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0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植物
分类号: J522.3
页数: 4
页码: 50-53
摘要: 粮食作物有青稞、蚕豆、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洋芋、扁豆等。其中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关键词: 卓尼县 植物资源

内容

粮食作物有青稞、蚕豆、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洋芋、扁豆等。其中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经济作物有油籽、蔓菁、大芥、胡麻、大麻、向日葵等。
  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俗称洋姜)、刀豆、芫荽、萬笋、黄花等。近年来,大力发展温室种植,引进了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品种。
  果类种植果类有梨、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林檎等品种。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苞瑙、山樱桃、沙棘、草莓等。
  二、草场资源
  (一)牧草种类共有草类69科253属788种,其中可食性牧草408种,占草类总数的51.77%,有禾本科牧草35属120种;豆科草类13属38种;莎草科类6属46种及其它杂草类。
  (二)草场类型全县共有可利用草场面积478万亩,占全县总草地面积498万亩的96%。按其地理、植被情况,基本可分为6种类型:
  灌丛草甸草场是县境内主要的草场,约166万亩,占草场可利用面积的34.7%。主要分布在疏林迹地、森林边缘及林带以上的亚高山地区。
  亚高山草甸草场分布在县境内海拔在3200米至39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总面积约127万亩,占草场可利用面积的26.6%。这类草场的植物种类丰富,草群密集,株杆低矮,是县境内天然的优质草场。
  森林草甸草场主要分布在洮河南岸的卡车沟、拉力沟、大峪沟、纳浪沟等河谷地带暗针叶林带的山地阳坡,一般海拔在2500米至3500米之间,以山背和山谷为界,与针叶林混交分布,总面积约141万亩,占草场可利用面积的29.5%。
  草原化草甸草场分布在县境东部和西部的河谷阳坡上,分布面积约33万亩,仅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6.9%。
  草原草场类分布在县境洮砚、藏巴哇一带的低山阳坡,一般海拔为2100米至2500米。分布面积3.6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0.7%。
  疏林草地分布面积7.5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6%。
  三、森林资源
  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56.7万亩,森林覆盖率34.6%,活立木蓄积量1571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木材5万立方米,是甘肃省内的主要木材产地之一。
  (一)森林类型由于卓尼地域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汇地区,境内海拔高差变化较大,地形错综复杂,适应多种森林植被的生长。县内天然森林主要有: 高寒常绿革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寒温性针叶林、温性松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植被类型。高寒常绿革叶灌丛和高寒落叶灌丛与高寒草甸构成亚高山灌丛草甸带。云杉、冷杉针叶林和油松、华山松为主的温性松林,以及杨、桦、栋为主的阔叶林,构成山地森林植被, 基本分布在山地的阴坡与分布于阳坡的草本植被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镶嵌特点。
  高寒常绿革叶灌丛位于亚高山针叶林线之上,海拔水平高度在3800米至4200米之间,分布在县境内洮河南岸、北山一带的亚高山地带。建群植物主要是杜鹃属的一些种, 群落外貌单调,基本由灌木层和苔藓层组成。
  落叶阔叶灌丛在县境内分布也很广泛,分为高寒落叶灌丛和温性落叶灌丛两类。高寒落叶灌丛主要分布在亚高山。温性落叶灌丛则分布在县境东北部的低山、中山地带,并且多系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群落。落叶灌丛建群种的区系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群系有鲜卑花群系、金腊梅灌丛、锦鸡儿灌丛、高山柳灌丛、绣线菊灌丛、蔷薇灌丛、枸子灌丛、小柏灌丛和沙棘灌丛等。
  县境森林植被的主体是寒温性针叶林,其次是温性松林和落叶阔叶林。占县境辖地总面积58.5%的洮河南岸的山地阴坡,最适宜寒温性针叶林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冷杉得到充分发育,成为卓尼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另外,以油松和华山松为代表的温性松林和以栋类、杨、桦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在县境东部的洮砚、藏巴哇及北山恰盖、康多等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县境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种是北温带分布的云杉、冷杉及圆柏属的一些种,其中冷杉林的多数建群种属于我国特有成分或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特有针叶树种。云杉林的建群有青海云杉、青杆云杉,还有温性松林的建群种。油松是我国华北——西北的特有成分;华山松则属于中国——喜马拉雅山成分;辽东栎是我国北方的代表落叶树种;白桦和山杨为东亚成分;红桦则为我国特有成分。县内的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而且有地区特色。森林植被的主要群系有红杉林、冷杉林、秦岭冷杉林、青海云杉林、紫果云杉林、油松林、华山松林、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牛皮桦林、圆柏林、刺柏林、红桦林等。
  (二)树种资源县境森林垂直分布明显,一般分布在山岭阴坡一面。海拔2600米至3500米之间为亚高山暗针叶林带;2600米以下为针阔叶混交林和夏绿阔叶林带。树种资源可分为针叶和阔叶两类,共计19科31属100种,其中天然乔木27种。
  四、食用山珍资源
  (-)含淀粉类
  蕨菜多年生草本,凤尾蕨科蕨属植物。其幼菜茎叶卷曲如小儿拳,是上等山珍,味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既可鲜食,又便于腌制。经盐渍的蕨菜色泽翠绿,茎叶鲜嫩。全县每年可出口200万公斤左右。
  蕨菜在县境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700米以下的疏林、草坡上,不仅可食用、亦可入药。
  蕨麻学名鹅绒委陵菜,又称人参果、长寿果,多年生草本,属蔷薇科鹅绒委陵草属。根肥厚,呈纺锤状,块根味甜美,含淀粉、糖类和蛋白质,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磨为粉食之,具有健脾益胃,益气补血诸功能。蕨麻在县内分布很广,产区面积约50万亩,凡海拔3200米以下的河谷平滩,阴湿草地上均有生长,春秋采挖。以春季萌芽前采挖的质量最佳。
  (二)食用菌类
  羊肚菌别名羊肚蘑、羊肚菜、狼肚菜。属马鞍菌科羊肚菌属,其子实体似球形、卵形和圆锥形。羊肚菌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湿润地带,特别适应在针阔叶林区的草甸、山谷冲积扇、林间空旷地、森林采伐滑道边缘等处生长,广泛分布于县境洮河南岸林区和东部阔叶林区。羊肚菌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香气宜人,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富于营养疗效的天然滋补佳品。
  黑木耳担子菌纲黑木耳科黑木耳属,其形似人耳,故名。黑木耳湿润时半透明微呈褐色,胶质,内面平滑,外面密生柔软短毛,干燥后呈革质,色呈黑褐。黑木耳野生于一些阔叶林的枯死干枝上。近年多以栋类的青冈、桦木、极木的木屑与木棒上进行人工培育。县境所产多为野生,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落叶阔叶林带。
  黑木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烹制各类美味佳肴的高级佐料,是绝佳的保健食品。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活血、补脑强心、镇静止痛的功效。
  除以上山珍外,县境野生食用植物资源中还有珠牙蓼、鬼擎灯、鹿角菜、薇菜、酥油磨菇、松花蘑菇等近百种可食用的山珍。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