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碌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1167
颗粒名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碌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录)
分类号: D628.42
页数: 7
页码: 159-165
摘要: 本文是2002年11月30日在政协碌曲县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杨旦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碌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录)。
关键词: 碌曲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一届委员会

内容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碌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政协碌曲县十一届委员会自1998年1月第一次会议以来,在历届政协工作的良好基础上,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中共碌曲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使专题调研有新的进展,发挥委员作用有新举措,参政议政水平有新提高,自身建设有新面貌,成为党政团结各界,协商国事,听取意见,协调关系的重要渠道,为碌曲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为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重要支持
  五年来,县政协运用会议等多种形式,对我县的大政方针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过程中协商讨论。在历次全委会议上,认真听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及“两院”报告,就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法制、反腐倡廉等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坦诚建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和情况通报会上,分别就县委、县政府《关于我县实施西部大开发基本思路和近期重点工作的意见》、《碌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碌曲县普初扫盲工作情况的汇报》(征求意见稿)、《关于碌曲县草场承包后完善配套措施的意见》,提交县人代会讨论审议的政府报告等重大决策和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以及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等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补充修改意见,为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重要支持。我们还通过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政协常务会议、主席会议和专委会提出的建议案、情况报告,通过委员视察及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或其他形式提出指批评建议等方式,把民主监督贯穿于协商讨论、参政议政和调研视察,知情问政的过程之中。从而对县委、政府重大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民主监督。如2002年,我们协同州政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对我县阿拉山电站、碌则公路、郎木寺小城镇建设施工质量、工程进展进行调研视察,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一同视察了县城环境卫生和周边环保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反映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努力增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实效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服务全县工作中心的重要途径。五年来,常委会就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于我县宗教寺庙生产自养情况,关于我县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关于我县草场承包,关于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和热点问题,组织了10多次调研活动,每次都按照精心选题、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县政协领导牵头带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研中始终保持与业务部门联系,优势互补,争取广泛支持。每次调研结束后,都召开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形成专题调查报告,为县委、县政府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做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各专委会就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草原建设、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第年都开展1至2次调研视察,并将意见建议通过工作简讯、专题报告等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其中大部分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已转化为党政决策。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还对畜群结构调整、草场承包、疫情防治等畜牧业生产方面的工作配合县政府部门从动员宣传、技术推广、典型介绍等多方参与,引导群众科学养畜,促进政府部门决策的顺利实施。对水利、旅游、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个别施工点群众不配合问题主动出面说服教育,从经济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动员宣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了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阻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一届委员会关注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每年都通过专题调研、提案、常委会议等方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献计出力。各界委员也不拘一格,帮教助学。2001年,县政协副主席奇桑盖一次性给县藏族中学资助10000元人民币;2000年,县政协副主席杨旦多方走动,争取经费70000元,给尕海学校38间教室安装了玻璃太阳能采暖设施,委员东尕为贡巴学校捐桌凳,资助贫困生的事迹在全县传为佳话。依拉久美委员不顾年迈体弱,在双岔青壮年中办班扫盲,桑木智委员在西仓学校校址搬迁中长年累月坚守在施工现场监工护料,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政协干部职工为帮扶对象电塘小学捐助财务累计达5000多元。此外,17位担任名誉校长的政协常委、委员,充分发挥群众基础好、联系面广的优势,不遗余力发动群众,教育引导群众,有效促进了适龄儿童入学,学校管理、经费援助、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努力做好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
  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形式。我们以提高提案质量和发挥提案实效为重点,使提案工作事事有答复,年年有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每次全委会前,向委员发送选题范围和收集要求,对收到的提案,认真分析归类整理汇总,及时召开交办会。办理过程中采取主席、副主席督办重要提案,邀请县政府在政协常委会通报办理情况,表彰优秀提案和办理先进单位等方法,使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几年来,各界委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提案205件,经审查立案179件,不少提案得到了认真办理落实,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充分运用例会、视察、调查、提案来信来访等形式,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对草山边界纠纷、农牧民增收减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通过座谈走访,集中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把带有共性的意见要求概括为政协的意见建议,以报告、提案、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反映,进一步拓展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使县上的重大决策融入了政协组织,各界群众的愿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优势,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团结稳定
  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牧业县,牧民群众居住分散,幅员辽阔的草山边界容易引发争执、纠纷,处理不好直接影响群众之间、周边地区之间的团结,影响农牧业生产。因此,为了维护我县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注重加强同参与政协的社会团结、民族宗教委员和社会有威望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在民族宗教工作和社会安定团结方面发挥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重要作用。在全县八座佛教寺院、四处伊斯兰教活动点,每年轮流举办一期“四维护”教育和普法学习班,每期受教育僧众均在200人(次)以上。1998年初,按照县上的安排部署,抽调3位副主席、两个专委会主任投入了藏传佛教寺院爱国主义教育和依法加强管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全县领导小组组长,在历时三年多的时间里,组织僧人系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规,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整顿寺管会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帮助生产自养,为民族宗教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五、积极调解民事纠纷,全面促进社会稳定
  先后协助县委、县政府调处了如四川若尔盖县苟日村与郎木寺乡波海村之间的重大草山纠纷10余起,调解民事纠纷40余起,为解除全县草场承包和草原建设实施中的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少工作。我们还利用政协组织位置超脱、联系面广的有利条件,在群众插箭煨桑、浪山聚会等民间活动和大型宗教活动中,根据藏族弃恶扬善的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安居乐业、与人为善,协助治保组织制定乡规民约,运用宗教手段落实戒盗防盗措施,有力地配合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999年被省民委、州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01年,主要领导和两位副主席获得省、州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出台后,我们多次深入加仓、则岔等村,以大会宣传、分组座谈的形式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用大量事实声讨道德滑坡等社会不良现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专委会的作用,努力活跃政协工作
  委员是政协的主体,各专委会是政协参政议政的工作机构和组织形式,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专委会和委员的积极性,整个政协工作才能活跃起来。
  我们通过组织委员调研、视察、提案、报送信息、举办委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努力在工作的每个层面、各个环节上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在将基层委员活动分成郎木寺尕海、县直机关玛艾、拉仁关西仓、双岔阿拉四个片就地实施分片活动以来,政协领导每年保持下基层2至3次,在政协开展的活动和举办的各种会议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环境,鼓励委员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坦诚己见,活跃了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氛围。政协各位领导还不定期走访委员,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过问生活情况,倡导“收集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为社会做一件好事”的“三个一”活动。在要求委员积极参加政协活动的同时,鼓励委员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立足本职做贡献。涌现出了东尕、谢银锁等优秀企业家、集体经营者和王安禄、卓玛等专业技术领域的业务领头人。
  七、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政协自身建设
  学习是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制定和加强了五个层次的学习制度:一是按照《碌曲县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要求,安排实施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二是县级干部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三是机关干部职工按照《机关学习制度》,保证了每周两个上午的集体学习:四是按照委员所处地域,将委员活动分成两乡一个片,共四个片,按照《委员分片活动、定期联系制度》,重点加强了基层委员的学习;五是每次常委会议上都把学习列为重要议题,保持常委会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在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中传达学习中央、省、州、县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强化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学习,对委员了解和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加深对形势和任务的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履行职责的意识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讲”教育、警示教育、“学教”活动、“三个环境”大讨论的相继开展过程中,通过认真学习三代领导核心的有关著作,从领导干部到职工多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要求认真落实了“三讲“教育”、“学教”活动整改措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查摆了班子,个人思想、作风、纪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学习、管理、活动制度,增强了工作中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统战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机关工作的整体水平。机关“三讲”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给郎木寺乡17户特困家庭两次送去面粉、大米等慰问品价值约3000多元。“学教”活动中,再次向联系点郎木村10户贫困家庭捐款捐物达2000多元,在干部受教育的同时,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十一届委员会工作的五年,机关面貌、工作状况、委员活动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一座崭新的委员活动、机关办公楼在近两年时间拔地而起,改善了办公条件,缓解了委员活动、办公用房存在的紧缺被动局面。在经费争取过程中,面对渠道不畅、地方无力配套等不利因素,主要领导不畏艰难,凭着一腔热情、一股钻劲,往返于省、州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支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呼吁,从省、州有关部门争取经费70多万元,一次性建成了锅炉房等配套设施,更新了机关大门,购置了福利车、打字设备,赢得了各界委员的广泛赞誉。文史资料的征集出版也有了新的进展,《甘南政协志》碌曲部分的编纂工作按照州政协要求完成了编写任务。

知识出处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本书记载了碌曲县57年来历史进程中,历届政协委员会在中共碌曲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致力于全县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过程,记述了碌曲建政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政协的政事活动和政协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及县政协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很好地总结了建国64年来碌曲政协的工作。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