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住行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3
页码: 492-4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居住习俗和出行习俗情况。
关键词: 居住习俗 生活习俗 碌曲县

内容

一、居住
  碌曲藏族有聚族而居的习惯,村寨大约于明代形成,有一个部落为一个村寨,亦有几个部落为一个村寨的。每个自然村,十户乃至几十户不等。洮河沿岸传统居民为碉房,现多建楼房或土平房,牧区无林,解放前以居住帐蓬为主,亦有部分定居建有土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郎木寺、尕海、玛艾和拉仁关乡的牧民,开始建有砖木结构的现代瓦房。牧民新村已开始在高原雪域出现。除了上述民居外,还有少量传统的板屋民居,主要分布于白龙江源头一带。
  帐蓬,帐蓬俗称“毡帐”、“旗帐”,现代多称“牛毛帐房”。牛毛帐房的原料是用牦牛毛捻成粗毛线,土法织成毛单再拼缀在一起,质料结实,遮雨御寒性能好。支搭时以两根碗口粗的椽为柱子,中间用一根“梁”架起帐幕,四周系以粗毛绳,拉紧用木橛钉在地上。为使帐围抬高,每条毛绳又用木杆支撑。还有黑顶白边和用纯白色的棉布帐蓬,是作旅行和“浪山”用的。沿边用蓝布缉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普遍喜爱的是“五幅捧寿”图,还有“祥云”纹,佛八宝中的“盘长”等。黑白对比强烈,清新典雅。帐房只有一个出入口,一般向南开的。大户人家的帐房有10米长,5米宽。帐顶留有方孔天窗,通风走烟,以毛单苫盖,昼启夜闭。有一种半永久性的帐房,四周用草皮垒成短墙,有的把晒干的牛粪沿帐蓬垒成墙壁,这样可以增加避风力。帐房中间置一长方形土炉,下面开有小洞,是灰烬的出处。形状如城垛似的“三角”锅架(藏语称“嘉玻”)上,放两三口做饭熬茶用的平底锅。旁边放着带盖的木匣子,里面放着糌粑、奶酪、酥油,用起来很方便。入口的一边堆放干牛粪,另一边是灶具,还有酥油桶,剪下来的羊毛,熟好的皮子,有时挂一张帘子把这一部分遮住。柱头挂有马具和腰刀。对门靠帐边摆着木箱和牛皮包,里面装着衣物、粮食。两房铺设毛毡羊皮睡垫,男左女右,帐蓬最里边是祭坛,供着佛像。帐外地上钉着许多毛绳,是拴牛犊用的。离帐房不远处栽一根木桩,拴着藏狗。如果有孩子结婚立家,就要编织新的帐蓬,立新户头。在一个住地,每户之间不能太近,距离以能大声呼应为限,以便不使牛羊混淆,同时也有足够的牧草啃食。因此牧村一般只有十户左右。游牧生活常迁徙不定,故用具以木铜器为多。
  板屋也有人叫“木楞子”,一般用原木(圆形、半圆形、方形、矩形不等)互相垂直咬接,叠垒架成井字形的建筑墙体,建筑学称为“井干式”,与这种类型伴存的还有用立柱架空楼居的“干栏式”建筑。井干栏式建筑是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二者都源于穴居和半穴居。板屋顶的板面上边,既不抹泥,也不布瓦,仅用一些乱石压住板块,以防风吹板动,板屋具有就地取材,吸热保暖、抗寒性强、适应气候、减少震害等特点。
  碉房,藏族的传统住房为碉房,俗称“墙包房”,碉房顾名思义即形似碉堡之房,从外面看不见一根木头,以石砌墙,窗户少而小。现在,除寺院建筑外,这种形式的房屋已逐渐减少。碉房是藏族先民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的建筑形式,它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卵石,毛石和土层砌筑外墙,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石墙砌筑时逐层迭砌,交错搭接,用小石泥浆胶结,内壁平直,外形方整,棱角突出,收显分明,形成上小下大的平顶式木石结构,这种石砌墙由于刚度好并有隔热防寒和施工方便的特点,而逐渐成为石墙承重梁墙体系,这种“累石为室”的办法,尤其适应河谷山地分层台筑的建设,成为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切木囊”系藏语,为楼房之意。碌曲县城以东的双岔、阿拉一带林区,一般房屋宽大,每户既修有开天窗的“齐木囊”,四周土墙,开洞为门,墙壁装板,冬暖夏凉,一般作冬季住宿,接“齐木囊”外修筑二层木楼,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圈,一般作夏季住宿。房屋建筑多用木头,此种民居建筑,一般院子较小,有一条走道直通内屋。内屋多为两大间,一间为锅灶,一间为住房,有连锅的暖炕,房内周围放碗架,面柜等器物,正中间置佛龛,屋里有天窗而无壁窗,光线较暗,设有木板楼梯或独木梯通楼上,楼上有房廊,阁楼里光亮洁净。房内的天花板和板墙,全为木制,即所谓“外不见木、内不建土”的建筑。
  二、行旅
  碌曲藏族行旅,多以马代步,无马骑牛。解放前没有公路,运输商品,搬迁牧地,全依牦牛。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道“213”线经县城至郎木寺,乡乡通有公路,汽车、拖拉机遍布草原,牧民行旅,物资运输,已多为现代化工具,方便迅速。六七十年代,许多农牧民都已经购置了自行车,80年代,摩托车也大量为牧民所有,马、牦牛已退居“二线”,于局部范围使用,不再是主要的行旅、交通、运输工具了。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帐蓬
相关专题
板屋
相关专题
碉房
相关专题
木囊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