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社会救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1052
颗粒名称: 十二、社会救助
分类号: C913.7
页数: 3
页码: 539-5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城市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临时救助的情况。
关键词: 碌曲县 救灾 救济

内容

城市救助 1996年以来,城市救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文明管理、立足教育。接收、容留、遣送工作变成全过程服务工作。1996—2002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病患者14人次。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县民政局将收容遣送改为城市救助,2003—2010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8人次,发放救助金1.5万元。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999年碌曲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按照省上要求,确定碌曲县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月人均80元。2006年10月1日碌曲县全面试行农牧村低保制度。1999—2010年,碌曲县根据省州要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08年9月将特困僧尼纳入农村低保。
  城乡医疗救助 2006年根据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碌曲县制定《关于建立农牧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3月份开始,在全县7乡镇开展医疗救助调查摸底工作,9月份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确定大病医疗救助对象4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6.2万元。
  2007年碌曲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确定农牧村医疗救助对象34人,发放医疗救助金7.7万元。2007年4月份碌曲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县民政局为6000名农牧村低保人员、119名农村五保人员、235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缴纳2007—2008年的新型合作医疗参合金9.52万元。城市低保对象中确定大病医疗救助对象10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3万元。2008年医疗救助封顶线从5000元提高到10000元;扩大特大疾病施救范围。支出农牧村医疗救助金12.497万元,救助6361人次。支出城市医疗
  救助金3.915万元,救助835人次。
  2009年,发放农牧村医疗救助金27.6万元,救助7469人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9.728万元,救助863人次。
  2010年,个人全年累计救助资金封顶线由2008年的10000元提高到30000元,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标准最高5000元,全年支出农牧村医疗救助金47.6万(其中,大病救助24.6万元,救助52人;向县新农办为农村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缴纳参合金每人30元,共计缴纳23.01万。);城市医疗救助金9.304万元(其中,大病救助6.494万元,救助12人;向县社保局为城市低保户、城镇优抚对象缴纳医疗保险金每人30元,共计2.81万元)。
  临时救助 2010年碌曲县正式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根据《甘肃省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5月份碌曲县政府转发县民政局制定的《碌曲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标准50元至5000元,是年,临时救助受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207人,支出救助资金5.5万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