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丧葬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288
颗粒名称: 八、丧葬文化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
页码: 486
摘要: 藏族是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的丧葬形式有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等。碌曲藏族也保留了这几种传统的丧葬形式。
关键词: 文化体育 文化艺术 丧葬文化

内容

藏族是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的丧葬形式有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等。碌曲藏族也保留了这几种传统的丧葬形式。
  塔葬是佛教寺院中一种高规格的丧葬仪式,是纯粹的佛教葬俗。一般有尊位的活佛圆寂后,将遗体用盐水抹擦、风干,再涂以各种香料和名贵药物,然后置于灵塔之内。在安置遗体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灵塔的大小规格、工艺造型都不一样,有金制、银制、铜制和木雕的。其中,大的高约460厘米,小的高约50厘米。灵塔类型等级是由活佛的尊位高低而定的,供在殿内满堂生辉。
  天葬是藏族人主要的丧葬形式。它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一一舍身布施。藏族人民认为天葬可以让秃鹫将自己灵魂带入天堂。藏族一般服丧49天。服丧期间不能穿华丽衣服,妇女不带首饰、不出远门。
  水葬是一种极为简便的丧葬方式,无固定的水葬场,主要盛行于江河沿岸地区。安葬地点的选择主要由僧人卜算决定。一般情况下,在水深流急的地方进行水葬。无论何种丧葬仪式,出殡前都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丧葬结束后,49日内每逢七要做佛事进行超度。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塔葬
相关专题
天葬
相关专题
水葬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