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脱贫攻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9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脱贫攻坚
分类号: F303.3
页数: 20
页码: 107-126
摘要: 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岀台,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精准扶贫就是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现准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
关键词: 尕秀村 脱贫攻坚 扶贫工作

内容

第一节基本情况
  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岀台,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精准扶贫就是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现准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
  尕秀牧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受教育人口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开放程度较低,劳务技能缺乏;以传统畜牧业靠天吃饭为主,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内普遍存在因病、因残、因学、缺草场、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等致贫的贫困户。
  尕秀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于2014年。2015年,尕秀村在县委、县政府和尕海乡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下,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群众评议、村组干部调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户229人,其中,尕秀一组20户63人,尕秀二组20户69人,尕秀三组30户97人。2015年底脱贫66户215人,其中,尕秀一组20户63人,尕秀二组20户69人,尕秀三组26户83人。2016年新识别纳入精准扶贫户4户14人,全村共计精准扶贫户8户28人。2018年底,尕秀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达标,超过甘肃省脱贫线3500元,全部达到贫困退出指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与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第二节党建引领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尕秀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突岀党建领航。
  一、党建+环境治理
  2017年以来,尕秀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打造“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样板村的目标,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两清一建一确保”(即清除国道213沿线11个加水点和14座公厕,新建三个规范化村级服务室,确保环境整洁、河道无垃圾杂物)和“五户联保”(即以1户党员户、1户精准扶贫户、1户低保户、2户普通牧户为一个小组,确保沿线视线范围内环境整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环境整治。
  二、党建+产业发展
  尕秀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畜牧业为纽带,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第一要务。立足尕秀村旅游资源禀赋,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产业” “支部+公司+电商” “党员+牧户+产业”的牧户分红等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分户施策,一户一品,引导牧户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继实施“党员创业帮扶项目”和“党员创业示范项目”,着力搭建新的产业发展平台,鼓励和发动牧民党员兴办牧家乐,开办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尕秀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注册成立了东喀尔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公司党支部,建成电子商务中心。公司开发出风干牛肉干、蕨麻、曲拉、酸奶等10余类产品,建成帐篷城1处,形成集品草原美食、看草原歌舞、住草原帐篷于一体的生态民俗体验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打造成“尕秀村生态旅游第一藏寨”旅游品牌,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助推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公司自2018成立年运营后,实现网上销售畜产品、藏区特色手工制品,2020年销售额达20余万元。
  三、党建+精准扶贫
  尕秀村党支部针对资源、资金、人员结构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加大扶贫创业培训力度,大力推动“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改革,创造性地探索出“5+1”模式(即东喀尔景区、晒金滩帐篷城、东喀尔民间艺术团、牧家乐和电子商务中心+光伏发电产业)。尕秀村民投如29.7万元现金入股村集体经济,通过贫困户40%、一般户30%、村集体经济投资风险金30%的“334模式”进行投资分红;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扶贫帐篷”入股晒金滩帐篷城,年底按盈利总额和股份分红。积极整合东喀尔自然古城风貌、晒金滩帐篷度假中心、牧家乐、民间弹唱艺术团及东喀尔马队、电子商务等5大主体板块,依托光伏发电产业投资609万元注册成立投资公司,建成254户3000瓦光伏发电设备。通过“公司+牧户”的经营模式,2019年,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280万元,分红资金达到90余万元,仅光伏发电一项户均分红收入2500元,实现了“三变”,在党建与脱贫互促共进上实现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四、党建+民生工程
  尕秀村党支部在“实做”上狠下功夫,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大力实施了生态文明示范村、生态文明小康村、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基础设施、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实现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文化体育等项目全覆盖,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
  五、党建+综治维稳
  尕秀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推行“网格化+十户联防”基层治理模式,以十户联防为单元网格,精细划分39个联防组(网格),推行了基层网格员、联户长、调解员、信息员、监督员、消防员为一体的“六员合一”治理模式。按照“政治上靠得住、群众中有威望、工作责任心强、处事公道正派”为标准,推选产生39名联户长,并将“网格化+十户联防”治理模式的触角,延伸到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纠纷调解、活动管理、民生服务、卫生监督等多个方面,不断巩固和提升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探索建立村民自治管理新模式,村党支部围绕环境综合整治、村级组织管理、民族团结、宗教信仰、畜牧业生产管理等方面,修订完善了55条《村规民约》,明确了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理措施。
  尕秀村党建引领脱贫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和“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拉毛加等先进个人。
  第三节项目扶持
  一、项目建设
  2013一2020年,尕秀村先后实施易地搬迁、农牧村住房改造工程、农牧村环境整治工程、国道213线生态围栏提升工程、牧家乐及旅游附属工程建设、古城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13年,实施尕秀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315万元。其中,供水工程投资39万元,道路建设投资93万元,住宅建设投资1115万元,其他68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419万元,省级配套140万元,整合危旧房改造资金121万元。新建住宅115套,户均建筑面积92.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23.7平方米;建设输水管网1.54千米,供水管3.1千米,供水入户115户及检查井5座;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0.1千米,0.4千伏供电线路1.69千米,架设Sq一315KVA高性能杆上变压器1处,实施电表入户工程115户;新建村道1千米,巷道2.8千米;修建暖棚115座,总建筑面积13320.45平方米,其中每座暖棚建筑面积82.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42.7平方米;每座饲料房建筑面积32.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7.75平方米。
  2016年6月,实施尕秀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205万元。其中,住宅建设投资704万元,户均投资14.08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6万元;其他投资285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资金41万元,省级投融资主体安排资金60万元,农户自筹210万元,其他资金894万元。新建住宅50套(其中20户在加仓进行插花安置),户均面积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供水入户50户;新建巷道1.1千米;新建高压线路0.1千米,低压线路1.2千米,变压台1座,入户50户。共安置50户22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户41人)。
  易地搬迁项目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尕秀草原165户893名搬迁群众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和信息闭塞的状况,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
  2016年5月,实施了尕秀第二、三村民小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程,2016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尕秀第二村民小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程总投资1198.3万元。主要建成项目为:风貌改造58户;改圈改厕144户;巷道硬化4290平方米;村委会门前硬化1000平方米;。20(。20即:表示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20MPa,即15MPaWf。u<25MPa)道路排水边沟建设715米;。20排洪渠建设441米,排水渠盖板441米;新建停车场1640平方米;宅前绿化(木栅栏3220米)面积3000平方米,土方回填13000立方米;安装50立方米玻璃钢消防水池(型号LZYXF一30)1座,消防器材1套;购置安装太阳能路灯26盏;垃圾回收点2个;购置分集式垃圾桶10个,吸粪车1辆,太阳能热水器88套,电脑2台;扶持藏家乐20户。
  尕秀第三村民小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程总投资810.66万元。主要建成项目为:风貌改造127户;改圈改厕100户;巷道硬化4836平方米;。20道路排水边沟建设2826米;。20排洪渠建设1005米,排洪渠盖板1005米;提升改造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处;新建50平方米公厕1座;宅前绿化 (木栅栏)5400米;安装50立方米玻璃钢消防水池(型号LZYXF一30)1座,消防器材1套;购置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设置垃圾收集点3个,垃圾填埋场围墙300米,大门1座;购置体育器材1套,垃圾清运车1辆,垃圾桶14个,电脑2台,太阳能热水器100套;扶持藏家乐30户。
  尕秀农牧村住房改造工程
  2016一2020年,完成244户住房七改三治工程(屋顶、墙面、地面、厨房、自来水、卫浴、渗水砖、杂物房等改建),118户室内房屋改造工程(改建厨房、厕所及供暖设备)。
  尕秀农牧村环境整治工程
  2017一2020年,新建便民桥1座;完成村庄整体亮化及周边绿化工程、智慧尕秀、智慧牧场及智慧畜牧平台建设,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65户光网入户,179户光猫机顶盒入户,391户电力入户;完成环境卫生整治及土石填方、垃圾清运及设备租赁、边沟整治、两处加水点整治改造;建设完成电商平台及生产车间;完成人工草坪23000平方米;拆除旧暖廊、彩钢房、拔杆移杆等。
  尕秀藏寨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2018年主要实施了以下项目工程:老村藏街风貌改造57户,完成门前巷道硬化、石板路铺设。完善村庄整体亮化及周边绿化工程,修建文化墙146米,墙面粉刷2400平方米;建设停车场1800平方米;新建旅游厕所2座;完成国道沿线经幡长廊建设;完成广场文化长廊雕塑、展板、标语、宣传栏、警示牌、仿木栅栏等;建设标准化塑胶篮球场2个;铺设公用塑胶场地1901平方米。完成30户牧家乐打造及技能培训、牧家乐村庄标识系统。建成108顶的草原帐篷城。新建村民俗博物馆、村级文化活动室。新建自驾游停车场2处及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国道213线生态围栏提升工程208千米。完成尕秀自驾游营地及附属设施建设,漒川古城观景台、栈道,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观小品等。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020年,完成262户光伏设备安装使用工程,户均投资2.4万元。
  二、劳务经济
  2017年以来,尕秀村先后开展以养殖业、烹饪技能、农机修理、汽车驾驶、藏衣裁剪缝纫、乡村旅游发展、青年创业就业等为主的贫困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使贫困劳动力获得一技之长。通过“授人以渔”的“造血式”帮扶,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劳务输转渠道,扩大劳务输转规模。2020年,尕秀村共输岀务工人员77人,平均每人月工资4000余元;务工时间长者达到8个月,年收入可达3.2万元;全村务工收入246万多元。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县上对外岀务工的建档立卡户满三个月以上的人员进行了劳务奖补,尕秀村有10名建档立卡户得到奖补,共发放奖补资金4.53万元。
  2018年尕秀村精准扶贫户帐篷城务工人员表
  三、扶贫就业岗位拓展
  2017年后,尕秀村大力推动“三变”改革,创造性地探索岀“5+1”模式,村集体经济解决就业岗位146个,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1.5-3万元。
  尕秀村2018-2020年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表四、生态扶贫
  草原生态补奖2011年开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实施,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退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场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开展合理利用;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根据草原载畜能力核定合理的载畜量,实施草畜平衡管理,牧民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实行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十二五”期间尕秀村享受生态奖补的共365户,每年每亩禁牧补助20元,草畜平衡每年每亩补助2.18元,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每户每年500元。尕秀村承包面积共计40380公顷,禁牧6666.67公顷,发放禁牧补助资金20万元/年;草畜平衡面积29586.67公顷,发放草畜平衡补助资金96.75万元/年;种植良种牧草共58.4公顷,发放牧草良种补贴8760元/年;发放生产资料综合补助18.25万元/年。
  “十三五”期间,国家在甘肃等13个省(自治区)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制定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一2020年)》,提高了生态补奖标准,减少了生态补奖项目。“十三五”期间尕秀村享受生态奖补的共365户,每年每亩禁牧补助21.67元,每年每亩草畜平衡补助3.35元。尕秀村发放禁牧补助资金216.7万元/年;草畜平衡面积29586.67公顷/年,发放草畜平衡补助资金148.67万元/年。
  牲畜保险2011年,牛羊保险在尕秀村全面推行。1头耗牛缴纳保费120元,1只藏羊缴纳保费24元,其中,中央补贴40%,省级补贴30%,县级补贴20%,农户自缴10%o保险金额赔付为耗牛死损1头2000元,藏羊300元。2019年开始,保险金额赔付标准提高到1只藏羊400元,耗牛2000元不变。尕秀村共计缴纳保险费36.59万元,保险公司共计赔付256.12万元。2020年,尕秀村牧户共计缴纳牛羊保险费44.62万元。
  五、金融扶贫
  2005年开始,县农村信用联社对尕秀村逐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尕秀村刚开始定居建设的99户牧民每户发放2万元小额信用贷款,用于统一修建住房,助力集中定居。2019年,尕秀村打造生态旅游村,县联社以“三信”(评定信用户、信用组、信用村)建设为平台,通过乡镇信用社分片包干的方式,由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对尕秀村全体农户摸底调查逐户建立资信档案,开展信用评级。评定信用户到信用组再到信用村,额度从2万元提高至20万元。用途从单一的住房修建到生活消费、生产经营多样化,做到了信贷资金的精准对接、规模化投放。2009年底,为尕秀村农户评定信用户279户,授信额3000余万元,授信面达80%;评定信用小组3个,发放“纯信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498万元。自2015年尕秀村实施生态文明示范村试点建设项目以来,近5年时间向尕秀村累计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约1.2亿元。
  第四节单位帮扶
  —、天津援建
  资金投入与建设
  2016—2020年,天津市及天津市红桥区援建扶贫资金400万元。
  2016年天津市援建扶贫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打造尕秀全州环境革命升级版样板村,主要搞了尕秀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自驾游营地、户内提升改造、水电改造、村民俗博物馆及村民文化广场等建设。其中文化广场完成提升改造1400平方米,铺设了悬浮地板,改造排水边沟,增设了体育文化设施。
  2017年,天津援建扶贫帮扶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全州第一座村级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和东喀尔帐篷城亮化工程。2020年底,主题公园建设投资130万元,完成停车场及景观道路建设,完成多处党建主题设施。东喀尔帐篷城及亮化工程投资70万元,完成108顶帐篷及大门、栈道等亮化提升工程。
  2017年,碌曲县住房建设局下达天津援建资金50万元,在原有213国道沿线公路施工遗留的大型沙坑基础上,改建完成尕秀垃圾填埋场,并租赁安装闪震矿化垃圾处理设备,其中垃圾场硬化及围墙、设备安装场棚建设投资20万元,矿化垃圾处理设备投资30万元。
  2019年12月,碌曲县农业农村局下达天津援建旅游产业集体经济扶持资金40.16万元,用于扶持尕秀村30户牧家乐。
  产业合作2018年,尕海镇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制定招商引资计划,引进矿化垃圾处理设备及光伏发电等,在天津援建地区的帮助下,成功推出尕秀生态旅游第一藏寨,向天津甘肃商会及外资企业成功推岀各类土特产品,并借鉴天津红桥区电商企业发展经验,完善了自身电商品牌。
  二、驻村单位帮扶
  2015年后,县委各常委、县人大和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县政府各副县长以及34个县直单位先后联系帮建了尕秀村55户牧民群众的房屋改造工程,开展“献手足情,暖牧民心”爱心募捐帮扶活动,共捐款127469.5元。县直各机关单位组织干部职工投入到尕秀样板村打造中,累计清理垃圾635吨,拆破治乱300多处。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两个驻村帮扶单位,倾力帮扶尕秀村。
  县委组织部帮扶
  2015年开始,碌曲县委组织部结对帮扶尕秀村。县委组织部共有干部职工18人,结对帮扶尕秀村精准扶贫户29户134人。他们因地制宜制订尕秀村五年帮扶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协助尕秀村实施一系列项目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为: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宣传和调研,梳理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问题28条,发展的意见建议32项;协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230余万元,新建尕秀村排水渠1.2千米,游客餐饮点10间240平方米,停车场1500平方米,钢丝围栏420米。筹措各类资金20多万元,帮扶7名农牧民党员建成尕秀村自驾游营地,于2016年6月30日正式营业。新建尕秀村村级文化体育场2400平方米,配套新建篮球场、乡村舞台,安装健身器材12套。协调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将尕秀村确定为甘南草原牧区“生产生态生活”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点,从2012年起连续5年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对畜种改良、草场植被生态功能完善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县委组织部历年帮扶情况一览表
  县公安局帮扶
  2012年开始,碌曲县公安局结对帮扶尕秀村。到2020年底,累积调处矛盾纠纷12起,为群众解决困难13件,代办户口108人,代办身份证208张,搜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14条。
  2012年,县公安局干警67人结对帮扶尕秀村81户贫困户。个人出资2.49万元帮扶贫困户,单位出资2.45万元修葺村委会基础设施,购置了电脑等办公器材。2013年,个人出资1.73万元扶持贫困户,单位筹资1万元建设村委会党员活动室。2014年,66人结对帮扶尕秀村78户贫困户,个人出资2.57万元慰问、帮扶贫困户。2015年,个人出资2.34万元慰问、帮扶贫困户,单位出资1万元建设村委会党员活动室。2016年,个人出资1.7万元与县委组织部合资为尕秀村委会购买农用三轮车1辆。2017年,单位筹资6万余元,翻修了尕秀村委会围墙,购置了会议室桌椅,修建了宣传橱窗。筹资15万元为帮扶户斗格加翻修院落、太阳能暖廊并装修室内;筹资1万元资助贫困户贡保草的女儿看病和上学。2018年,79人结对帮扶尕秀村114户贫困户。个人出资2.74万元扶持贫困户,单位出资1.2万为尕秀村委会购置了电脑、打印机、会议桌椅等办公设备。全年组织帮扶干部下乡入户宣传精准扶贫惠农政策600人次;破获牲畜盗窃案1起,追回帮扶户被盗牛3头,价值2万余元。2019年,个人岀资1.71万元为尕秀村建档立卡户购买家庭清洁工具10件套。2020年,单位筹资6万元,为尕秀村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购买草料10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