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牧民自营收入在农牧村经济纯收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集体提留在集体纯收入和农牧村经济纯收入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2004年,游牧民实现定居后,二、三产业发展逐渐起步,牧民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2016年,尕秀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109元。
  2017年,尕秀村依托全域旅游无垃圾样板村打造,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收入快速增长。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00元,比2016年增长了3091元。
  1976年尕秀大队收益分配表尕秀村2010—2020年牧民人均收入统计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