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现代人物
分类号: K820.842
页数: 10
页码: 512-521
摘要: 本节收录甘肃省碌曲县著名现代人物并记述其生平史迹。
关键词: 人物 列传 碌曲县

内容

吴雷神代 (1932.4-1953.2)男,临潭县流顺公社眼庄生产队人,生前系碌曲县阿拉乡基干民兵,1953年2月14日在夏河县下巴沟公社交巴家中被杀害。
  王昌个 (1923.9-1953.5)男,汉族,临潭县城关公社青崖队社员,生前系临潭县支前民兵,1953年5月10日于双岔洛措沟战斗中牺牲。
  李而利 (1927.3-1953.5)男,汉族,临潭县城关公社西庄子村人,生前系临潭县支前民兵。1953年5月10日在双岔乡洛措沟战斗中牺牲。
  敏拉黑(1932.2-1953.6)男,回族,临潭县城关公社左拉村人,生前系临潭县支前民兵。1953年6月在双岔战斗中牺牲。
  拉绕 (1908.8-1953)男,藏族,碌曲县玛艾公社加格大队人,1953年解放军围剿马良股匪时,拉绕担任随军翻译和向导职务,后在行军途中掉队被马良股匪俘获,并对其严刑拷打,拉绕坚贞不屈,马良股匪恼羞成怒,将拉绕活埋于郎木寺。
  杜岐 (1920-1954年),男,汉族,甘肃省环县杜家园村人。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41年6月参加革命,任环县民政局干事,马林区军事干部,1947年4月任陕北曲子县公安局干事,同年10月赴延安党校学习,1949年9月甘南藏区解放后调临潭县担任一区区长,1952年2月任临潭县检察署检察长,是年6月任中共洮源工委书记,1953年6月任中共碌曲党组书记。从1951年5月到1952年6月,杜歧率领工作组三进双岔,开始了中国产党在碌曲县的政权建设工作。1954年1月16日,时任中共碌曲工委书记的杜岐陪同中共甘南工委统战部长曹学彦等人在郎木寺召开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会议,宣传党的粮食统购政策。由于历史上四川靠近甘南的一些藏族群众,习惯上从临潭旧城买粮。实行粮食统购后,这些地区群众的食粮按行政区划应由四川供应,在会议期间,当场有人反对,尤其是四川热当坝的土官表现更为不满。部分上层人士的不满情绪,影响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加上马良残匪的乘机挑拨离间,贯匪才让东主等伺机袭击党和政府工作人员。1月19日,杜岐和曹学彦等5名干部离开郎木寺乘马去西仓,当晚宿营在尕海驻军独立团2连。20日7时起程,9时半行至加日克卡大山梁时,一股匪徒从侧面冲杀而来。走在曹、杜后边相距20多米的干部张廷彦立即跳上马背,掏出手榴弹准备抗击,保险盖尚未打开就被匪徒才旦开枪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曹学彦、杜岐2人被匪追逼顺山坡而下,惯匪万得霞吾开枪将曹学彦击落马下,杜岐被阿英木用刀刺穿左胸,翻身落马,壮烈牺牲。另外两名工委干部被匪击伤后缚于山顶。9名匪徒劫掳枪支、马匹、行李财物后,逃至加日克卡东边的深山,烧毁文件、马鞍等后分散潜藏。事件发生后,公安部责成甘、川两省公安厅配合剿匪部队,组织精干的破案队伍,迅速捉拿凶犯,经过1年多的侦察,捕获了9名惯匪,严惩了杀人犯。
  曹学彦 (1920-1954),男,汉族,甘肃省岷县西寨乡人。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第5军,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宣传员、区委书记、沈阳保安纵队政治部党总支书、辽宁军区民运科长、军官团政委、四野后勤部科长等职。解放后转业到地方任天水市市长、中共甘南州委统战部部长。1954年1月牺牲,终年34岁。
  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岷县时,曹学彦受到曾参加宁都起义后,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保卫局任职的舅父张民远的教育引导,扔掉放牛鞭参加红军,当了一名宣传员,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到达陕北后,由于他年轻精干,工作积极勤奋,被调到陕甘宁边区保卫局工作。1938年,他在中央秘书处当油印科员和机要干事,曾多次见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首长。1939年春,曹学彦到延安抗大政治班学习,任该班党支部书记。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宽容厚道,关心同志,重活脏活抢着干,在各个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抗大毕业后他任陕北张县宣教科科员,1944年任该县甘泉区委科长、区委书记。日本投降后,曹学彦主动要求去东北工作,经受严峻的战争考验。1945年11月,他在沈阳保安纵队负责保卫工作,面对国民党潜伏军警特务的暗杀、骚乱和暴力破坏,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多次出色地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1946年东北解放战争打响后,他担任辽宁军区军官团政委,在“四保临江”的战斗中,军官团奉命阻击敌人。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多次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激战中,他多处身负重伤,弹片射进大腿内,右下腿胫骨前中段被打裂,右肘关节也被子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昏厥过去。在医院里,曹学彦因失血过多,伤口溃烂而整日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他所在部队的一位叫杨敏的女看护员,为曹学彦的事迹深深感动,主动要求护理曹学彦。看着他伤痕累累的身躯和昏迷憔悴的面容,杨敏心里十分难过,她抱着把曹学彦一定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决心,对部队领导说:“把他交给我吧,就是把我累死了,也一定要救活他!”此后,她为他擦洗伤口,打针换药,昼夜守护,经过杨敏3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曹学彦奇迹般地活下来了。伤愈后,他和杨敏结成了伴侣。1948年10月,他任辽宁军区某部团政委。1949年4月调任四野后勤部第4分部政治部任保卫科长,直到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归国途经东北。在沈阳曹学彦被师哲引荐到主席下榻的宾馆,在客厅里,当他被师哲边介绍边推向毛主席身旁时,只见主席微笑着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和蔼慈祥地说:“曹学彦呀,好样的!是有功之臣嘛!”接着,又详细询问了他在东北战场工作和生活的情况。1950年4月,曹学彦从部队转业到甘肃,任天水市市长。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极端负责,为初建天水市做出了贡献。之后,他多次主动向省委要求,到艰苦的藏区去开辟工作。1953年1月,他调任中共甘南藏区工委统战部长。当时,甘南的匪特活动十分猖撅。曹学彦来到甘南后,不畏艰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经常深入牧区帐圈,向广大牧民宣传党的政策,做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揭露国民党匪特的破坏阴谋,组织群众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
  1954年1月20日,曹学彦一行5人,在郎木寺开完部落头人大会返县途中,遭到一群匪徒的伏击。曹学彦被一颗子弹射中胸部,栽落马下。为了掩护同志们安全撤退,他咬紧牙关忍住伤疼,伏在地坎向土匪射击,子弹打光了,他不能让枪支落入敌手,用石头砸碎了长短枪,跌倒在血泊中闭上了双眼……这位放牛娃出身的红军战士,没有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却倒在了匪徒们从阴暗角落射出的冷枪下。甘南各族人民永远缅怀这位年轻英勇的红军战士、党的优秀民族工作者。
  王武虎 (1913.3-1956.7)男,汉族,碌曲县双岔公社人,1956年6月参加工作,生前系碌曲县食品公司职工。1956年7月18日跟随县委副书记李新民赴达参途中遭伏击而牺牲。
  于成林 (1921.3-1956.7)男,汉族,河南省长地县人,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6年在碌曲县人民委员会工作。1956年7月18日,晒银滩流血事件后,于成林随同白忠义、李新民等领导前往达参部落进行善后工作,行至汪尕滩时遭到50多名土匪伏击,高大魁梧的于成林与蜂涌而至的土匪顽强搏斗连伤数匪,后被众匪乱刀砍杀。
  王龙 (1926.4-1956.7)男,碌曲县西仓公社根岔村人,生前系碌曲县公安局干部,1956年7月18日跟随县委副书记李新民赴达参进行晒很滩流血事件善后工作途中遭土匪伏击牺牲。
  李新民 (1928-1956.7)男,汉族,甘肃庆阳人。1955年5月任中共碌曲县委副书记。1956年6月上旬,拉仁关部落头人拉麻吉等制造了晒银滩流血事件。7月18日,县委副书记李新民和甘南州民政处副处长白忠义等5人,前往毗邻青海省河南县所属的达参部落进行善后工作,途中遭土匪伏击牺牲。
  白忠义 (1920-1956),男,汉族,陕西省靖边县人。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池县白马区一乡乡长、区长、区委书记,华池、庆阳县委组织部长等职。1953年4月调甘南工作,任州民政处副处长。1956年6月9日,拉仁关部落头人拉麻吉,率领武装份子在晒银滩袭击解放军运粮车队,焚烧当地驻军营房。解放军指挥员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进行了还击。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拉麻吉率部分顽匪向达参方向溃逃。县政府和拉仁关各部落头人进行了多次谈判,签订了6条处理原则。7月18日,州民政处副处长白忠义、碌曲县委副书记李新民,带领3名干部去达参部落进行善后工作,途经汪尕滩遭到50余名匪徒的伏击。在激战中,李新民、王龙、王武虎3人牺牲。于成林连伤数匪后被匪众砍死。白忠义利用有利地形顽强抵抗,终因弹尽而被残杀。
  车过生元(1935.11-1956.11)男,汉族,甘肃省宕昌县昌庞家公社大庄村人,1955年1月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1111部队战士。1956年5月在郎木寺战斗中牺牲。
  张树茂(1937-1958.5)男,汉族,甘肃省文县尚德公社人,1956年3月入伍,生前系兰州军区司令部3895部队三连战士。1958年5月13日在平叛中牺牲。
  马裕乾 (1933-1958)男,汉族,夏河县拉卜楞镇人,1955年参加工作,生前系夏河县一区干部。1958年在平叛中牺牲。
  任清祥 (1934-1958)男,汉族,甘肃省文县苗家公社木家坝村人,1956年3月入伍,生前系兰州军区司令部3895部队战士,1958年5月13日在平叛中牺牲。
  牛永仓 (1913.9-1958.3)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省胡关县三区领东村人,1947年参加工作,生前系碌曲县中队队长,1958年3月10日,牛永仓前往双岔和部队联系,在小阿拉刹地米被土匪杀害。
  洛桑慈成木嘉措 (1889-1958),男,藏族,1889年生于吉仓勒道拉盖家族,即今碌曲县阿拉乡吉扎村委会勒道村。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7岁出家入寺,取法名洛桑慈成木嘉措,始识藏文,习读佛经。10岁入郎木寺,在钻研佛经的同时兼习藏族诗学、历法,初级因明学等知识。14岁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深造,遂称郎木·洛桑慈成木嘉措。1931年在拉寺3600僧侣中立宗答辩,取得了拉卜楞寺显宗最高学位“多仁巴”格西。1932年,又入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修炼密宗法要,历经5年艰辛,修完了密宗法典,还兼修了韵律、梵文等学科,又考取“俄仁巴”格西学位。至此,他以渊博的学识名震拉卜楞寺,一时间名扬安多藏区,被尊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代宗师。1939年他出任拉卜楞寺属下的青海道帏色琼寺的法台,后又擢升为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持金刚上师和措钦“夏傲”等职。他多次在甘、川、青藏区举行时轮灌顶大法会,与各地僧众广结法缘。他注重传承,广收门徒,不分贫富。他经常给弟子们强调求师拜佛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从师勤学,方能得到知识,一切疑难迎刃而解”。他鼓励弟子们广参名师,多读经论,遍游天下,要善于动脑筋,开拓进取,不要因循守旧。晚年他培育了一批学有所成的活佛高僧。他的弟子中有较大影响的有卓尼的松巴活佛、吉仓·久盖活佛、卓尼夏绒仓、卓尼格益合仓,措德活佛、郎木赛赤仓、香萨仓活佛、拉卜楞寺闻思学院的格西旦巴嘉措、毛尔盖·桑木旦、迭部西热布和吉仓嘉样尼玛等著名高僧。他在天文历算和风水学等方面亦有很深造诣。晚年承担了修正拉卜楞寺时轮历法的工作,每次月蚀,他守候观象,直至深夜,他通过复杂的运算得出了精密的数据。拉卜楞寺现行的《万年历》就是经过他修定的日历法。他在钻研大量历法经典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天文体著作《数术释诠·如意藤》。洛桑慈成木嘉措勤于著述,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天文、历算等领域,尤其是他撰写的佛教内明学、星象学,因明学等经论专著,为后世留下珍贵的遗产,他的著作多数流失,仅存十余种,有《龙树派密集及下续部地道论·如意珠》、《律摄简释》、《律摄广释·下基部》、《律摄广释·呈文部》、《逻辑推理法·春之使者》、《数术释诠·如意藤》、《厄运术之宝库》、《六座瑜珈禅定之四灌顶摄取法》、《堪舆术·如意宝瓶》、《移尸林之术·如意积集》等。洛桑慈成木嘉措对继承和发扬藏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出了贡献,他是藏族现代史上著名的佛学家,天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为碌曲藏族赢得了荣誉。1958年农历8月19日,洛桑慈成木嘉措于拉卜楞寺圆寂,终年70岁。
  马国民 (1905.5-1958.5)男,回族,碌曲县西仓公社加科村人,生前系社员,1958年5月在西仓公社兰甸沟被土匪杀害。
  马四哥(1903.5-1958.5)男,回族,碌曲县西仓公社加科村人,生前系西仓公社社员,1958年5月在西仓兰甸沟被土匪杀害。
  旦木知加布 (1930-1958.9)男,藏族,碌曲县双岔公社电塘村人,1958年6月参加工作,生前系碌曲县武工队侦察员,1958年9月在平息武装叛乱中牺牲。
  杨永世 (1935-1958.3)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和政县马家堡人,1956年3月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3895部队战士。1958年3月20日在郎木寺牺牲。
  姜宝珊(1932-1959.5)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会宁县白医公社总集生产大队人,1952参加工作,1959年5月牺牲于科才事件。
  王育恒 (1940.9-1959.5)男,临潭县城关公社人,生前系碌曲县科才公社教师,1959年5月牺牲于科才事件。
  刘自仁 (1941.3-1959.5)男,汉族,甘肃省礼县红河公社草子沟人,1958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903部队战士。1959年5月8日在剿匪战斗中牺牲。
  阿草 (1939.5-1959.11)女,藏族,中共党员,碌曲县郎木寺公社仁尕玛村人,生前系洮江县机耕队拖拉机手,1959年11月牺牲。
  郭廷瑞 (1931.3-1959.5)男,汉族,甘肃省渭源县祁家庙公社人,194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生前系碌曲县科才公社党委副书记。1959年5月牺牲于科才事件。
  马崇义 (1929.4-1959.5)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人,1951年参加工作,生前系碌曲县科才公社党委书记,1959年5月牺牲于科才事件。
  加羊(1924.5-1959.5)男,藏族,四川省阿坝县查稞玛村人,1956年12月参加工作。生前系科才公社翻译。1959年5月19日在科才事件中牺牲。
  尕尔藏 (1913.6-1959.11)男,藏族,中共党员,碌曲县西仓公社加科村人。1957年2月参加工作。生前系洮江县兽防站兽医。1959年11月12日在则岔村牧场一帐篷内被土匪枪杀。尕尔藏善于学习,具有丰富的兽医医疗技术,上世纪50年代,县内牲畜疫病频繁发生,他总结的不少民间治疗方法,在当时对扑灭疫情起了重要作用。他吃苦耐劳,在多次扑灭疫情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一干就是二三十天。
  李英财 (1921.4-1960.4)男,汉族,临潭县扁都公社红崖队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碌曲县武工队班长,1960年4月在玛曲县阿万仓公社因公牺牲。
  李德魁 (1921.2-1960.6)男,汉族,甘肃省环县人,1921年2月出生。小时因家贫无力上学,为地主家打工3年。1939年1月参加革命,1939年8月入党,初在宁县保安大队任战士、通讯员、班长。1952年转业到临潭县,先后任洋沙区组织委员,临潭县五区区长。1958年任洮江县武工队政治指导员。1959年任西仓公社社长。1960年6月16日,拉仁关扎西吉一带发现土匪,李德魁随剿匪部队前往征剿,在战斗中牺牲。
  马富春 (1932.5-1960.5)男,中共党员,碌曲县西仓公社加科村人,生前系西仓公社一大队副大队长,1960年5月23日晚西仓公社垦荒工地被阿桑木等武装暴徒杀害。
  公保扎西 (1915-1960.5)男,藏族,甘肃省夏河县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工作,生前系西仓公社二大队党支部书记,1960年5月23日晚在西仓公社垦荒工地,被阿桑木等武装暴徒杀害。
  稍尕 (1923.5-1962.5)男,藏族,碌曲县西仓公社人。1957年10月参加工作。生前系西仓公社拉仁关乡干部,1962年5月21日在拉仁关乡唐科村牺牲。
  阿才 (1906-1964年),男,藏族。1923年承袭碌曲县双岔部落土官。1955年6月至1958年4月担任碌曲县县长。1958年平叛斗争中被捕,1964年在碌曲看守所病故,1988年平反。
  阿老公诺合 (1883-1968),男,藏族,碌曲县玛艾红科村人,生于1883年,解放后历任中国佛协理事,甘肃省民委委员,甘南州政协委员,碌曲县政协常委等职。50年代初期,党在碌曲县开展政权建设十分艰难,既有马良股匪的军事骚扰和反革命宣传,又有极少数民族宗教上层的顽固对抗,大多数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还不甚了解,阿老公诺合受党的政策感召,积极靠拢政府,协助工作组宣传党在民族地区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1956年,境内发生武装叛乱,年逾花甲的阿老公诺合与儿子青增,一边说服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边探听消息为政府通风报信。1958年3月,极少数部落头人公然下令集兵叛乱,阿老公诺合坚决反对,他对组织煽动叛乱的土官头人说:“我不去,我的牛、羊、马,你们要赶就赶去,政府没亏我。1956年政府发给我枪和子弹,是为了保卫政府的,今天要我反过来打政府,这不是人做的事”。他劝告群众说:“叛乱必然失败,蒋介石、马步芳那么多兵,都被解放军打下去了。胜利是属于共产党的,你们谁也不要去!”他让儿青增赶快与政府联络,把掌握到的情报报告给政府。在合作化和其他工作方面,阿老公与其子青增,都主动配合基层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阿老公诺合遭到迫害。1968年7月,玛艾公社一位干部擅自率领十几位民兵闯入阿老公家,他们把装有粮食面粉的皮袋抛到院子用刺刀乱戳,那位公社干部挥起木棒向老人的头部击去,阿老公头上打出约1寸长的伤口,鲜血直流。他们脱去阿老公的皮袄,用铁马绊绊住手脚,让雨水浇淋,直至抄家完毕才把老人拖入房内。自此,阿老公卧床不起,半月后愤然去世,时年85岁。1984年6月24日,中共碌曲县委决定对阿老公平反昭雪,为其家属发给埋葬费、抚恤费900元。对抄家打伤阿老公的那位干部由人事部门进行了政纪处理。
  吉格仓·嘉木祥丹增却吉旺秀 (1904-1969.7),男,藏族,碌曲县阿拉乡吉仓加热村人。幼时被认定为吉格仓转世灵童入郎木寺寺院。1924年被郎木塞赤派往碌曲县双岔乡旺藏寺任法台。不久赴拉卜楞寺钻研佛学。1932以后奉嘉木样之命先后出任西仓寺、扎油寺、佐盖旧寺、白石崖寺以及拉卜楞寺医学院、喜金刚学院法台,后任拉卜楞寺大法台。解放初参与了拉卜楞寺民主改革,曾任夏河县政协常委。在反封建斗争和文革中被拘捕并受到批判,1969年7月圆寂,骨灰灵塔供奉于拉卜楞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
  青增 (1922-1982),阿老公诺合之子,藏族,碌曲县玛艾乡红科村人,1922年出生,牧民出身,曾任甘南州政协委员(不脱产),碌曲县政协委员。青增是与共产党合作共事多年的本县民族宗教界爱国进步人士。1956年、1958年境内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时年仅二十几岁的青增受党的政策的感召,坚定地站在党和政府的一边,在其父的教导下,对参叛群众说服劝导,为政府搜集情报,与叛乱分子进行斗争,在平息叛乱中做出了贡献。在以后的二十余年中,他继续同党合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脚踏实地从事生产劳动,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和好评。青增老年多病,因无子女,患病使收入减少,治疗又增加开支,无可奈何只好借债,1982年为治病他欠下了700元的帐。尽管手头拮据,病情不断加重,他却依然不肯向组织透露,他叮咛妻子说:“国家不富裕,我们不要向国家伸手”。县委统战部知道情况后,很受感动,他们将国家每月发给他的30元生活补助费,从当年4月份到年底,一次发给他,解决了他眼前的困难。病情加重后,组织把他送进医院,他在病床上恳求说:“我的病治不好了,住在医院里白花国家的钱,心中不安”。他要求出院。后来他借了房子住下,由藏医院大夫门诊治疗。生命垂危时,政府将他送进医院,全力救治,甘南州政协、州委统战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前往医院看望,1982年6月14日,青增逝世,终年60岁。
  贾进禄 (1934-1982)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县人,1953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卫生学校,同年10月分配到碌曲县郎木寺工作,1957年调县人民医院,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前调甘肃省中医院,1982年在兰州病故。贾进禄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碌曲藏族同胞服务的医务工作者。1960年4月的一天,碌曲县商业局藏族干部齐加木措来找贾进禄治病,经诊断,齐加木措患有腰椎结核合并塞性脓肿,需要进行病灶清除及腰椎融合手术。贾进禄建议患者去省级医院就医,而齐加木措执意要贾诊治。按常规做腰椎融合手术是用病人自身的骨骼,贾进禄考虑病人身体太弱,经不起再做移骨手术,只好用他人骨骼。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得知此情后争着要献骨骼,贾进禄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把困难留给自己,毅然决定把自己的骨骼移植到藏胞身上他当晚翻阅《实用骨骼学》、《骨科手术学》等医学论著,翌日清晨,贾进禄走进手术室,在右腿上打上麻醉药,随即拿起手术刀,划开了肌肉和骨膜,选了二寸长的胫骨,小心翼翼地锉下了七片胫骨。他忍着剧疼当即与其他医务人员给病人植骨,经过四个多小时手术终于完成,植骨手术获得了成功。五十年代,甘南藏区虽实行免费医疗,但藏族群众患了病还是去寺院求佛驱灾灭病,不愿意去医院。因此,破除迷信,宣传科学是一项政治任务,贾进禄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对医学对自己的信任。一次,有人深更半夜敲他的门,说是家里人难产七八天,生命垂危。他提起接生包,直奔产妇家,顺利接了生,产妇家人十分感激他。1958年的一天,拉仁关公社一个叫达尔吉的群众因患疝气病,久治不愈远道求医,经贾进禄与其他医生会诊动了手术,患者很快痊愈了。群众赞颂说:“共产党的医生比神灵”。慕名找贾进禄治病者日渐增多,毗邻省、县的不少患者也远道求他治病。他以白求恩为榜样,先后主动为患者献血5次,计500余毫升。1964年,中共碌曲县委为表彰贾进禄,向全县发出开展学习贾进禄模范事迹的通知。通知赞扬贾进禄是坚强的白衣战士,活着的李贡,他为藏族人民治疗疾病献出了自己的骨骼和鲜血,从而为全县干部职工,特别是医疗卫生战线上的职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秀龙旦正甲 (1909-1988年),男,藏族,1909年出生,碌曲县拉仁关玛日村人,原为西仓12部落头人之一。1954年吸收为国家干部,曾任县民政科科长,县政协常委,州政协委员。1958年3月,伙同拉麻加等人策划了西仓12部落的武装叛乱,曾在晒银滩、欧拉、乔科等地与平叛部队作战,被击溃后于同年6月率残匪40余人到尕海向政府投降,同时被捕。1959年被释放后曾作过一些争降散匪工作,1960年送省、州政校学习,1966年11月以反革命叛乱罪逮捕并于1970年判刑20年,1979年4月根据中共甘南州委指示宽大释放,恢复公民权,并安排为甘南州政协委员,列为统战对象,因其年老生活困难政府发给每月30元生活费,后增至70元。1988年病故,终年80岁。
  曾存桂 (1920.2-?)女,回族,四川省通江县人。1932年在四川通江参加红军,在红军方面军红四军法庭工作。1934年长征途经甘肃山丹县境内被国民党马步芳部队打散,流落于甘肃永昌县。之后居住于碌曲拉仁关石河地,现已去世。
  冯福生 (1915.10-?)男,汉族,四川营山县人。1933年3月参加红军,系红九军战士,1936年随红军途经青海省董河沿岸地区时与马步芳部队相遇,激战三天后掉队,流落于青海省境内,之后定居于碌曲县双岔乡境内。
  嘉洛华·杨旦嘉措 (公元1946-1990),男,藏族,四川省若尔盖县热当坝乡扎吾村人,郎木寺院活佛,全国优秀教师。1952年,6岁的杨旦嘉措被认定为郎木寺第三世嘉洛华活佛的转世灵童,同年9月被迎请到郎木寺,取法号为杨旦丹却·丹欠尼玛。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送到郎木寺乡吉可河劳动改造。1969年返回四川家乡担任大队兽防员,不久,被若尔盖县“五·七”学校聘请为教师。1980年被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吸收为国家干部,在阿坝州藏文中学任教。1987年来碌曲县工作,担任碌曲县藏族中学副校长和藏语文教师。1988年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1989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金巴 (1937.10-1993.2)藏,甘肃省合作市佐格曼玛乡人。1953年7月参加工作。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碌曲县委书记、中共碌曲县委副书记、碌曲县副县长、代理县长、中共碌曲县委书记、中共玛曲县委副书记、玛曲县革委会副主任、甘南州革委会副主任、主任、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甘南州政府州长。1985年7月起当选为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七届、八届委员会主席(专职)。1993年2月27日因病逝世。
  王应国 男,藏族,1936年生,甘肃省文县人,中共党员,1965年5月任中共舟曲县委副书记,1970年1月任夏河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4月任甘南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6年4月至1977年1月,兼任中共碌曲县委书记。后历任中共甘南州委书记,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西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94年1月病逝。
  热旦加措·尕藏图丹加措 (1909.3-1994.12)男,藏族,甘肃省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人,1909年3月生。3岁时被认定为拉卜楞第四世热旦加措仓活佛转世灵童并座床。1956年任政协甘南州第二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委。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蒙冤入狱。1959年平反出狱,任甘南州政协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委。1980年4月起当选为政协甘南州第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12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85岁。
  嘎尔尕 (1946-1998.11)男,藏族,碌曲县拉仁关乡人,1968年8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中专文化,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任尕秀大队医疗站赤脚医生,1980年始任甘南州卫生局副局长,甘南藏医研究所所长、藏医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甘南州藏医药学会理事长等职。1995年主持编写《藏医药研究》杂志。1998年11月病逝。嘎尔尕在藏医药研制与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成绩。他主持了藏药“七十味珍珠丸”、“仁钦坐台”、“仁钦章觉”的研制,分别获得甘南州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他先后在《藏医学研究》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五篇,翻译藏医药古籍10余种。搜集整理成书的有《甘南藏医星算论文集》、《藏医病案汇编》、《赤脚医生手册》等。
  陈世昌 (1916-2000)男,彝族,祖籍四川雅安。1935年夏天在四川雅安参加红军,在红三十二军政治部宣传队工作。1939年,红军途经迭部县达拉沟,夜行军时被反动武装打伤,致使掉队并流落于迭部旺藏乡境内。1950年迁居于碌曲县郎木寺乡郎木寺村。2000年去世。
  杨镇海 (1947.12-2000.8)男,藏族,1947年12月生,甘肃省迭部县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8年始先后在迭部县洛大乡医疗站、县医院、防疫站、迭部县磷肥厂,纺织配件厂等单位工作。1987年4月任碌曲县委组织部部长。1990县3月任碌曲县县长,1993年1月任碌曲县县委书记,1997年4月任州水电局局长。2000年4月当选为甘南州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0年8月病逝,终年53岁。
  王占彪 (1916-2002.7)藏名东考,藏,甘肃省夏河县曲奥乡人。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夏河县公安局局长、人武部副部长、部长、县监委书记、中共碌曲县委书记兼碌曲县政协主席、中共洮江县委第二书记,1959年调西藏阿里地区任格尔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处长。1973年调回甘南历任甘南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中共甘南州委统战部部长。1979年5月起当选为政协甘南州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7月离休。2002年7月20日因病逝世。
  杨双喜 (1939.6-2002.11)男,藏族,甘肃省舟曲县峰迭乡人,初小文化,中国共产党员。1965年9月至1968年7月在甘南干校师训班学习。1970年8月至2000年3月在碌曲县公安局工作。期间任民警、股长、副局长、局长,调研员等职务。1994年1月,被公安部授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0年4月退休。2002年11月病逝,终年63岁。杨双喜注重维护民族团结曾被传为佳话。他参加工作初在碌曲县西仓公社机关工作,汉族社长李德魁处处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十分敬佩,1960年6月16日,拉仁关扎西吉一带发现土匪,李德魁前往征剿不幸牺牲。面对社长的妻子和社长留下的两个儿子,杨双喜心情十分沉痛。他担心社长的妻子孤儿寡母今后在举目无亲的藏区如何度日,为了把烈士的后代抚养成人,杨双喜决定与烈士的遗孀组成家庭,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心爱的藏族未婚妻,未婚妻支持杨双喜,一对恋人就此洒泪而别。在尔后的几十年,杨双喜悉心照料着烈士的后代,一直至烈士的两个孩子成家立业。1993年,民主与法制报、《中国妇女》杂志,以《杨双喜和他的汉族妻子》为题,以记实文学的手法,对杨双喜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董怀德 (1946.12-2002.10)男,藏族,1946年12月出生,甘肃省舟曲县峰迭乡人。1968年8月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分配到青海省囊谦县觉拉公社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海省囊谦县委副书记、书记。1986年调至甘南,先后任甘南州城建处处长,中共碌曲县委书记,州交通局局长,中共甘南州纪检委书记。2002年4月当选为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届委员会主席。2002年10月因病逝世,终年56岁。
  万玛道吉 (1939.8~2004.5)男,藏族,甘肃省碌曲县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任夏河县人武部副部长。1981年任玛曲县武装部部长,后调任碌曲县武装部政委。1990年至2001年任政协碌曲县委员会主席。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雷神代
相关人物
王昌个
相关人物
李而利
相关人物
敏拉黑
相关人物
拉绕
相关人物
杜岐
相关人物
曹学彦
相关人物
王武虎
相关人物
于成林
相关人物
王龙
相关人物
李新民
相关人物
白忠义
相关人物
车过生元
相关人物
张树茂
相关人物
马裕乾
相关人物
任清祥
相关人物
牛永仓
相关人物
洛桑慈成木嘉措
相关人物
马国民
相关人物
马四哥
相关人物
旦木知加布
相关人物
杨永世
相关人物
姜宝珊
相关人物
王育恒
相关人物
刘自仁
相关人物
阿草
相关人物
郭廷瑞
相关人物
马崇义
相关人物
加羊
相关人物
尕尔藏
相关人物
李英财
相关人物
李德魁
相关人物
马富春
相关人物
公保扎西
相关人物
稍尕
相关人物
阿才
相关人物
阿老公诺合
相关人物
青增
相关人物
贾进禄
相关人物
秀龙旦正甲
相关人物
曾存桂
相关人物
冯福生
相关人物
金巴
相关人物
王应国
相关人物
嘎尔尕
相关人物
陈世昌
相关人物
杨镇海
相关人物
王占彪
相关人物
杨双喜
相关人物
董怀德
相关人物
万玛道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