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组织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120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组织工作
分类号: D262.2
页数: 8
页码: 322—329
摘要: 中共碌曲县委组织部组织部一直是县委的主要组成部门。1996—2001年,县委组织部部长由正科级干部担任。2002年1月开始,县委组织部部长由县委常委担任(副县级)。2003年9月,县委老干科并入县委组织部,2005年3月,县委老干科科长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2006年3月20日成立碌曲县流动党校,2008年7月30日,成立碌曲县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至2010年底,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人,副部长2人。下属事业单位3个,即:老干科、流动党校、远程办。
关键词: 碌曲县 组织工作

内容

一、机构
  中共碌曲县委组织部组织部一直是县委的主要组成部门。1996—2001年,县委组织部部长由正科级干部担任。2002年1月开始,县委组织部部长由县委常委担任(副县级)。2003年9月,县委老干科并入县委组织部,2005年3月,县委老干科科长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2006年3月20日成立碌曲县流动党校,2008年7月30日,成立碌曲县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至2010年底,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人,副部长2人。下属事业单位3个,即:老干科、流动党校、远程办。
   二、基层组织建设
  1996—2010年,碌曲县组织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碌曲县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学习、工作、议事、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全面实行。所有乡镇及村推行政务和村务公开,使乡镇、村工作逐步走上民主化、制度化的轨道。
  学习教育开展党员“双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活动,公开揭批和处理邪教组织问题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及回头看活动,“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讲理想重品行作表率促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以提高碌曲县广大党员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各级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干部廉政作风。
  重点工作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支部堡垒工程”“组织创新工程”“万人培训工程”“千名村官”培训工程、乡镇村干部“1+1≥3”培训行动和“双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
  全县党员干部大会(2010年摄)
  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工程;深入开展农牧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双带五抓”活动、“部门联户帮带、乡(镇)干部联户帮带、村组致富党员联户帮带”活动;开展“四联一带”工作(领导联学校、机关联农村、干部联群众、专家联基地、党建带丙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建设和“六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及巩固工作。截至2007年,碌曲县22个村创建为“五个好”村党支部,7个乡镇党委均创建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机制,把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选拔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并实行“三级建档、双重管理”;推行党建村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工作承诺和村干部绩效工资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四议”即涉及村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村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做出决定;“两公开”即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内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一监督"即村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要自觉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丁作法,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行“双管双评”(乡镇党委对村党支部实行目标管理、村党支部对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村级“六位一体”活动阵地建设,累计投资371.46万元(其中省州投资49.6万元,县乡自筹资金321.86万元),新建、改扩建24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制订《碌曲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投资6.7万元修建玛艾镇城东社区活动场所;2007年启动实施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进行挂牌;2010年,首次对碌曲县60周岁以上且党龄20年
   碌曲县选派农牧村支部书记到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2009年10月摄)
  以上的农牧民党员按照年人均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表彰奖励1996年,郎木寺乡贡巴村、尕海乡加仓村、玛艾乡华格村、阿拉乡吉扎村等一批村党支部被评为省、州级先进农牧村党支部,西巴等一批农牧民优秀党员被州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过省、州检查验收;1996年和1998年,碌曲县党员年报和干部年报被州委组织部评为“全优报表〔1998年,碌曲县党员年报和干部年报统计人员被州委组织部评为“先进个人”,碌曲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被州委评为先进县;2000—2003年,碌曲县连续被评为全州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2009年尕海乡尕秀村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村。
  其他工作完成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工作;完成省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工作;推选并选举产生碌曲县岀席州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完成县、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2001年,增加村干部报酬,平均每人增加130元(其中州上补助30元);2005年,加强老干部工作,配备了1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科科长;2006年,对21名累计或连任村“两委”正职20—29年、30—39年及40年以上的离任健在村干部,分别按照年人均960元、1200元及144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离任生活补贴;2009年,西仓乡唐龙多村委会主任才华加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成为碌曲县村干部转变成国家干部的“第一人”。
   三、党组织建设
  1996-2010年共成立党(工)委3个,党支部28个。其中,2007年7月,在碌曲县永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全县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996—2010年碌曲县党组织基本情况一栏表续表
  四、发展党员
  1996—2010年,全县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69名,共发展党员1735名。其中发展农牧民党员674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8.8%;发展女党员371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21.4%;发展少数民族党员1344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77.5%;发展中专以上学历的
  入党宣誓(2008年7月摄)
  党员1004名,占新发展党员的57.9%;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1191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68.5%。
  1996-2010年碌曲县发展党员一栏表
   五、干部工作
  1996-2010年,碌曲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举办 “双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三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科级干部培训班等各类主体培训班200多期,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等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7300余人次,培训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富余劳动力等5700人次;制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强化思想建党的工作理念。坚持“基本稳定、个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累计提拔调整干部519名。其中,提拔干部303名,交流调整干部193名,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19名,免职干部4名;补充后备干部333人;选派挂职干部111名。其中,省外挂职5名、省内及州直挂职48名、到村挂职58名。制订印发《碌曲县差额选拔任用干部暂行办法》,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用人机制;2001年为各乡配备计划生育工作站站长,公开选拔5名副科级干部,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年轻化;2004年实行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2010年新补充后备干部148人,建立乡镇党政正职、县直党政正职后备干部;2008年全面完成参照公务员登记及工资套改工作,初步建成干部信息管理基础数据库;2010年及时完成干部人事档案装订审核工作。严格推行“一报告两评议”、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干部任前公示、任前谈话、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制度。2009年,对22名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严格做好干部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每年对县管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对评为优秀等次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做好离休干部和困难“三老”干部的走访慰问工作,落实县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休假、疗养、体检制度。
  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成立和调整充实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机制,制订《碌曲县公务员法实施方案》《碌曲县“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五类”人才信息库,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逐年完善。
  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笔试(2008年8月摄)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