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气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1024
颗粒名称: 第三十九章 气象
分类号: P4
页数: 3
页码: 519-521
摘要: 本章记述了碌曲县的气象的机构、气象服务。气象设施建设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碌曲县 气象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碌曲县气象局 气象局主要承担着碌曲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防雷电检测等业务。1997年人员编制定为9人,2004年定编为7人。2006年12月31日20时后按“三站”要求进行业务切换,台站名称变更为“碌曲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2008年12月31日20时后按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文件精神,台站名称变更为“碌曲国家一般气象站”。截至2010年底,有职工5人。职工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1人,中专2人,高中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工1人;党员2人。
  第二节 气象服务
  一、公众气象服务
  1996—2000年,主要通过广播等方式发布天气预报,同时采用121声讯电话随时进行服务。2000年后,利用广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布天气预报、生产建议等气象资讯。2009年初,建成统办楼、尕海、双岔3个LED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显示屏,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时效进一步提高。
  二、决策气象服务
  碌曲气象局定期发布年、季、月的长期气候预测,供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每旬定期发布旬气象预报,及时向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供实时气象资料。遇到关键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布突发性天气预报,提供决策服务。
  三、专业与专项气象服务
  1997年开始,通过“121”气象声讯电话自动答询系统向社会各界提供短期天气预报。1997年开始开展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2006年3月15日,成立碌曲县防雷中心,承担本县区域防雷技术服务工作,负责全县防雷减灾工作的行业管理、技术指导、跟踪检测等工作。
  四、气象预报服务
  碌曲灾害性天气多发,农牧业气象服务方面主要以及时报送强降温、大风、大雪、冰雹等牧区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给有关部门及早动手部署抗灾保畜措施提供帮助,以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减少牧业损失。同时,开展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和中长期气候预测。2004年开始发展到客观的定量预报,预报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有效地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和公众提供可靠的天气预报。
  第三节 气象设施建设
  一、台站建设
  2004年,气象局新建业务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砖混结构,内部装修;修建综合楼,建筑面积825平方米,框架结构,内部简装修;硬化院坪582平方米;绿化草坪283平方米;建铁艺大门及围栏171.7米。2009年7—10月,完成投资额为12万元的灾后围墙建设。投资135万元,建成碌曲艰苦站职工宿舍。同年,建立贡巴、双岔两个区域自动气象站。
  二、设备更新
  1996年以来,地面观测在执行气象旬月报的基础上,启用计算机制作报表,气象资料处理微机化管理工作。1999年3月1日起试行加密气象观测报告电码GD-05。2001年1月1日启用《AHDM4.12》气象测报软件,用于编发报、制作报表和文件传输。2001年4月开始每日08、14、20时向州台拍发天气加密报,同时停发小图报。同年9月开始每日08、14、20时向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拍发天气加密报,同时停发州台天气加密报。2003年12月31日20时后地面气象自动站正式运行(并行观测第一阶段,以人工为主,自动站为辅)。2004年12月31日20时后进入自动气象站为主、人工观测为辅的并行观测第二阶段,同时使用《OSSMO2004》地面气象测报软件,至2005年12月31日20时后自动站转入单轨运行。2008年6月1日起,重要天气预报增加雷暴、积雪、视程障碍等重要预报,取消省编视程障碍重要报。
  三、网络建设
  1997年,开通州—县远程计算机终端。2003年地面卫星接收小站(Pcvsat单收站)安装并投入业务运行。2004年9月建成广域网(DDN专线)和CAWS-600B自动气象站。2004年12月31日20时后自动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2007年12月23日,气象数据传输网络由64KbpsDDN专线升级为2MSDH。2008年6月15日,建成州县可视化会商系统。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