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1958年反封建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114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1958年反封建斗争
分类号: D628.424
页数: 3
页码: 48-5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1958年反封建斗争的记事,其中包括了彻底清查和逮捕参叛分子、开展诉苦运动和召开各种类型的斗争大会、没收参叛人员财产,彻底摧毁封建统治阶级等。
关键词: 碌曲县 反封建 斗争

内容

1958年4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说:“匈牙利的事,在中国基本上可以避免,但是部分的还可能发生。例如甘肃的南部,只要发生造反,就是好事。部分叛乱完全可能发生的,比如西藏,心就在印度、英美方面。”同年6月24日,毛泽东就青海省委《对全省镇压叛乱问题的请示》批复说:“青海反对派叛乱,极好,劳动人民解放的机会就到了。”
  甘南在较大规模的股匪叛乱平息后,从1958年7月中旬至12月底,在中共甘肃省委和兰州军区党委的领导下,从内地抽调400多名军地干部,协助甘南州委和州政府开展工作。本着党的“边打、边改、边建”的方针,在全州抽调1756名干部,组成8个武装工作团和33个武装工作队,配合剿匪部队,分赴全州各乡村和少数寺院,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封建斗争。
  在碌曲县开展的反封建斗争,是甘南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做法是:
  一、彻底清查和逮捕参叛分子
  甘南州公安处制定了《有关捕人的几项政策界限规定》,提出了把21种人作为捕办对象的规定。根据《规定》精神,结合反封建斗争,除了其他参叛人员外,逮捕僧侣中的反坏分子324人,其中活佛21人,吉哇52人(包括曾任过吉哇的人),僧官10人,存德72人(不包括历任存德),提经10人,更才布9人,管家30人,赤哇5人,僧侣115人,(内有尼姑1人),被俘活佛2人,更才布1人。对西仓新寺和郎木寺进行了重点搜查,搜出步枪15支,手枪3支,冲锋枪两支,土枪40支,各种子弹1711发,刀24把,长矛86杆,降落伞6个,救生圈1个,救生衣l套,电缆135斤以及其他反动文件、国民党军官照片等千余件。
  二、开展诉苦运动和召开各种类型的斗争大会
  反封建斗争开始后,首先由工作组宣传政策,说明来意,稳定情绪,摸底排查,掌握反革命分子的犯罪事实,选拔培养积极分子,然后开展大鸣大放。全县共培养积极分子290人,在诉苦运动中,一个叫久买的人说:“过去我在寺院当吉哇时,赔了钱拉了债,最后寺院把我的房子没收了,还打了我很多皮鞭。”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方式揭露了赛赤寺院温布杀害3条人命的罪恶和寺院私设监狱、私自处刑的封建特权。依据群众要求批判斗争了旦增僧盖、金巴托儿、左格等。全县共召开斗争大会9次之多,参加人数达5000人(次)。在批斗旦增僧盖、金巴托儿时,僧众情绪高涨,揭露了他们残害生灵、拷打僧众,勾结果洛地方匪徒,煽动赛赤部落群众搞叛乱的罪行。
  三、没收参叛人员财产,彻底摧毁封建统治阶级
  对在搜查寺院时查出的白洋4151元,大小元宝341个,手表一个,粮食千余斤,大批牛、羊、马、衣服、布匹等予以没收。据统计,仅西仓、郎木寺等3个寺院,共没收各种物资折价321558.23元,得到分配的僧侣508人,分配人民币77716.73元。其中一般僧侣125人,贫困僧侣176人,赤贫僧侣216人。
  四、宣布取缔土官、头人和寺院的封建统治制度,废除他们拥有的一切封建特权,彻底关闭或拆毁宗教寺院
  全县除郎木寺外,其余寺院全部摧毁,部分昂欠(府邸)被学校、各种加工厂、公社食堂或公社办公室占用。其他经堂、咒房、玛尼房等全部拆毁,佛像亦全部拆毁,以铜出售给国家。还开展了还俗运动,全县1411名僧侣除逮捕的324人外,其余1127人全部还俗。其中98人送去学习,有10人到煤矿工作,其余被安排在生产队进行生产劳动。
  1958年发生的平息反革命武装叛乱和反封建斗争,彻底摧毁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压迫剥削制度,消灭了封建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废除了一切封建特权,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把广大藏族人民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下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但是在反封建斗争中,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产生了“错划、错捕、错判、错斗”的倾向,违背了中央“慎重、稳进”的方针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区别对待”的政策,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造成的后果是部分农牧区一时丧失了大批劳动力,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酿成了一段时期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较为紧张的局面,伤害了不少人的感情,造成了不良后果。

知识出处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本书记载了碌曲县57年来历史进程中,历届政协委员会在中共碌曲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致力于全县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过程,记述了碌曲建政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政协的政事活动和政协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及县政协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很好地总结了建国64年来碌曲政协的工作。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