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60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51.3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2004年,尕秀村设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岗位,其俊闹日任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的主要工作是搞口蹄疫、炭疽、马鼻疽、牛出败、羊链球菌、布病等疫病的强制免疫,监控疫情的发生,负责全村牲畜疫情的普查,配合疫情扑灭和病死动物尸体集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关键词: 尕秀村 疫病防治

内容

—、防疫机构与人员
  2004年,尕秀村设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岗位,其俊闹日任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的主要工作是搞口蹄疫、炭疽、马鼻疽、牛出败、羊链球菌、布病等疫病的强制免疫,监控疫情的发生,负责全村牲畜疫情的普查,配合疫情扑灭和病死动物尸体集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2006年,村级动物防疫员每人每年财政补助360元。2009年,村级防疫员工资增加到600元。2018年后,村级防疫员的报酬提高到和村干部一个标准,每人每年4000元。
  —、疫病防治
  1960年,流行五号病(口蹄疫)A型,首发于尕秀大队,后蔓延到全县各大队。全县牛发病87264头,死亡8头, 致死率0.01%o1974年5月11日,尕海公社加仓大队三队九买向兽防站报告他的牛群中发现病牛。东海公社得到疫情报告后,经临床诊断疑似口蹄疫,立即隔离捕杀,尸体深埋,污染的草场进行了严格消毒,未使疫病扩散。尕秀大队组织防疫员等力量迅速深入畜群帐圈,分片蹲点,进行监测;在尕秀大队门口与玛艾公社交界处设立检查站和消毒点,安排民兵和防疫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消杀过往车辆和牲畜。同时调运疫苗,从5月22日开始给牛群进行全覆盖注射防疫,共注射牛12176头,疫苗注射率100%,尕秀大队此次没有发生口蹄疫。1972一1974年,县牧医站组织有关业务干部配合各乡兽防站对4个乡、6个村的马匹进行了一次重点检疫,其中在朵海乡尕秀村检出鼻疽马78匹。1973年尕秀村检出鼻疽马12匹,先后交鼻疽马场集中管理治疗,后因12个社员从鼻疽马场私自牵回病马与健康马群混牧,到1974年检疫时,又查出阳性病马71匹。1977年,发生了一次流行时间长达7个月,波及全县17个大队,54个生产队,发病38072头,死亡1406头的牛口蹄疫。最初从玛曲县伟档种子场传入碌曲县,首发于尕秀、贡巴两个大队。疫情发生后,尕秀大队采取了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措施,紧急接种了疫苗,把损失降到最低。
  尕秀大队十分重视牛、羊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的防治工作,每年按时搞各种预防注射和驱虫工作,马炭疽、口蹄疫、牛岀败、布病、副伤寒、羊痘等各类疫苗预防注射达到97%以上,喷雾免疫密度达99.39%o组织人员对牛羊马匹定期进行肝片吸虫、肺线虫、肠道寄生虫的投药,用药浴防治蛾、脾、蚤等体外寄生虫,推广应用抗蠕敏、虫克星、林丹乳油等光谱抗寄生虫药物,防止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1977一2020年,尕秀村未发生过重大疫病。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