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951
颗粒名称: 二、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184
页数: 2
页码: 449-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6年至2010年碌曲县地方病防治的情况,包含了碘缺乏病、鼠疫防治、麻风病防治。
关键词: 防疫 地方病 碌曲县

内容

碘缺乏病 食用碘盐是最好的补碘方式。以《甘肃省2005年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为指导,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措施。在学校、村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册、宣传单进行宣传,并进行咨询服务宣传活动。抽样调查采集盐业公司碘盐盐样9份,经检验碘含量平均数37.929毫克/千克,质量合格,居民户盐样224份,合格盐215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6.43%。2005年7乡镇食盐监测结果为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9%,明显高于2004年同期水平。2006-2010年,居民户盐样1500份,合格盐1491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9.4%。检测儿童7529份,育龄妇女4475份,尿碘监测500份。
  鼠疫防治 2005年,调查碌曲县鼠疫疫源地面积3864.9公顷,旱獭种群数量波动在400匹/公顷,检验血清120份,均为阴性;采集疫源地高抗宿主动物犬血清500份,均为阴性。2006—2010年在尕海乡、双岔乡进行监测,每年调查碌曲县鼠疫疫源地面积3864.9公顷,动物检菌600份,均为阴性;昆虫检菌608份,均为阴性;检验血清500份,均为阴性。
  麻风病防治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麻风杆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1996年初全县共有麻风病人170人,截至2005年9月存活麻风病人44人,其中I级畸残6人,II级畸残8人,III级畸残22人。由于广大农牧民群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很多麻风病人丧失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使麻风病人的生活非常窘迫。为缓解这一状况,自1996年以来,累计给麻风病人发放衣物200件,面粉1000千克,现金2000元。2005年对两例麻风病人进行畸残康复手术。2006年以后,每年对全县麻风病人进行全面细致地普查工作。并在生活中给予一定的资助。累计为麻风病人发放衣物300件,面粉3750千克,现金15000元。每年按时完成对麻风病人的监测,即细菌监测60%,临床检查97%,高危人群检查98%。到2010年12月,碌曲县存活麻风病人33人,其中I级畸残4人,II级畸残6人,III级畸残15人。病人数量比1996年减少137例。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