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人大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403
颗粒名称: 序二
页数: 3
页码: 2-4

内容

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的政权专志——《碌曲人大志》在全体修志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历时两年多时间,数易其稿,终于编修告竣,即将成书出版,这是我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政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
  1955年6月,碌曲县第一届各族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西仓加科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权,在碌曲县正式建立起来,彻底结束了碌曲地区有史以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权的历史,终于构筑起碌曲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由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1980年6月,碌曲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碌曲县人民政府,从此县人大常委会进入了我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这种新型的政权组织形式在碌曲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全县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年来,特别是县人大常委会设立25年来,为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了做好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有许多风华少年在人大机关染白了鬓发,有多少转岗老骥为人大工作贡献了余生。人大常委会肩负着全县各族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历届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扩大民主政治,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国家法制的统一,加强对县“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部《碌曲人大志》较全面、真实、系统地记述了50年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事活动及历届县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准确而翔实地记载了我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大常委会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同时辅以详略我县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产生、沿革、发展的进程,它详细记录了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碌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履行职权,发挥其重要作用所做的努力。《碌曲人大志》的出版发行,不但是我县人大工作的历史见证与记录,而且是碌曲政权建设史上的第一部专志,同时也是县内外各级领导、人大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了解与研究碌曲县人大制度和人民政权建设的史料和工具书。为“资政、存史、教化”做好服务,是一件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的工作。
  《碌曲人大志》从收集资料到编修成书,凝结着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参与编纂人员,他们不畏困难,广征博采,精汇史料,以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良好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深入研究分析,准确核实记述。还有许多已经从人大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同事,不遗余力、乐此不疲地为《碌曲人大志》的编纂给予关心和支持,做出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修志工作的关键时刻,全体修志人员放弃了“五一”长假的休息,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这部58.8万余字的志书,为后人留下了我们这一茬人的心路历程和探索足迹。这也是让人们了解昨天, 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真实写照。
  “郡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碌曲人大志》的出版发行,使碌曲县人大常委会堂堂正正地进入了全国、全省有《志》的行列。本人作为土生土长的碌曲人,更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在未离开人大工作岗位之前,将碌曲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建立、发展、完善的长卷画图,以志书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即将与读者见面,对此我深感欣慰和振奋。
  作为本志的主编,由于水平有限,对修志工作没有经验,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祈盼各位领导、同仁和读者朋友批评匡正。同时,我谨向《碌曲人大志》的全体编纂人员及所有支持帮助过志书修编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祝愿碌曲人大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完善人大制度,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以崭新的姿态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 谱写新的篇章。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

碌曲人大志是碌曲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工作为主线,兼顾碌曲县政权建设过程的人大专志。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2006年7月上旬。 本志资料来源广泛,1980年7月前均采用收集于碌曲县档案馆的档案,1980年7月后采用收集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档案。有关人士回忆提供的资料,经核实后载入,未注明出处。 历届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以历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为准,未作大的改动。 本志以编、章、节的形式排列,以横排竖写为主,采用记、志、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以图表为辅。以大事记编年为经,以事为纬;其余各编、章、节,以类系事,以事系人。力求全面反映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辅以详略适当的政权建设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