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防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1035
颗粒名称: 第四十章 防震
分类号: P315.9
页数: 2
页码: 522-523
摘要: 本章记述了碌曲县地震机构、监测预报、地震防御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碌曲县 地震 工作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地震局 1973年5月,根据州革会〔1973〕15号文件批准成立碌曲县地震办,为正科级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5人,其中领导职数2人,负责该县地震业务工作,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2007年3月,碌曲县政府依据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06〕72号文件将县地震办更名为县地震局。时有人员3人。到2010年有人员5人。
  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县政府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历任政府分管副县长、武装部部长、公安局局长、政府办主任、发改局局长、民政局局长、地震局局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县地震局为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平时督促、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县政府各部门及省州属驻碌各有关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并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第二节 监测预报
  碌曲县地震活动主要受制于光盖山—迭山北麓断裂,毗邻库玛断裂和白龙江断裂,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致灾重的特点。2006年6月之前,地震监测预报手段主要依靠地震监测宏观观测员对水和动、植物的宏观异常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上报上级业务部门来进行监测预报。2006年7月,省地震局在碌曲县畜牧兽医局后院,地理坐标为N34035′
  26.3″、E102º2941.5″处修建强震台1座,用于强震动监测,有了仪器监测手段。
  第三节 地震防御
  地震防御是防震减灾的核心工作,由建筑物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两部分组成。2001年之前,受技术力量限制,碌曲县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由州地震局代为审批。2008年,县地震局对全县的震害预测和地震应急基础资料进行统计,于2009年由县政府修订印发《碌曲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碌政办〔2009〕111号,又于2010年4月印发《碌曲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碌政办〔2010〕55号,逐步建立起应急预案体系。
  1996—2010年,碌曲境内未发生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曾受到波及影响较大,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只有不同程度的房屋受损、毁坏或倒塌。
  15年来,碌曲县防震减灾主要以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增加监测项目和手段,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加强地震监测分析,及时提供震情和地震趋势会商意见,特别注意捕捉短临地震前兆信息;加强地震科普、防震减灾等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做好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和应急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在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安排、落实地震系统内的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和应急措施;加强震情值班,确保地震通信畅通无阻;及时消除和平息地震谣(误)传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