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品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0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商品贸易
分类号: F724.7
页数: 3
页码: 164-166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尕秀部落的牛毛、皮张等畜产品主要用于从临潭、临夏等地商队带来的物品进行交换。1953年6月,碌曲行政委员会建立后,由西仓贸易组收购畜产品。1955年由碌曲县贸易商店收购畜产品和土特产品。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畜产品的收购由尕秀大队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向各生产大队分解下达,由生产大队向指定的商业网点交售,收购的畜产品主要有菜牛、菜羊、马匹、鲜奶、酥油、牛羊皮等。
关键词: 尕秀村 商品贸易

内容

—、收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尕秀部落的牛毛、皮张等畜产品主要用于从临潭、临夏等地商队带来的物品进行交换。1953年6月,碌曲行政委员会建立后,由西仓贸易组收购畜产品。1955年由碌曲县贸易商店收购畜产品和土特产品。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畜产品的收购由尕秀大队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向各生产大队分解下达,由生产大队向指定的商业网点交售,收购的畜产品主要有菜牛、菜羊、马匹、鲜奶、酥油、牛羊皮等。
  1978年,碌曲县供销社依照甘南州统一的外贸畜产品收购计划,定额收购牛羊皮、羔羊皮、牛绒、羊毛、马尾、马鬃等畜产品和狼皮、旱獭皮、当地中药材等特产。收购计划由县上下达到公社,再由公社供销社分解下达到各大队供销分社。1988年后,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尕秀大队的牛羊和畜产品由大队供销点收购,统一交售。1990年后,因全县供销商业经营亏损、周转资金短缺,收购量逐年减少等原因,尕秀大队供销点逐步停止收购。随之个体收购逐渐增多,临夏等地的商贩定期到晒银滩收购牛羊和牛绒、酥油等畜产品。
  二、销售
  1978年之前,由于国内各类物资紧缺,尕秀大队按照碌曲县和尕海公社计划调拨与计划供应的规定,对日用品由国营商业统一进购和批发零售。大队供销点商品供应主要根据县供销社商品调配计划进行供应。牧民群众按人头发放布票、粮票、糖票等,凭票限量供应生活用品。1978年以后,在“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尕秀草原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商品门类也逐步增加,需求大于供应的状况逐步好转。生活资料主要供应日用工业品、日用杂品、民族特需品等。1984年取消对棉布等几种日用工业品凭票证供应的限制,敞开购销,并允许个体经商户经营日用工业品。1986年,国务院取消对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商业批发开始打破“三固定”(即固定供应区、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的做法,调整了商业所有制形式,允许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供销合作社的统一供应逐步被个体商业的日用工业品批发零售购销市场取代。
  三、电商
  2018年,尕秀村注册成立了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将藏雪莲、牦牛肉制品、奶制品、糌耙、藏族特色手工艺制品、服饰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2020年销售额达20余万元。2020年6月24日,甘南州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的学员在尕秀村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的形式,推介尕秀村的农畜产品和文化旅游。9月22日,碌曲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牵头举办,天津伍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尕秀村联合承办电商直播活动,多名网红主播在快手直播间里和全国各地的粉丝互动,推介了碌曲县的蕨麻、高原蘑菇、羊肚菌、菜籽油、糌粑、曲拉等代表性的产品。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