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饲草料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1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饲草料资源
分类号: S54
页数: 2
页码: 262-263
摘要: 种植饲草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工程之一,自1982年以来, 随着“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绿化甘肃”事业的兴起,全县种植饲草有了较快的进展。据1984年统计,全县共种植饲草3.62万亩,年平均亩产饲草410.86公斤,总产量可达1487.31万公斤。
关键词: 饲草料资源 饲料作物

内容

一、主要牧草饲料
  (一)野生牧草
  境内野生牧草资源丰富,共有69科578种。其中:禾本科92种,豆科43种,莎草科28种,菊科109种,蔷薇科20种,蓼科12种,其它科274种。
  (二)优良野生牧草
  野生牧草群中,分布着优良野生牧草共5科,23种。主要有: 禾本科10种,豆科6种,莎草科4种,菊科2种,蓼科1种。
  (三)毒害牧草
  境内野生牧草资源中有毒害牧草8科,33种。其中:主要是毛萇科9种,豆科1种,瑞香科2种,大戟科1种,菊科3种,禾本科1种,龙胆科12种,罂粟科4种。
  (四)栽培牧草
  县境共有栽培牧草2科5种。其中:禾本科4种,豆科1种。
  以上共有野生牧草资源84科659种。
  二、主要饲草料资源
  (一)种植饲草
  种植饲草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工程之一,自1982年以来, 随着“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绿化甘肃”事业的兴起,全县种植饲草有了较快的进展。据1984年统计,全县共种植饲草3.62万亩,年平均亩产饲草410.86公斤,总产量可达1487.31万公斤。
  (二)秸衣饲草
  秸衣饲草是当地广大农牧区赖以养畜的主要粗饲料之一。品种有小麦、青稞、蚕豆、豌豆、燕麦、芫根等。据1984年统计,秸衣总产量为2034.06公斤,粮草比为1:2.73,利用率63.09%,饲用量1283.29公斤。
  (三)谷实饲料和豆实饲料
  县内没有专门的饲料种植和加工生产线,只有国营种畜场和部分牧区有少量生产。长期以来,用于饲养牲畜的谷、豆实饲料,即饲料粮,受农业生产粮食的丰歉影响,丰收年多留,歉收年少留,口粮紧张时不留。据1984年统计,全县留饲料粮50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21%。
  (四)马铃薯饲料
  饲料主要用马铃薯蔓秧,经粉碎等粗加工后,农牧区用以喂猪和饲养羊只的补饲。据1984年统计,全县马铃薯饲料总量为48463公斤。
  (五)糠麸饲料
  境内糠麸饲料主要包括麸皮等,据1984年统计,全县糠麸饲粮总产量为175万公斤,饲用量166.25公斤。
  (六)糟渣饲料
  主要是醋糟、酱糟、酒糟、粉渣、豆腐渣等,据1984年统计,全县糟粕饲料总量为3万公斤,基本都被利用。
  (七)饼粕饲料饼粕饲料主要指油料加工副产品,主要有油菜饼、麻籽饼、胡麻饼等。据1984年统计,全县饼粕饲料总量为30.92万公斤,其中饲用量26.63万公斤。
  (八)多汁饲料
  境内多汁饲料主要有甜菜(糖萝卜)、芫根根叶和少量胡萝卜、蔬菜边叶等。据1984年统计,全县多汁饲料饲量达890.4万公斤。(九)动物饲料
  境内动物性饲料资源很少,截止目前,可供加工利用的主要有屠宰畜禽的副产品血、骨、内脏、羽毛和蛋壳等。据1984年统计,全县血液产量为&97万公斤,骨头47.76万公斤。由于屠宰分散,回收不便,部分血液被人食用或抛弃,骨头也加工它用,真正用作饲料的不足1%。
  第四节饲草种植
  一、耕地种草
  当地耕地种植饲草的历史较长,主要是牧区、半农半牧区,历来每年种植一定数量的燕麦作为春季补饲的饲草。全县实行农转牧以来,耕地种草面积逐年扩大,饲草种类不断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据1989年统计,全县饲草种植面积为75881亩,其中:耕地种草面积为40068亩,占种草面积的53%。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燕麦、箭舌豌豆,而且种植方式也有所改进,采取燕麦与箭舌豌豆混播种植,有效的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饲草产量。此外轮歇地也逐渐被列为种植饲草的耕地,得到有效的利用。自1987年开展混播以来累计混播面积超过10万亩,增加贮草量2千万公斤,促使牲畜很好的度过了春乏关。目前年混播面积在2万亩左右,而且还在逐年增大。
  二、三荒地种草
  1988年,在甘肃省农科院土壤研究所的协助和大力支持下,当地充分利用荒滩、荒坡、荒地种植饲草。在柏林乡进行草带建设,收效显著,种植沙打旺草带获得成功,面积为4万亩。不仅对绿化植被保护生态,水土保护和提高灌木草场的生产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缓解林、牧冲突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据1989年统计,全县种植饲草面积为75881亩,其中:三荒地种草面积8676亩,占种草面积的11.4%。
  三、退耕地种草
  全县1983年实行农转牧以后,有计划的进行了还林、还牧,对不宜耕种农作物的耕地,全部种植牧草。据1989年统计,全县退耕地种草面积为27137亩,占种草总面积的36%,主要种植品种是老芒麦、紫花苜蓿等。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

相关专题

野生牧草
相关专题
优良野生牧草
相关专题
毒害牧草
相关专题
栽培牧草
相关专题
种植饲草
相关专题
秸衣饲草
相关专题
马铃薯饲料
相关专题
糠麸饲料
相关专题
糟渣饲料
相关专题
饼粕饲料
相关专题
多汁饲料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