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9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
页数: 3
页码: 433-4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成人教育的培训。
关键词: 碌曲县 学校 教育

内容

一、扫盲教育
  1996—2010年的扫盲工作与“普九”“普初”工作同步进行。碌曲县把扫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考核当中,实行政府统筹,部门配合,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类推进的办法,重实际、重质量地推进。县政府与乡政府、县教育局与乡镇教委签订扫盲工作目标责任书。2002年4月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普初扫盲工作攻坚会议,对打好普初扫盲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并下发《关于2002年全面实现普初扫盲目标的决定》和《关于2002年全面实现普初扫盲工作达标的实施方案》,细致扎实地安排2002年的“两基”攻坚工作。2002年11月,省政府批复,碌曲县“普初”扫盲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实现“普初”扫盲目标。根据《甘肃省“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的实施意见》,制订《碌曲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碌曲县地广人稀,居民居住分散的现状,各乡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举办扫盲班。实施“科教农”三结合的办法,为农牧民群众讲解关系切身利益的科技知识,提高农牧民学文化的兴趣。开展“千名干部、教师进万家”活动,抽调千名干部、教师进村入户开展扫盲工作。实施“1+2”结对扫盲和返盲人员的再扫盲工程,利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星期天回家的机会,帮助自家的两名家长学习,逐步实现家长脱盲或对返盲家长进行再扫盲再脱盲的目标。利用暑假,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集中办班扫盲。发动宗教上层人士,利用夜间办班扫盲。旺藏寺活佛依拉久美在九尼、二地等村举办夜间扫盲班。2008年,宗教界人士三木智在西仓举办扫盲培训班。双岔乡二地村通过组建农牧民文艺队,表演传统藏戏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2009年,西仓乡麦日村建立第一所农牧民扫盲点,为全县扫盲教育树立样板。到2010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碌曲县“两基”“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二、技能培训
  2007年,碌曲县成立“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按照“科教兴农兴牧”战略措施和“培训—从业—致富”的工作思路,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和职工岗位培训、新分配职工岗前培训以及上岗后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大多数新增劳动力和在岗职工,受到从业岗位最基本的、以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技术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全县各乡镇积极与县科技局、农机局、社保局等单位联系,采取课堂学习与技术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扫盲教育,大力推行实用扫盲教育,把学文化与学技术、扫盲和脱贫致富相结合,使扫盲教育由单纯的文化学习向职业技术培训转移。
  三、学历教育
  1996年以来,碌曲县成人学历教育主要通过自学、函授和脱产学习等为主。碌曲县在西北民大、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省委党校、州委党校开办本专科学历教育点,进行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学历提升。到2010年,全县共有256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其中,报考自学考试的56人;取得大专学历的17人;本科学历的39人。2009年,63名教师参加提升学历的自学考试,271名教师参加成人高考,其中专升本录取268人,研究生录取3人。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