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5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济计划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7
页码: 170-1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的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经济计划的机构、经济计划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碌曲县 经济计划

内容

一、机构
  碌曲县发展和改革局 1996年时,碌曲县发改局称为碌曲县计划委员会。到2004年3月,碌曲县计划委员会更名为碌曲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同年4月,又更名为碌曲县发展计划委员会,正科级建制。人员编制12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核定机关后勤事业编制1名。2005年10月,为适应体制改革将碌曲县发展计划委员会更名为碌曲县发展改革和经贸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内设办公室、国民经济综合办、项目办、黄河办、物价办5个职能股室;2008年,经济和贸易委员会分设,发展改革和经贸委更名为碌曲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5个职能股室不变,编制为14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2010年更名为碌曲县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发改局,机关编制18人,其中局长兼党支部书记1名、副局长兼物价局局长1名,副局长3名,党支部专职副书记1名,纪检组长1名。主要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和社会各项事业经济发展计划综合管理,兼管市场物价。
  二、经济计划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九五”规划(1996—2000年)
  1996年1月,碌曲县制订《碌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发展规划》。确定“继续以牧业为基础,以矿业开发为先导,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计划完成情况是: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计划达到7995万元;实际完成9050万元,完成计划的113.2%,年均递增7.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计划达到2417元;国民收入2000年计划达到6294万元。第一产业2000年计划达到4044万元,实际完成5086万元,完成计划的127.02%;第二产业2000年计划达到1043万元,实际完成790万元,完成计划的75.74%;第三产业2000年计划达到2908万元,实际完成3174万元,完成计划的109.17%;工农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615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2329万元;农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3856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000年计划达到2456万元,实际完成1894万元,完成计划的75.74%;财政收入2000年计划达到384万元,实际完成521万元,完成计划的135.68%;社会商品零售2000年达到2911万元,实际完成3976万元,完成计划的130.4%;牧民人均收入2000年计划达到1758元,实际完成2003元,完成计划的113.94%。到2000年人口总量预计达到311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3‰,到2000年人口总量实际达到297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下。
  “九五”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目标的制定,碌曲经济社会发展主体仍然是畜牧业,种植业服务于牧业生产,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建设,以交通、邮电、通信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以采矿、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等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到2010年完成预定目标的99%以上,农牧业连续5年丰收。
  (二)“十五”规划(2001—2005年)
  2001年2月,碌曲县制订《碌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计划确定“农牧业产业化、工商企业市场化、乡镇企业工业化、农牧村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拟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走“科教兴县、牧业稳县、旅游强县、全面发展”的路子。任务和目标计划完成情况是: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计划达到136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达到5768万元,实际完成6746万元,完成占计划的117%;第二产业达到1456万元,实际完成3732万元,完成占计划的256.31%;第三产业达到6384万元,实际完成4612万元,完成占计划的72.24%。农业总价值达到576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333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2388元,实际完成2284元,年均增长2.66%。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5年计划达到57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达到5578万元,财政收入2005年计划达到767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计划达到82714.62万元。2005年人口总量达到3233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5‰。
  (三)“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2006年3月,碌曲县制订《碌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拟定“牧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强县、科教兴县、开放带动、项目拉动、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4211”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实现加速发展;认真搞好农牧互补战略,推进农牧业产业和中藏药材开发,实现稳步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和目标计划完成情况是: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85万元,是2005年的2.84倍,年均递增17.57‰,高出规划目标6.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43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638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6274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14130元,年均递增21.8%。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870万元,是2005年的2.73倍,年均递增22.26%。大口径财政收入2010年达到5907万元,比2005年增长289%,年均递增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达到12290万元,是2005年的2.02倍,年均递增15%以上;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99元,是2005年的1.91倍,年均递增13.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3339元,是2005年的1.46倍,年均递增7.9%。截至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达到3.3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三、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2000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40万元,增长9%(实际完成905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3%,第二产业增长11.11%,第三产业增长26.61%,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320万元,增长7.35%;农业增加值5085万元,增长1.0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60万元,增长18.1%;乡企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04万元(实际完成522万元),完成计划的103.57%;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净增长10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万元,增长7.8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以内;粮食产量达到240万千克,油料产量30万千克,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5%、25.68%和22%,牧业税101万元(实际完成100.62万元),教育费附加62.4万元。
  2001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60万元,增长10.0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21%,第二产业增长13%,第三产业增长18.68%;乡及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万元,增长9.3%,农业增加值达到5300万元,增长4.21%;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75万元,增长20.12%,乡企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万元,增长1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38万元,增长3.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0万元,增长11.17%;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7%‰、25‰以内;牧民纯收入达到2045元,净增45元;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5%、25%和23%;肉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75万千克和885.2万千克;牧业税计划为100.6万元,教育费附加62万元,鲜奶定购任务45万千克。
  2002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50万元,增长10.5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5%,第二产业增长13%,第三产业增长19.34%;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25万元,增长12%(实际完成470万元,占年计划的110.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6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5500万元,增长3.7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730万元,增长20%,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65万元,增长19.6%(乡镇企业总产值实际完成2735万元,占计划的100.18%,同比增加20%,乡镇企业增加值实际完成665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9.6%,实现利税35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6.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64万元,增长11.02%(实际完成计划的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00万元,增长8.85%(实际完成计划的1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70元,增长5.4%(实际达到3270元,完成计划的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6‰和24.3‰以内(实际控制在15.3‰和23‰,年末人口为3.04万人);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0%(实际完成90%);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7元,净增50元(实际达到2100元,净增53元);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下达到200万千克,油料产量45万千克(实际达到223万千克和30万千克,分别完成计划的111.5%和67%);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5%、25.5%、23.5%(均100%完成计划);肉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千克和1000万千克(实际达到326.2万千克和900万千克,分别完成计划的81.55%和90%)。
  2003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220万元,增长10.59%(实际完成12193万元,占计划的100.0%,同比增长10.2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8%(实际完成增加值5857万元,同比增长6.37%),第二产业增长12.98%(实际完成2401万元,同比增长41.65%),第三产业增长19.5%(实际完成3935万元,同比增长2.0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万元,增长7.69%(实际完成501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5654万元,增长2.8%;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758万元,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00万元,增长10.99%(实际达到608万元,完成计划的115.15%);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达到4876万元,增长6%(实际达到5044万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320万元,增长1.53%(实际达到3530元,比上年增长26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6‰和23‰以内(实际控制在15‰和22.5‰);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实际达到91.2%);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147元,净增47元(实际达到2166元,同比增长68元);粮食和油料产量在正常年景下达到185万千克和39万千克(实际达到209万千克和41.9万千克);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5%、26%、24%(实际达到27.3%、29.17%、25.79%);肉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50万千克和900万千克。
  2004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00万元,增长11%(实际完成14133万元,完成计划的103.9%,同比增长12.4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86%(实际增长2.7%),第二产业增长20%(实际增长42%),第三产业增长14.84%(实际增长9.7%)。全部工业增加值672万元,增长34%;农业增加值达到6200万元,增长5.86%;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780万元,增长16.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69万元,增长10%(实际达到684万元,增长12.5%);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5521万元,增长9.46%(实际达到5525万元,增长9.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850元,增长320元(实际达到4847元,占计划的125.9%);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15‰和22.5‰以内,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3.8%以上;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22元,净增56元(实际达到2225元,净增59元)。
  2005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00万元,增长12%(实际完成16890万元,完成计划的102.3%,同比增长20.4%),大口径财政收入力争过千万(实际达到1520万元,增长232%);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6079万元,增长10%(实际达到6084万元,增长10.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170元,增长323元(实际达到5330元,占计划的103.1.9%,增长48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89元,净增64元。
  2006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800万元,增长13%(实际完成19802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3%),大口径财政收入力争过千万(实际达到1520万元,增长232%);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6870万元,增长12.92%(实际达到7140万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780元,增长450元(实际完成100%);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0元,净增76元(实际达到2365元,净增81元)。
  2007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230万元,增长12%(实际完成25970万元,完成计划的106%,同比增长12.6%),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598万元(实际达到3755万元,增长24.5%);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8090万元,增长13.15%(实际完成1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200元,增长420元(实际完成7033元,净增12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0,净增70元(实际达到2463元,净增100元);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8090万元,增长13.15%(实际完成100%)。
  2008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200万元,增长11%(实际完成31030万元,完成计划的103.78%,同比增长8.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696万元(实际完成变动预算数的103.94%);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8096万元,增长13.38%(实际达到9230万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293元,增长260元(实际完成7933元,净增9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净增62元(实际达到2720元,净增256元);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9230万元,增长14.09%(实际完成100%)。
  2009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200万元,增长10%(实际完成10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195万元,同比增长10.63%(实际完成变动预算数的100%);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10570万元,增长14.52%(实际1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803元,增长870元(实际完成8935元,净增1002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净增200元(实际达到3028元,净增308元);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10570万元,增长14.52%(实际完成100%)。
  2010年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完成情况: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300万元,增长10%(实际完成10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195万元,同比增长11%(实际完成变动预算数的100%);社会零售品总额达到12050万元,增长14%(实际1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735元,增长932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净增368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