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名贵药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0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名贵药材
分类号: R282
页数: 3
页码: 58-60
摘要: 由于卓尼县境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又与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吻交,再加境内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介于寒温带之间,降水多、湿度大等优越条件,特别适应多处中草药的生长和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这些名贵药材资源也是卓尼经济的一大优势。
关键词: 卓尼县 名贵药材

内容

由于县境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又与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吻交,再加境内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气候介于寒温带之间,降水多、湿度大等优越条件,特别适应多处中草药的生长和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这些名贵药材资源也是卓尼经济的一大优势。
  一、野生中草药
  秦艽植物学名大叶龙胆,别名大叶秦艽、卜萝、左秦艽等。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根须入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舒筋、抗菌消炎的作用。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分布在县境内海拔3600米以下的灌丛草甸草场,面积极广,约120万亩,春秋均可采挖。
  大黄生物学名唐古特大黄,别名将军。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黄色,内含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入药有泻热、通便、破积导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溃疡穿孔、食积便秘、跌打损伤、瘀血诸症。质优且分布面广,多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区,草坡、林缘、灌木丛下、石崖缝隙等都有生长,秋末采挖。全县年产量3万公斤左右。
  细辛别名华细辛、细参。属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节密集,根上生有黄白色须根,有强烈辛辣味,全身入药。有解表祛寒、温肺脉沉、化痰、止痛开窍的作用。主治风寒入里,发热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痛、肺寒咳嗽、鼻炎、皮炎、外伤等症。多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下、溪边、草丛中,分布于县境木耳、纳浪、藏巴哇、洮砚等乡境内,产区面积约6万亩,年储量4万公斤,年收购量3〜5千公斤,夏秋可采挖。
  黄芪学名膜荚黄芪,别名条芪、箭杆花、北黄芪等,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 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外皮土黄色,根入药。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排浓、利水消肿、补中益气等功效。主治肢体倦怠、面色萎黄、饮食无味、崩漏、泄泻、脱肛、小便不利、糖尿病及贫血等症。主要分布在县境的藏巴哇、柏林、洮砚、纳浪、木耳、卡车等乡境内,凡在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阳坡、地埂、灌丛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都有生长,产区面积约10万亩,总储量22万公斤。县内所产黄罠根粗壮而修长,木质纤维较少,倍受药材市场的青睐。
  柴胡学名狭叶柴胡,别名软柴胡、香柴胡。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根细长圆锥形,棕褐色,有香气,药用其根,春秋采挖。具有解热开瘀,舒肝止痛、和表解里,升举中阴等功能。主治感冒发热、肝气瘀结、头晕目眩、急慢性肝炎等症。在县境的17个乡(镇)均有分布,产区面积65万亩。总储量5万公斤。县内柴胡因质量上乘而走俏国内外药材市场,属一优势资源。
  赤芍学名草芍药,别名山芍药,臭牡丹。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柱形,有分枝,药用其根,春秋采挖。具有活血散瘀,凉血消痛的作用。主治胸膈痛、疮毒痛肿、热病、斑疹、血瘀经闭等症。县境内海拔在2000-3500米之间的灌丛林边、草坡中均有生长,产区面积约50万亩,年储量10万公斤以上。卓尼赤芍因药用成分量高纯而驰名中药界。
  款冬花学名款冬,又名冬花。菊科款冬属,根茎细长,横生,顶生头状花序,黄色,花蕾紫红色,药用其花蕾,在冬至前后采挖。有润肺止咳、清痰下气之功能。主治急慢性气管炎等症。该药多生长于湿沙土、阴坡湿沟、林缘灌丛中。县境海拔2700米以下地区均有分布,为一特有品种资源,产区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约7千公斤。
  丹参别名紫丹参、赤参、血参、红根等。唇形科丹参属,多年生草本,根多分枝, 圆形外皮朱红色,药用其根。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排浓生肌、安神等功能。主治经血涩少、闭经腹痛、急慢性肝炎、神经衰弱等症。丹参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下的小灌木林和草丛中,分布于县境内的所有乡(镇),产区面积50万亩,年产量可达1.5万公斤。县境所产丹参具有根粗须少、粉质足等特点。
  鹿蹄草别名鹿寿草、鹿衔草、冬绿。是鹿蹄草科鹿蹄草属,多年生草本,药用全草,全年可采。入药具有补肾阴、强筋骨、祛风湿、止血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阳痿、吐血、外伤出血、蛇咬伤、痢疾等症。县内产区面积15万亩,年产7万公斤。
  鬼臼鬼臼又名桃耳七、羊泡蛋、蒿果儿。小槃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 须根发达,药用其根茎,春秋采挖。具有止痛、镇静、解毒、抑癌等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症,对恶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鬼臼在县境各地均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阳坡灌丛,产区面积达15万亩,总储量10万公斤,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
  冬虫草亦称冬虫夏草,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生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的幼虫尸体。外观为从虫体头部长岀子座后形成一种虫菌复合的独特药材。虫体形状如蚕,长3〜6厘米,粗0.4-0.7厘米,外表土黄色,背部有横皱纹。腹面有8对足痕。春末夏初抽苗时采挖。县境内的冬虫草分布较广,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左右的高寒山地、草甸及苔藓带。入药有补肺益精、壮阳健肾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咯血多汗、阳痿遗精等症,亦为高级滋补品。
  在县境野生的中草药中还有升麻、川贝母、羌活、草河车、甘草、猪苓、红芪、天南星、铁棒棰、党参、祖师麻、刺五加、五味子、半夏、麦冬等共800余种,分属132科。
  二、动物药材
  县境动物药材资源共有30余种,其中尤以麝香、牛黄、鹿茸、豹骨、山溪鲵等为驰名中外的珍稀名贵药材。
  麝香是鹿科动物雄麝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多栖息于多岩石的生针叶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县境内广有分布。麝香药材鲜时呈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棕黄色、紫红色瓣粒或粉末,有强烈的特异香气,味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有开窍、避秽、通络、散瘀的奇异功能,是中医临床急救和常用的中成药原料,被誉为“中药三宝”之一。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症。
  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鹿在县境内的亚高山疏林区栖息,现存数较少。鹿茸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能。主治虚劳羸瘦、精神倦怠、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诸症。
  牛黄为牛的胆囊、胆管中的结石,又称胆黄。有卵形、方形、圆三角形等。颗粒直径在0.5〜3厘米左右,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有光泽。牛黄是珍贵药品之一,价值贵如黄金。药用有醒脑镇惊、强心降压、保肝利胆、杀菌消炎、生血利尿等功能。常用于生产急救药、小儿药和治疗高温高热的特效药。常与麝香、犀角共配生产“安宫牛黄丸”、“犀黄丸”、“救心丸”、“保心丸”、“再造丸”等名贵中药。天然牛黄产量较少,县内的各种牛类都偶有生产,但不敷药用。近年大力推广牛黄人工培植技术,采用外科手术,在牛体胆囊内人为造成病灶,现已取得产品,产量颇为可观。
  山溪鲵两栖类鲵科,俗名接骨丹、娃娃鱼,外形与大鲵极相似,但体形很小,仅10厘米左右,具有补血、接骨、滋生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等症。分布于县境内山泉小溪中。
  除以上几种外县境还有多种野生动物肌体药材资源,较名贵的有:熊胆、豹骨、龙骨、雪鸡、藏鸽、鹿肾、鹿血等。
  三、人工栽培种植药材
  县境人工栽培药材中以当归、党参最为驰名。
  当归因县境与岷县接壤,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均与岷县相近,所产当归个大质实,质佳量丰,是货真价实的岷当归。县内纳浪、木耳、柳林、洮砚、藏巴哇、柏林等与岷县接壤的乡(镇)都有种植,且栽培历史悠久。当归全根入药,特效于妇科各症。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瘟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痿痹、眩晕、赤痢后重、跌打损伤等症。'
  党参县境党参的野生资源相当丰富,所产党参有“狮子头”、“蛤蟆头”等品种,质量上乘,驰名中外。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保护植被,开始人工栽培党参,品种有“纹党”“条党”两种,但规模不大,均属小面积栽培。
  党参的药用价值很高,有补中益气、补血生津的特异功能,也属高级滋补品之一。县境除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外,气候、土壤等条件也非常适应人工栽培,这一优势资源潜力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除以上两种外,还在试验培植大黄、黄芪、羌活等野生中草药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大黄,已开始小面积栽培,前景颇为可观。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