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工工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34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职工工资
分类号: F249.24
页数: 2
页码: 422-4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5年~1995年甘肃省碌曲县职工人员劳动工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职工工资 劳动工资 碌曲县

内容

一、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
  1955年以前实行供给制,对工作人员按照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实行生活必须品供给。供给范围包括个人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和零用津贴,同时实行“工资分”制度,即依职工一般生活水平需要和在市场具有代表性的为国家所掌握的粮、布、油、盐、煤(柴)5种实物为基础,工资分值随着物价涨落而发生变化。1955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供给制改为工资制。1956年开始实行工资标准,将工资分制改为货币工资制,碌曲县的工资类别为十一类区,并按比例加46%的生活补贴,20%的地区补贴,合计标准66%。按照这个标准,全县进行了一次工资改革,在全县284名干部中,升级者109人,占总数的38.38%;提职提级者17人,占升级人数的15.5%;套级人数9人,定级人数10人。这个标准1958年降低为生活补贴40%,地区补贴10%,合计标准50%。1963年9月12日省劳动总局根据国务院劳字第558号通知精神,提升了部分职工的工资,升级对象为工资级别偏低的老职工,正式工作已满5年而转正定级后一直未升过级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实行熟练制的工人和学徒,提职未提级的干部。经过调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121人的工资升级。1972年,根据国务院(71)国发90、91号和省委员会(1972)7号文件精神,全县进行了一次调资,属于调级范围的346人,实调319人,调级面占职工总数的31.5%。符合调两级的84人,实调41人,占应调人数的48.8%,低于一级的17人,实调16人,占应调数的94%。有64名临时工转为固定工,并套改了固定工工资,有48名大中专学生转正定级。1977年,对部分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职工提级增资,全县增资人数为56人。
  1980年,对全县教育、卫生等系统的职工采取先增后升的方式,按40%的名额调整增加工资,共有28人提升工资。1981年10月起,教育、卫生、体育系统调资,其中教育系统有14人工资被提升。1982年,根据国发(82)40号文件精神,对1979年1月1前参加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普调一级工资,工龄25年以上的老职工普调二级工资。1983年,根据省委、州委文件规定,县内标准工资在100元以下,具有工程师、讲师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知识分子干部,每人每月补贴书报费5元。1984年,按照省委、州委有关文件精神,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根据其在甘南的工作时间、学历、现行工资等条件,分别向上浮动一级或二级工资。1985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工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实行近30年的等级工资制,将旧的工资制改为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即职工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4部分。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已转正的正式职工均属参加这次工资改革的对象。全县共有1018人套改了工资,月增资额达25431.11元。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24.98元。企业单位有181人套改了工资,月增资1990.10元,平均每人月增资10.50元。160名教师和12名护士分别享受了三、五、七、十元的教护龄津贴。1986年,全县实有干部职工人数1539人,工资总额达279.96万元。1988年,根据甘工组(1988)47号《关于一九八七年解决部分中年专业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和(1988)48号《关于解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部分低工资人员工资问题的通知》,对部分工作人员提升了工资,其中按甘工组(83)47号文件提升一级工资的人员有306人,总计每月增加工资额为3779.50元,升级面为1987年9月底人数1260人的24.2%;其中中级技术人员29人,月增资386.50元,占全县现有中级技术人员65人的44.6%。按甘工组发(88)48号文件提升一级工资的人员有437人,总计每月增加工资额为4562元,升级面为1987年9月底人数1290人的33.88%。
  1990年,根据甘肃省劳动局、省财政厅、甘劳薪(1989)269号文件《关于调整部分津贴、补贴标准的通知》,对纺织、冶炼、机械等艰苦行业夜班生产工人夜班津贴作了调整,对煤矿井下工作津贴标准作了调整。1994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问题的有关通知和州工改办《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州薪改字(1994)005号)文件精神,对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的工资做了套改,这次套改的单位共有81个,其中国家机关33个,事业单位48个,事业单位中全额拨款的36个,差额拨款的4个,自收自支的8个,参加工资改革的在册人数为1393人,套改前人均月工资为215.04元,套改后人均月工资为283.31元,人均月增资66.57元。这次工资改革,增资面广,增资幅度大,将竞争机制引入工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给行政事业单位套改的同时,根据甘劳薪字(1994)84号文件《关于企业增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州薪改字(1994)5号文件《关于贯彻甘劳薪(1994)84号文件的意见》,对全县16个企业单位,298人的工资做了套改,套改后全县企业月增工资总额为9413元,人均增资65元。1995年,遵照甘肃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变动后工资待遇问题的暂行规定》甘人事(1994)53号等有关部门改革文件,对工资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对年内新晋升职务人员确定了新工资标准,并对两个金矿的50名职工经过内调外查,按工种在和州地质队协商比照的情况下进行了套改,工资结构更趋合理化。是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加强了全县工资基金的管理。
  二、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
  全县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历年来,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调整职工工资的同时,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的职工工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95年末,全县集体所有制职工181人,其中合同制职工12157人,年工资总额684180元,人年均工资3780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