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
唯一号: | 292520020230001095 |
颗粒名称: | 概述 |
分类号: | K915 |
页数: | 8 |
页码: | 1-8 |
摘要: | “碌曲”是洮河的藏语译音,在藏语里,“碌”是水神,“曲”是河,意为“水神之河”。因洮河发源于县境西南的代富桑草原之“碌恰智合”山下,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群众称其为“水神之地”,故称洮河为“碌曲”,久以水名为地名。1955年建县时就以“碌曲”为县名。碌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地处东经101°35'36“一102°358'15“,北纬33°358'21“一34°348'48“。东与卓尼县为邻,西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连夏河县。南邻四川若尔盖县,西南与玛曲县接壤。境内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分布。西倾山从青海分南北两支延至碌曲县境内,南支西段为碌曲与玛曲的分界,东段称郭莽梁;北支李恰如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碌曲县域平均海拔在3500米,县城所在地海拔高度3100米。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高寒阴湿,冬季漫长,春秋短促,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在30天左右。县境内较大的天然河流有3条,流程4.3千米以上的河流24条;湖泊1处,泉溪147处,流域面积4295平方千米;洮河在境内段长146千米,大小支流78条;白龙江发源于郎木寺镇;尕海湖是甘南州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湖区附近有郭茫滩、晒银滩、野马滩和尕海滩;则岔石林是全县三大著名旅游景区之一,也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乃至甘肃省著名的旅游胜地。1998年, 则岔石林与尕海湖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关键词: | 碌曲县 概述 |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1996一2010》是首部《碌曲县志》的续志。本续志在编纂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续志为断代志,上限与首轮志书衔接,上讫1996年,下限截至2010年。本志全面记述碌出县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状况及发展轨迹,有极个别如工程建设周期、人物任职年限等特殊情况.,在记述时下限略有延伸。本续志采用记述体语体文,由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构成,以志为主体、分设概述、大事记、专记、人物,设章、节、日、子日、细目等若干层次。 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按时序纵述大事、要事、新事。历史纪年以年号后加括号注以公元纪年,1949年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人物志以《碌曲县志人物收录标准》遴选录入。立传人物遵循地方史志“生不立传”的原则,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以正面人物为主,兼收反面人物。对在世人物则采用人物简介或以事系人的方式,在有关章节中记述。人物表收录获得州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副县级以上行政职务、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