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8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分类号: D442.3
页数: 6
页码: 377-382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妇女组织、妇女代表大会、妇女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妇女联合会 碌曲县 工作

内容

一、妇女组织
  1996年,县直机关妇女组织36个,乡镇妇联7个,村妇代会主任24个。1999年8月,成立了城建妇女小组。2003年、2004年对全县机关各妇委会及妇女小组成员进行了补选调整;到2010年,全县5乡2镇妇联组织组建率达100%,专职干事配备率达100%;农牧村妇代会组建率达100%;县直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妇委会组建率达90%以上;全县88%的村妇代会主任被选入村“两委”班子;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为37岁,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8%。全县24个村妇代会中,五好妇代会2个,占村妇代会总数的10%。一类妇代会12个,占妇代会总数的50%。三类妇代会2个,占妇代会总数20.1%。
  二、妇女代表大会
  1998年5月26—27日,碌曲县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代表56人,特邀代表2人,列席代表7人。王卓玛代表县妇联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做《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开拓妇女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碌曲县妇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13人,常务委员5人,王卓玛当选为碌曲县妇联第十届委员会主任,拉尔尕当选为副主任。
  2003年6月20—21日,碌曲县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代表58人、列席代表3人、统战人士1人、特邀代表3人。乔卓玛代表碌曲县妇联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做《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碌曲县妇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11人,常务委员5人、乔卓玛当选为碌曲县妇联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杨宗当选为副主席。
  2008年6月3—6日,碌曲县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代表61人、列席代表13人、特邀代表5人。乔卓玛代表碌曲县妇联第十一届委员向大会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妇联工作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碌曲县妇联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3人,常务委员5人、乔卓玛当选为碌曲县妇联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李英环当选为副主席。
  三、妇女工作
  扶贫帮困 1996年,县妇联确定县直各妇委会、妇女小组分别与3个贫困乡、10个贫困村、545户贫困户建立“一帮一”扶贫联系点,为贫困户和部分失亲辍学女童募捐衣物610件、资金548元、作业本302本、铅笔186支。同年,协同县水电局分别在尕海、双岔、阿拉3乡改善维修饮水工程设施17处,受益人口17880人。1997年,给西仓、双岔、阿拉3个乡的9户贫困家庭募捐衣物200余件,粮食150千克,折合人民币总价值2200元。1999年,在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中,妇女捐粮941斤,捐物78件,分送给9个贫困家庭。2001年,募捐善款1666元,解决因疾病贫困妇女医疗费。2003年、2004年,县妇联结合“双培双带”工程,连续两年为贫困户才日尕资助1780元,资助其女儿完成学业。2005年“2432”帮扶活动中给帮扶户解决1600元帮扶资金。2007年,为463位特困单亲母亲家庭募捐资金36850元;协调县人口委、县妇幼保健站到农牧村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活动两次,免费为农牧村妇女提供妇科病检查人数达300余人;
  协调社保局,为4名零就业贫困单亲母亲安置就业岗位;协调县委宣传部在开展“电视进万家工程”时,为10户特困单亲母亲家庭解决10台电视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县妇联争取到国家、省、州妇联11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和3万元的援助资金(电视2台、DVD2台,衣物80袋,学习用具12箱,儿童衣物400套,童鞋100双,爱心红书包1116个,卫生巾340箱,越冬棉衣170件)送到各乡镇农牧村和各乡村学校。2009,实施“母亲健康快车”项目,邀请专家在玛艾镇集中开展全县妇女生殖健康免费普查工作。参加检查的妇女142人,妇科病检出率为56%。
  捐资助学 1996年,通过“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共募捐资金3000多元,帮助因贫困而失辍学的23名儿童重返校园;1998年,西仓乡妇联救助失辍学女童3名;1999年为双岔中心小学捐资1260元,帮助3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2000年起,在省、州妇联的支持下,在县藏校创办“碌曲县春蕾女童班”,帮助50名女童完成小学学业。并筹资180元,救助1名辍学女童重返校园;给双岔小学赠送价值300元课桌2套;2002年,给玛艾小学捐款740元、图书10套、价值300元,将6名贫困失学儿童送入甘南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就读;2004—2005年争取女童救助经费3800元,救助了38名失辍学女童,争取甘南州城镇低保家庭辍学女童救助资金1500元,帮助2名城镇低保家庭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同时,发起“关注教育、奉献真情、救助女童、重返校园”大型募集活动,共募捐资金43694.20元,对2名中学生和212名小学学生进行连续救助。2005年争取省儿童基金会3000元,救助5名女中学生、12名小学女童。2007年,争取资金和广纳社会善款7000元,救助贫困女大学生8人、中学生1人。2008年,为9名女学生解决5900元的救助金。2009—2010年,“春蕾计划”中连续两年给16名贫困女大学生和4名女中学生资助9600元;为双岔乡和玛艾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项目资助8万元;为贫困儿童和高龄老人争取蜜儿餐营养食品384箱价值约46万元。
  妇女培训 1996年7月初,在郎木寺贡巴大队举办为期15天的农牧村女防疫员培训班,90名女防疫员经过培训,基本掌握药浴、驱虫等2~3门畜牧业实用技术;8月,协同州科委、县科委利用加拿大援华基金在西仓乡举办塑料大棚蔬菜基地培训班。培训人数48人,其中女性32人;对1800名获技妇女进行考核评定,有3名妇女被评为女农民技术员,并颁发农民技县妇联带领妇女干部赴外考察术员荣誉证。2000年5月,协同科委在一妇女家进行科学示范耕种地膜覆盖穴播青稞地0.2公顷。2002年10月,组织各乡妇干一行7人前往兰州、青海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培训。2004年,先后选3名妇女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妇联举办的“万名农村基层党员、乡镇妇联主席干部培训班”。2005年“三八”期间,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参加妇女50余人。5月中旬,举办农牧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0余名妇女参加培训,其中1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7月下旬在国道213线沿线的牧村,举办一期村级妇女实用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参加人数100余人。2006年,在7乡(镇)巡回举办一期劳务输出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100余人;协同县科技局在农牧民比较集中的郎木寺镇和双岔乡举办两期科技培训班,其中一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县级机关妇委会,妇女小组负责人,乡镇妇干,部分村妇代会主任进行法律、科技培训,参加培训的有50余人。并分别于6、9月份,举办两期“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女性常见病防止知识”培训班,共有40余人参加培训。2007年先后选派5名妇女干部前往省、州委党校学习,12人前往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并与县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3期妇女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次达420多人;共举办农牧村适用技术培训班2期,受益群众达560多人;就地输转女劳力389人,向兰州、成都等地输出4人。2009年,结合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
  活动,协调县社保局、县扶贫办、县畜牧局、县科技局、团县委等单位,到阿拉、双岔举办农牧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期,培训妇女425人次。2010年,结合全县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双培双带”工程,到对口乡镇玛艾镇各村开展巡回宣传普法和集中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妇女120人次。
  “巾帼建功”“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1996年对县医院16名护士和邮电系统21名女职工进行岗位技术练兵后,筛选出4名优秀女职工,授予“巾帼风采”荣誉称号;1997—2005年,全县对60名女职工和妇女群众授予“五好文明家庭”先进户、个人荣誉称号;2006—2010年,州、县妇联对19名“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名女能手、7个“巾帼文明岗”、18名“巾帼建功标兵”、10户“和谐文明”家庭颁发奖状。
  妇女维权重点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维权工作。1996年上访案件6起,移交检察院2起,单位解决4起。1997年,制定并实施《碌曲县妇女发展规划1997—2000年》和《碌曲县(1997—2000年)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当年上访案件5起,单位接待处理2件,移交法院3起。1998年,共接待妇女来信来访6件,县妇联自己调解处理3件;其中配合县公安局解救1名被拐卖的儿童。2001年,协同县司法局在县城开展“148”法律服务和“两法”“两纲”宣传活动。张贴标语60条,悬挂横幅2条,散发宣传单500多份。当年共接受来信来访6件。2001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件,其中家庭纠纷2件、其他2件,1件移交县法院处理、3件协调解决。2002年制定并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和《碌曲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5—2010年)》共接来信来访2件,其中1件移交县法院解决。2003年接待来信来访6件,其中财产纠纷2件,家庭暴力2件,3件配合县法院处理,3件自行调解处理。2004年共接收来信来访4件,其中家庭暴力2件,调处率为100%。2005年接待来信来访8件,其中家庭暴力5件。2006年接待来信来访案件共3件,其中家庭暴力1件,其他2件;2件是学生要求救助生活费,经妇联研究决定,给这两名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建立健全《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领导接待来访群众制度》《领导接受阅批群众来信制度》《信访情况通报制度》《季度信访分析上报制度》,加强转办、督办力度。2008年,统筹设立妇女维权站、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家庭暴力鉴定中心、“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共受理来信来访16起,其中婚姻家庭类10起,文化教育类6起,结案率在97%以上。2010年,开通12338服务热线,为广大妇女提供侵权投诉、法律咨询、政策顾问等服务和帮助。同时,在各乡镇司法所成立妇女维权站,增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机构。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