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统一战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801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统一战线
分类号: D613
页数: 4
页码: 339-3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6-2010年碌曲县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机构、藏胞管理、寺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寺院佛事活动管理等。
关键词: 碌曲县 委员会 统一战线

内容

一、机构
  中共碌曲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成立于1956年6月。至2010年,核定行政编制3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1名。内设文秘职位、藏胞办职位、工商业联合会职位。
  二、藏胞管理
  到2010年底,全县在国外的藏胞有60人,其中第一代45人,均为1958年前后出境,由于出境年代久远,都已步入暮年,其中7人已先后去世。国外藏胞中大多数系出家僧人,出境后仍守戒独居,因此第二代藏胞人数较少。在世的国外藏胞共有60人,其中男性57人,女性3人。均居住在印度、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除第二代中的2人仍在学校就读外,其余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文化层次低,生产、生活技能差,全靠小本生意和打工出卖劳动力维生,都属于低收入人群,社会地位低下。全县国外藏胞在国内的直系亲属共有35人,其中有牧民、在职干部、教师和退休干部以及宗教界人士。
  全县归国定居藏胞有9人,其中病故2人。县外和省外工作2人,其余5人均在本县工作、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国外藏胞归国探亲政策的改善,国外藏胞归国探亲人数逐年增加,国外藏胞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对25名准备归国探亲藏胞进行情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和统战部意见及时上报,对12名已归国探亲藏胞进行登记备案。
  三、寺院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998年4月7日,碌曲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讨论通过碌曲县《关于在全县藏传佛教寺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法加强管理的工作方案》,4月10日召开藏传佛教寺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并简要分析碌曲县藏传佛教的形势,4月15—19日,举办爱国主义教育骨干培训班,各乡党委、政府领导、8座藏传佛教寺院寺管会主任、工作组成员等30人参加培训。寺院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自1998年4月初开始至2000年4月底结束,取得明显的效果,寺院僧人的爱国意识得到加强。
  2008年,按照中央向藏传佛教寺院派驻工作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决定,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加强协调指导,抽调85名各级干部组成8个驻寺工作组,进驻8座藏传佛教寺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扎实安排部署,以“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原则,贯彻“加强宣传教育、依法清理整顿、实现强基固本”的方针,采取集中宣讲、召开座谈会、结对帮学、上门送学、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组织僧人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僧人进行生动、具体的法制教育宣传讲解。同时,为8座藏传佛教寺院新安装卫星地面接收器60余套;印制下发藏汉两文法制宣传教育《学习资料》11380余本;制作下发法制宣传教育辅导光盘66张,使党和政府的声音深入寺院和广大僧人心中。
  四、寺院佛事活动管理
  1996年来,县委统战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和《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加强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登记管理,加强对活佛、僧人的资格审查和备案管理,将年龄不足12岁的10名少年僧人劝到学校就读,对15名游僧做出清退出寺处理。各驻寺工作组对僧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调查,对寺管会班子成员和僧人的思想状况等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境外回流僧人、超编僧人、各类学经班人员情况进行排查,摸清底数,为加强对寺院和僧人的依法管理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按照巩固提高、调整充实、整顿改组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成立藏传佛教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寺管会选举办法,使寺管会换届选举工作有章可循。44名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僧人当选为新一届寺管会班子(其中上届寺管会成员留任15名,占新一届寺管会班子的34.1%)。不断加大对寺院环境秩序的整治,规范宗教活动审批程序。各驻寺工作组积极帮助寺管会建立健全僧人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离寺申报制度、寺院日常管理制度、寺管会评议考核制度和财务收支管理制度等,做到以法规管人、以制度管事,把寺院的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在组织专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藏传佛教寺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实际,相继出台《藏传佛教寺院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管理长效机制》和《领导干部联系藏传佛教寺院及代表人士长效机制》3个意见,建立健全由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统战部门统筹协调、宗教部门依法管理、寺院民主齐抓共管,以及乡镇属地管理、宗教团体自我管理、寺院民主管理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长效机制,为构建坚持爱国立场、内部管理规范、宗教秩序正常、社会反映良好的和谐寺院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加强乡镇分管政法和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将寺院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有效解决寺院与僧尼存在的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寺院按基层社会单位对待、把寺管会按村级组织对待、把寺管会成员按村干部对待、把僧人按社会成员对待,及时组织成立藏传佛教寺院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僧人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将各藏传佛教寺院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公共化服务范围,想方设法为广大僧人和寺院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2008年寺教工作开展以来,筹集资金440万元有效缓解8座藏传佛教寺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高度重视僧人的社保、医保、低保等民生问题,逐步将全县1022名僧人纳入农村低保,参保率达到100%;将全部僧人纳入新农合医保范围,参保率达到100%,使广大僧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130多户困难僧人实施危房改造,将寺院寺管会经费和寺管会成员补助纳入县财政预算,郎木寺院和西仓寺院两座寺管会工作经费每年2万元,其他6座寺院每年1万元;郎木寺院、西仓寺院寺管会成员按照5人给予补助,其他6座寺院按照3人给予补助,寺管会主任生活补助每年3000元,副主任1000元。筹资26.5万元专程走访慰问各寺院的宗教界代表人士。举办新年茶话会、团拜会、谈心活动等,加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增强党和政府在广大宗教界人士中的感召力。
  2006年9月3日至6日,第八世德哇仓·嘉样图丹嘉措活佛在碌曲县西仓寺院前草滩,举行规模宏大的时轮金刚大法会。当日,有来自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7万多名藏、蒙、汉各族僧俗群众参加大法会。由于组织、安保等措施严谨、周全,法会期间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各项仪式顺利圆满完成。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