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卓尼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2520020230000642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历任土司传 |
分类号: | K825 |
页数: | 7 |
页码: | 738-744 |
摘要: | 些地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是藏王赤热巴巾派来安多地区征税大臣噶•益西达尔吉长子的一系。出生于四川若尔盖浪道(即作格浪哇),自幼聪明机智。为了寻找宜农宜牧的地方,与其弟傲地率部走出草地,渡过黑河、黄河,历经艰险,来到甘川边界的“热东巴”时,内部发生分歧,部分属部沿白龙江而下进入迭部沟。他率领属部沿草地到达作格曼玛(今夏河县属),时又有5个部落留了下来。途中的两次分裂并未影响他寻找宜农宜牧地域的决心,继续东迁,到洮州境内的达高坡(今卓尼县申藏乡石山大族村北5公里)暂时定居下来,经多年苦心经营,遂使财力、人力居当地各部落之首。后又向南迁居到雷马沟(现属卓尼县木耳乡)。 |
关键词: | 人物传记 人物记载 |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