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粮油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56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粮油购销
分类号: F724.71
页数: 8
页码: 155-162
摘要: 本章记述碌曲县粮油购销,其中包括了机构、仓储管理、粮油征购、粮油储运。
关键词: 碌曲县 粮油购销 商品流通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一、管理机构
  碌曲县粮食局 1996年,县粮食局内设文秘、计财、调运、业务办公室等4个股室,共有职工5人,业务包括人事管理、文档材料管理、财务统计管理和粮油的调运、定购、储存销售等管理。下辖城关、郎木寺、尕海、拉仁关、双岔、阿拉6个粮站。1999年3月,根据“四分开,一完善”的粮食体制改革要求,将碌曲县粮贸公司改制为粮油收储总公司,2001年之后,将部分基层粮站划分为收储分公司和销售分公司。至2010年,碌曲县粮食局共有职工13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2人。
  粮食稽查大队 2008年6月,成立碌曲县粮食稽查大队,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至2010年底,实有人数7人,主要职能为粮食稽查。即对全县1个国有粮食企业和4个达到统计标准的非国有粮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全县粮食流通市场。
  二、营销机构
  碌曲县粮油收储公司其前身是碌曲粮站。1998年9月,碌曲粮站更名为碌曲县粮油购销公司,1999年3月,正式更名为碌曲县粮油收储公司,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副科级企业单位。2006年,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到2010年时,有职工7名。公司占地面积17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固定资产70.8万元,有粮仓4幢,门市部9间,办公室6间,有效仓容3150吨。
  第二节 仓储管理
  一、粮库管理
  1996—2006年,调粮入库工作按计划、按仓容,一次到点,存粮均匀,合理摆布,未发生重复倒站增加费用现象。在保粮方面,除随时查看粮情外,根据气候变化,每年进行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和一年一度的库存检查工作;在储粮方面,做到推陈出新,及时轮换,保证省储粮和周转粮油的品质和食用价值。并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艰苦奋斗精神,确保储存粮油的安全过夏越冬;在仓储安全方面,开展以防火、防盗、防洪、防汛为主的“四防”活动,确保储存粮食安全。10年来,全县大部分粮库基本达到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标准,省储粮管理符合“一符”(账实相符),“三专”(专人、专账、专仓),“四落实”(数量、质量、品种、地点落实)的基本要求。
  2007年,企业改制完成后,县粮油收储公司的仓储管理重点便集中在县粮油收储公司4个大库的省级储备粮和门市部周转粮油的管理。在管理中,全县省级储备粮沿着“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进行管理,做到科学管粮、安全保粮。2007—2010年,所有库存粮油均做到账实相符,质量完好,管理规范。
  二、清仓查库
  1996年5月23日,甘南州粮食局对碌曲县粮食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发现企业管理混乱,存在借用和挪用营业款的现象,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县粮食局责令责任人按期归还所有借用或挪用款项,免予其他责任追究。同年,尕海粮站站长、保管员、营业员涉嫌倒卖国库粮5.2万千克,合计金额2.3万元,经查后,做出退赔短粮款2.3万元的决定,免予其他责任追究。
  1997年,县粮食局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工作,共组成普查组12个,参加人员46人次,普查粮库及门市部17个,普查粮油750万千克。
  1998年,根据国家八部门关于清查审计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由玛曲县审计局对碌曲县粮食企业的经营、财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审计,对粮食企业存在的短粮短款、管理混乱、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1999年3月26日,县粮食局组织开展春季粮油普查工作,组成4个普查组,参加人员16人次,普查粮库及门市部17个,普查粮油365万千克。
  2001年4—5月,全国统一开展粮油清仓查库,由青海省粮油质检站对碌曲县各粮站库存粮油进行鉴定,根据粮食陈化鉴定报告显示,共抽样粮食142.5万千克,其中:小麦31.3万千克,小麦粉73.1万千克,青稞36.8万千克,玉米1.3万千克;抽样陈化粮123.3万千克,陈化率87%。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工作,普查库站总数20个,参加普查人员14人,普查粮油总量326万千克,查出高水分粮228万千克,“一符四无”库站1个。
  2002年,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工作,普查库站12个,参加普查人数18人次,普查粮油总数301万千克,其中:不宜存粮91万千克,占总数的31%;“一符四无”仓容量200万千克,占总仓容量的80%。2002年8月25日,县粮食局对县粮油收储公司粮食库存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总量300万千克,账实基本相符,但质量不容乐观。
  2003年,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普查库站10个,参加普查人数12人次,普查粮油总数318万千克,其中:不宜存粮132万千克,占总数的41%;“一符四无”仓容量200万千克,占总仓容量的80%。
  2004—2010年,除例行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外,还于2009年、2010年对县粮油收储公司6个储备库现储存粮油进行全面普查。7年累计普查库站32个,参加普查人数70人次,普查粮油总数1570万千克,其中省级储备粮1000万千克、县级储备粮120万千克、周转粮60万千克。经核查,库内粮垛码垛有序,整齐划一、各库实物与保管账相符,保管账与实物总账、会计、统计账相符。省储粮管理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标准。
  三、粮油监管
  自2004年5月26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碌曲县按照条例规定,全面行使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全县粮油市场监督检查工作。2004—2007年,对全县1个粮油储备公司,4个国营粮站和4个非国有粮食经营户进行46次检查,参加人员累计达到70余人次,检查粮食累计总量9530万千克。检查中对原粮卫生、粮食质量及粮油价格等进行对比,严格把关,对发现的原粮卫生、粮食质量及粮油价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改正。
  2008年,碌曲县成立粮食稽查大队,全面承担起碌曲县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2008—2010年,共完成常规稽查72次,临时检查9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累计查粮31727万千克。
  四、粮库撤建
  1998年,投资20.9万元,分别对郎木寺粮站、双岔粮站、尕海粮站和阿拉粮站库房房顶、库房内地面、散水等进行维修;2000年,对郎木寺粮站围墙、散水、库房地坪、屋面瓦等进行全面维修;2004年8月,投入资金5.5万余元,主要对县粮油收储公司粮油销售门市部门面及库房进行改造维修,增加铺面间数;2005年,针对省州工作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县粮食局给县粮油收储公司拨付资金1万元购置水分测定仪、分样器等7件基本粮食检化验设备。10月份又筹资2.5万元,修筑100多米空心砖围墙;2007年,县粮食局筹措资金8.9万元,全面维修县粮油收储公司现有储备库,主要对地坪、围墙、散水、屋面瓦、库房护坡等进行维修。至2010年底,共有粮仓4幢,门市部9间,办公室6间,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有效仓容315万千克。
  2000年6月,经县财政局国资办批复,将拉仁关粮站房屋以5.5万元转让给拉仁关乡人民政府;2004年3月,阿拉粮站拆除;2006年,郎木寺粮站、尕海粮站、双岔粮站在企业改制完成后撤销。
  第三节 粮油征购
  一、粮食政策
  1996年,碌曲县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体制;1998—2010年,粮食行业开始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和“四分开一完善”政策。这一政策实行后,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分开,只负责本辖区内的粮食流通管理,并由政府委托粮食征购、储备等代理业务。而粮食收储企业的营销业务和收储业务分开,设立独立法人。对储备粮和企业经营周转粮实行分开管理,粮食价格转由市场供求决定,企业按市场价格经营粮油。实行粮油批发准入制度,放开粮油零售市场,严格按照“钱随粮走,库贷挂钩”的供应和管理原则。
  二、国家经营
  1994年,国家放开粮价和经营权,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粮食经营格局,出现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个体粮油经营户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时,碌曲县粮食企业只有县粮油收储公司一家,城关粮站、郎木寺粮站、尕海粮站、双岔粮站、阿拉粮站、拉仁关粮站经营粮油均属国有粮食,包括:储备粮、贸易粮及周转粮。2006年,企业改制后,县粮油收储公司除储备粮等政策性经营外,所有粮食经营均转向市场化。
  三、个体经营
  自1994年6月份,粮油市场开放以来,碌曲县就出现零星粮食产品代销点,少量销售面粉、大米及清油,年销售量将近10万千克。1998年,市场全面搞活,粮价全面放开后,出现第一家粮食个体经营企业——君再来粮行,开始大量销售经营,年销售量突破30万千克。以后,随着碌曲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外来人口及工作人员的不断增加,个体经营户的粮食销售在粮食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销量逐年上升。至2010年底,碌曲县共有达到统计标准的非国有粮食企业3户,即:君再来米面商行,法人代表李培和;腾达门市部,法人代表马强;碌曲县中华面直销点,法人代表周春香。乡村临时代销点11家。经营品种主要有:面粉、大米、清油及少量青稞面。
  第四节 粮油储运
  一、国库粮存储
  1996年之前,碌曲县没有国库储存,只在全县的6个基层粮站代存省级储备粮。1998年,按照省粮食局要求,碌曲县正式建立省级储备粮库,存储省级储备粮200万千克。
  二、储备粮轮换
  国家粮食局及农业发展银行规定,对储备粮期限达到3—5年的依据各地储备粮品质档案,每年下达轮换计划,按照要求对计划轮换粮食进行轮换。自2000年后,碌曲县对所存储的省级储备粮逐次进行轮换,使省级储备粮常储常新,达到储存要求。2005年3月,县粮油收储公司参加全省举办的陈化粮油拍卖会,共拍出陈化粮107.2万千克。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