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06
颗粒名称: 第八章 交通运输
分类号: F512.742
页数: 6
页码: 167-172
摘要: 尕秀牧区早年搬群转场、运输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驮,牛拉车、马拉木轮车只有土官、头人、寺院僧侣用得起。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逐渐岀现了胶轮架子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1978后,运输工具不断进步和增加,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交通公路网络的日趋发达,运输工具更加先进。
关键词: 尕秀村 交通运输概况

内容

第一节道路
  一、古道
  经过尕秀晒银滩的古道有两条,一条叫古氐羌道,另一条叫宏和(或侯和)经漒川至龙涸道。
  尕秀位于古氐芜道的西道上。古氐羌道自古沈州出发沿洮河北岸西行,经加门关(今合作市境内)、博拉(今夏河境内)、拉仁关(今碌曲境内)、漒川(今尕海晒银滩)、河曲(今玛曲)抵达青海。古氐羌道是汉羌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也是河曲马进入洮州、秦州的主要通道。青海南部、四川北部和甘肃玛曲的马要到洮州或宕昌进行交易,必须经过晒银滩、拉仁关、博拉、加门关到洮州,再从洮州和宕昌运往秦州和汉中。明朝时,通过晒银滩的茶马交易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宕昌、洮州进入碌曲阿拉、双岔、拉仁关旧寺、晒银滩、赛尔龙进入青海牧区;一条从河州、合作、阿木去乎、碌曲玛艾、晒银滩、尕海、郎木寺进入四川阿坝。这两条线路也是甘青川藏族游牧部落与明朝中央茶马交易比较活跃的线路。
  洪和经漒川至龙涸道是吐谷浑时期形成的连接甘、川两省边缘地区的一条通道,由洪和城出发,经漒川(今尕海镇尕秀境内),翻越漒台山(今西倾山),入四川,再向西行至龙涸(今四川松潘)。
  当时,尕秀部落就是通过这两条古道用自己的马、牛、羊、皮革、羊毛、酥油等畜产品换取茶叶、粮食、食盐、铁锅、铜壶等日常生活用品和佛珠、香炉、香料等宗教用品,也购买交换一些内地生产的刀枪等防御工具。
  二、等级公路
  国道213线
  国道213线横穿尕秀村,尕秀境内里程16.8千米。
  省道新尕玛公路
  尕秀至玛曲二级公路是连接玛曲县与合作市乃至兰州的便捷通道,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建成通车。2008年8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项目业主为甘肃省甘南州交通局,建设资金由国债资金及地方自筹两部分构成,交通部补助资金占30%,70%贷款解决。2009年8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下发《关于尕秀至玛曲二级公路改建丁程初步设计的批复》。2009年11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批准下发《关于尕秀至玛曲二级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批复》,核准预算5.37亿元。
  新尕玛公路起点位于国道G213线K386+400处,途径李恰如、忠克、西倾山隧道,路线终点位于玛曲县城。路线全长60.05千米,按二级公路标准及规范,依据地形、地质情况按60千米/小时标准进行设计。K0+000一K45+680段(包括隧道段)路基宽度为10米,路面宽度为8.5米;K45+680-K62+013段路基宽度为12米,路面宽度为10.5米。全线共建成隧道1处,长2380米,是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全线建成养护管理站1处,收费站1处;大桥3座,中桥9座,小桥2座,涵洞124道;桥涵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为大、中桥1/100年,小桥、涵洞1/50年,桥涵与路基同宽。全线设置完善的防排水设施和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三、村道
  尕秀村共有两条村道。第一条为尕秀至唐科砂砾村道,全长30千米,路面宽4.5米,投资300万元,2011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第二条尕秀村道,2006年投资24.5万元,建成全长3.5千米、宽3.5米的标准砂砾路面村道;2008年投资53万元,改建成全长3.5千米,宽3.5米的栓路面村道;2011年投资105万元,改建成全长3.5千米,宽4.5米的碇路面村道。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长7.87千米,宽4.5米的尕秀牧民定居点道路,并完成道路一侧排水沟。
  四、牧道
  2016年投资171万元,建成尕秀至周科河全长25千米、宽4.5米的砂砾牧道。
  第二节运输
  —、运输工具
  尕秀牧区早年搬群转场、运输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驮,牛拉车、马拉木轮车只有土官、头人、寺院僧侣用得起。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逐渐岀现了胶轮架子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1978后,运输工具不断进步和增加,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交通公路网络的日趋发达,运输工具更加先进,数量也迅速增加,从二八式加重自行车到轻便快捷的小排量100、125型脚踏油门摩托车,再到大排量、手把式油门的摩托车;从手扶拖拉机到兰拖王;从解放牌汽车、皮卡汽车、东风牌康明斯加长大车再到家用小汽车,给人们送货拉货、走亲访友、长途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长途汽车
  尕秀村没有专设的长途汽车站,只设有零时停靠点。2020年,途径尕秀的长途客车有迭部到合作8辆班车,玛曲到合作7辆班车,玛曲到兰州4辆班车,玛曲到夏河4辆班车, 玛曲到新城4辆班车,郞木寺到夏河1辆班车,郎木寺到合作3辆班车,玛曲到临夏10辆班车,临夏到成都2辆班车,合作到若尔盖2辆班车,临夏到阿坝1辆班车,兰州到若尔盖2辆班车,迭部到兰州4辆班车等客车班次,乘坐出行十分方便。
  三、货物运输
  尕秀村处于国道213线上,交通便利。2010年,尕秀村党支部组织村民进行投资,购买运输车辆,成立了尕秀村运输队,专门从事活畜、畜产品、建筑材料、日用百货等南北货物的运输。到2013年,村里的运输队已形成规模,拥有“东风天龙”“兰拖”等各类机动车辆40多辆。运输队除了满足本村货物运送外,也将业务拓展到本县其他乡镇和周边省市县,运输半径达1500多千米,日运载量1000多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