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拥军优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59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拥军优属
分类号: D632
页数: 2
页码: 105-106
摘要: 尕秀人很早就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1935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先后两次经过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玛曲、临潭等地。红军在攻破天险腊子口后,国民党政府调动军队前堵后截并命令藏巴土司集兵前往迭部、玛曲等地截击红军。碌曲十二部落也被迫集兵前往,他们耳闻目睹了红军经过寺院、帐圈时,纪律严明,态度和蔼,尊重藏族人民风俗习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十二部落藏兵被这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队伍感动了,他们未放一枪一弹,悄然撤兵回到拉仁关,让红军顺利通过。
关键词: 尕秀村 拥军优属

内容

尕秀人很早就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1935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先后两次经过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玛曲、临潭等地。红军在攻破天险腊子口后,国民党政府调动军队前堵后截并命令藏巴土司集兵前往迭部、玛曲等地截击红军。碌曲十二部落也被迫集兵前往,他们耳闻目睹了红军经过寺院、帐圈时,纪律严明,态度和蔼,尊重藏族人民风俗习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十二部落藏兵被这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队伍感动了,他们未放一枪一弹,悄然撤兵回到拉仁关,让红军顺利通过。
  1960年,在“八一”建军节期间,尕秀大队领导慰问境内驻军、民兵及军属,共计赠送牛10头,羊20只。还发动尕秀学校学生给他们写慰问信18封。1970年3月,尕秀大队按照县、乡支前(支援前线)办公室安排,准备支前马匹40匹,支前驮牛80头,担架4副,并安排44名青壮年分别担任担架手和驮运队员,慰问、帮助当地驻军。同年4月,尕秀大队准备担架2副,车辆1辆,马8匹,牛250头和27名赶手组成的后勤物资保障运输队,慰问、帮助当地驻军。1974年10月,全县民兵整组试点工作在尕秀大队进行,为期27天,尕秀大队党支部和村民为民兵整训工作提供场地、马匹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军人、现役军人的优抚改由民政部门发放。每年的建军节、春节,村“两委”都要对他们进行慰问,和他们座谈,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军属门上悬挂“光荣军属”牌匾,享受优待劳动日。实行大包干后,对军属的优待劳动日改为现金优待。1996年,复员军人的定期抚恤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5元增长到30元。1999年民政部门在给复退军人每年定期发放定补抚恤金的基础上,还给予600~800元的生活救助。
  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成立后,对复退军人的抚恤帮扶、走访慰问和政策宣传力度都有所加强。2020年10月对朵秀一组军属(中印边界执行任务军人拉毛加的母亲)进行了慰问。2020年时,尕秀村享受优抚补助的军属有8户8人,全年共享受生活优抚补助金34185元,物价补贴2773.68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出版者:四川师大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记述网秀村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反应时代变化,突出地方特色,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服务。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为尕秀行政村的村志,志中的本村指尕秀行政村。志中的尕秀村包含尕秀一组、尕秀二组、尕秀三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采取章、节、目、子目层次记述。时间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20年12月底。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概述以叙为主,大事记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人物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采取以事记人简要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