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供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581
颗粒名称: 第八章 供销
分类号: F727.42
页数: 3
页码: 163-165
摘要: 本章记述了碌曲县供销方面的情况,包含了机构、供销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
关键词: 供销 概况 碌曲县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一、管理机构
  1996年时,碌曲县供销合作联社为全民所有制集体企业,与县农副产品公司实行社、司合署办公。2009年4月,根据碌曲县人民政府《关于把碌曲县供销社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全额事业单位的批复》(碌政发〔2009〕35号)文件,供销合作社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全额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付从2009年5月1日起执行。2010年,县供销社有职工8人。其中,副主任1人。
  二、县社属企业
  碌曲县农副产品公司成立于1974年3月,注册资金45.8万元,隶属于县供销社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经营农副畜产品购销,日用工业品批发、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公司坐落于碌曲县玛艾镇勒尔多南路。至2010年底,在职职工13人,退休职工2人,供养遗属5人。
  三、基层社
  尕海供销社 到2010年底总资产26.8万元,负债总额17.2万元,其中银行借款2.5万元;所有者权益9.3万元,未分配利益-9.2万元;在册职工4人,退休1人。
  西仓供销社 到2010年底总资产45.8万元,负债总额41.4万元,其中银行借款29.5万元;所有者权益4.6万元,未分配利益-19.9万元;在册职工4人,退休1人。
  双岔供销社 到2010年底总资产31.7万元,负债总额24.8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2万元;所有者权益6.9万元,未分配利益-14.2万元;在册职工4人,退休1人。
  第二节 供销体制改革
  2003年11月—2007年11月,碌曲县农副公司及各乡供销社,按照省政府(甘政发〔2002〕3号)《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供销社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意见的通知》和(州政府〔2002〕114号)《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供销社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及(县委发〔2003〕4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碌曲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进行资产和职工身份“两个置换”的企业改制。
  在改制过程中,坚持真实审计、清产核资、评估资产、确认资产、摸清家底的原则,采取资产变现、土地出让、安置职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制。改制后,退休人员交由社保部门直接管理;职工遗属按现行标准执行;职工领取买断工龄的经济补偿每人以3000元为基础,再按每年工龄700元,累计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标准计付。
  第三节 经营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供销社长期在旧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思想观念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相适应,经营效益大幅下降,普遍出现亏损,大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亏损殆尽,有些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1999年,县供销社根据全国总社、省供销社、州供销社系统积极面对现实,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于2000年经营效益实现止亏并持平。2003—2008年略有盈余。
  2010年,碌曲县供销社农牧村物资供销主要以化肥、农膜为主;生活资料主要以日用工业品、日用杂品、民族特需商品等为主。至2010年12月底,全系统资产总额221.3万元,负债总额181.5万元,资产债82.02%;完成商品销售438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年任务的94.98%;完成农副畜产品收购50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年任务100%;汇总实现利润1万元,完成任务的100%;资本保值增值率100.23%;供应化肥10标吨以上,并且价格稳定,无假冒伪劣商品,农膜、农药、农机具满足供给,供应值5万元,各项主要业务经营指标同比增长10%以上。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