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宗教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3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宗教团体
分类号: D635.2
页数: 2
页码: 579—580
摘要: 碌曲县有宗教团体分别为佛教协会和伊斯兰教协会。龙仁桑盖活佛、奇桑盖活佛、依拉久美活佛等人爱党爱国、爱民爱教, 为碌曲地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 宗教团体 宗教管理

内容

—、宗教协会
  至2010年,碌曲县有宗教团体2个,分别为佛教协会和伊斯兰教协会。2004年9月,召开第三届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会议。应到代表33人, 实到24人,请假9人。会议全面回顾总结第二届“两协”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扶贫济困、植树造林、捐资助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在学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上不够深,联系广大信教群众不够广泛,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加强寺院民主管理培养教职人员和协会自身建设等存在的不足。会议修改《碌曲县佛教协会章程》《碌曲县伊斯兰教协会章程》。会议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协”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
  1996-2010年,碌曲县各宗教团体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团结带领广大宗教界人士规范教务活动, 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办理教务,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纠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赢得信教群众的信赖。
  二、寺院自养
  碌曲县佛教寺院以寺养寺活动从1982年开始启动,到2003年底全县佛教寺院自养收入已达66.43万元。
  二、宗教人士发挥的作用
  龙仁桑盖活佛、奇桑盖活佛、依拉久美活佛等人爱党爱国、爱民爱教, 为碌曲地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出重大贡献。双岔旺藏寺院依拉久美活佛,在2001年3月阿拉乡吉扎沟村民与依拉、贡去乎二自然村群众发生纠纷时积极调解,到两个村庄劝说双方群众,慰问伤者,调解疏导,稳定群众的情绪,平息事态。依拉久美活佛还参照西藏民间藏剧,借鉴拉卜楞藏戏,在挖掘双岔本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创出具有本土特色的 “南木特”藏戏并发展壮大藏戏演职队伍,成立双岔乡二地村“南木特”藏戏团。为传承和发展繁荣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做出了贡献。西仓寺院寺管会选派具有较高藏语文水平、责任心强的14名僧人,联系西仓乡唐龙多、贡去乎等14个自然村开展扫盲教育,共计为360名青壮年文盲普及藏语文知识。寺院僧人担任西仓乡中心小学名誉校长,经常深入帐圈、走村串户,动员群众送子女入学。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龙仁桑盖
相关人物
奇桑盖
相关人物
依拉久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