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政法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208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政法工作
分类号: D926.13
页数: 4
页码: 336—339
摘要: 中共碌曲县委政法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8月。2003年12月1日,政法委与碌曲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共碌曲县委政法委员会行政编制为3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2005年5月以前,县委政法委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2005年5月以后政法委由专职书记担任。201()年7月8日成立碌曲县维稳办。
关键词: 碌曲县 政法工作

内容

一、机构
  中共碌曲县委政法委员会
  成立于1983年8月。2003年12月1日,政法委与碌曲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共碌曲县委政法委员会行政编制为3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2005年5月以前,县委政法委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2005年5月以后政法委由专职书记担任。201()年7月8日成立碌曲县维稳办。
   二、综合治理
  1996年以来,碌曲县围绕县委《关于创建“平安碌曲”2006-2010年工作规划》和《碌曲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06至2008年工作规划》的要求,把“平安建设”活动作为全县政法、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贯彻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2006年后,以督促各平安创建单位、乡镇、村(社区)成立平安创建组织机构,制订平安创建实施方案。完善和制定综治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把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
  召开维稳形势研判会(2008年5月摄)
  设,更好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2008年配齐7乡镇综治办主任,使乡镇综治工作具体有人管、有人抓。2009年配齐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主任,并于每年10-11月底组织全县各乡镇综治委主任、综治办主任进行培训,主要就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要求、主要目标及工作范围;创建“平安碌曲”工作目标;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职责任务及工作制度;平安建设工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工作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内容进行培训。着力推进“创安”活动,不断提升平安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和充实全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为“平安碌曲”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为重点的创安达标及命名表彰活动,积极督促各平安创建单位、乡镇、村(社区)成立平安创建组织机构,制订平安创建实施方案。2010年命名表彰平安乡镇3个,平安单位36个、平安村(社区)15个、平安寺院2座。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按照省州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第二个三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相应工作措施,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县上相继制订《碌曲县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暨道路监控综合系统建设方案》《关于加强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要害部位技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碌曲县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全县建成48个监控探头,其中县城(玛艾镇)28个,西仓乡3个,郎木寺镇14个,双岔乡3个,完成覆盖县城(玛艾镇)、西仓乡、郎木寺镇和双岔乡重点部位的城市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另外,38家机关单位、企业和宾馆安装摄像头224个;11家单位安装红外线报警器21个;6家金融部门安装手动报警器17个,防尾随门7个;2个单位配备数码自动报警器2部;县工行配备脚动报警器2部;县电信局安装卫星电话1部。该系统的建成极大的提高技防水平,增强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和整体作战能力,为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全面形成以公安巡防队伍为主、专兼职巡防队伍等群防群治队伍为基础,其他警种和社会治安资源为辅助,点线面相衔接,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区、农牧村和单位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础。
  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工作。1996年以来,狠抓“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对偷牛盗马违法犯罪活动和县城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辆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集中整治,使各类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的局面得到控制,治安案件呈现下降趋势,社会治安局面明显好转。2002年以来,碌曲县委政法委在全县范围内针对各个时期刑事犯罪的特点,适时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先后对郎木寺镇、玛艾镇、双岔乡等治安混乱乡镇开展重点治理,认真组织开展了打击偷牛盗马、盗抢机动车辆、辑枪治爆等专项活动,破案率均达到100%。2006年被省上命名为“平安县”称号。同时,积极探索城乡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途径。2010年7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百天的“严打”整治夏季攻势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起。
  三、矛盾纠纷排查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责任制,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排查,实行台账管理,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交办督查、联动连调、领导接访等各项工作,依照归口办理原则,督促工作落实,指导村级调解委员会工作,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妥善化解处理涉法涉诉进京非正常上访案件。宣传《信访条例》,引导教育群众有序上访,维护社会稳定;负责处理群众来访以及上级机关和县领导批示信件的办理、反馈、报结工作。
  四、处突维稳
  2008年,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等活动,解决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使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维稳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各行政村、村
  看望慰问基层驻村工作人员
  民小组、寺院成立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组成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寺院维稳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宣传教育群众工作情况、寺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2010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爱祖国、反分裂、讲团结、保稳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升国旗、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先后在全县农牧村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在学校教职工中开展教育整顿工作,在各寺院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活动。成立各中小学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及督查组,在各学校开展学习教育整顿。10月份开始在全县深入开展干部下乡进村入户百日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抽调7名常委为各乡镇工作组组长,开展“大宣讲、大排查”活动,使全县社会保持持续和谐稳定。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